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凯美瑞方案

易车知识库 凯美瑞

172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禾颜阅车

关注

3、选择华为智驾芯片,丰田大概率还是要给英伟达的Orin芯片做一个备选方案。从供应链安全角度来看,有两三家芯片供应商对于丰田这样的公司来说必不可少。即使英伟达芯片出现了产能或者质量问题,也将不会使得丰田面临窘境。


丰田依然牢牢把控项目主导权


从丰田这次的智驾项目来看,其还是希望能够把项目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在智能驾驶软件上,丰田使用的是其投资参股的Momenta的方案。在2021年3月总额达到5亿美元的C轮融中,丰田就是领投的企业,由此可见其和Momenta的关系非同一般。


图片

△丰田还是希望把项目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对于丰田来说,引入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之前的智选车模式)短期内都不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丰田有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南北丰田的体系能力也绝非赛力斯、江淮、北汽这样的弱势自主品牌可比。而且华为对于智选车模式收费不菲。更为关键的的是,丰田肯定不会希望自己沦落为华为的代工者。不过,如果未来效仿长安汽车的做法,通过华为HI模式,全盘引入华为的智驾方案,这还是值得期待的。这种模式下,华为充其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公司,整个项目的进程都还在整车企业自己手中。


图片

△丰田或可以考虑通过华为HI模式引入华为的智驾方案

展开查看更多

功夫汽车

关注

目前官方的说法是,丰田将采用与华为和Momenta共同研发的智驾方案,其中华为提供高阶智驾硬件,Momenta则提供软件解决方案

丰田加入华为的阵营,这意味着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都可能发生剧变。华为朝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迈进了一大步,丰田则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次合作对于汽车市场意味着什么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从灵魂说到第一车企来投,华为奠定地位

2021年6月,上汽董事长陈虹发表了著名的“灵魂说”。他表示,上汽很难接受华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华为就变成了灵魂,上汽成为躯体。

在当时,这样的看法其实属于主流。在智能汽车领域初出茅庐的华为,得到的合作机会确实少之又少。只是因为上汽和华为的特殊身份,这个说法被很多人调侃。

作为汽车领域的“过江龙”,华为的处境其实并不好。在技术领域,华为总被拿来与谷歌、特斯拉这样的头部厂商相提并论。与此同时,从2019年开始的芯片禁令,也堪称悬在华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华为自己分分钟面临芯片危机,合作伙伴自然也担心受到牵连。

商务领域,强势的车企看不上华为,弱势的车企则用不起华为。毕竟华为做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每年砸进去的资金都是以百亿计。小厂既没有溢价能力消耗华为的研发投入,也没有足够的销量撑起华为的业务。

在几乎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华为选择了与赛力斯深度绑定。两者联手推出了问界品牌,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成为新势力销冠。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华为凭借着智选车业务彻底征服了各大车企。除了赛力斯之外,奇瑞、江淮、北汽也纷纷求合作。长安、一汽、东风等几家央企也伸来了橄榄枝,要求投资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

而这一次丰田伸来橄榄枝,则意味着华为彻底成为一线的供应商。毕竟丰田之前的体系,可是博世和大陆电子都很难打进去的。华为十来年的布局(10年左右就开始做车联网),终于收获了最甘美的果实。

(2)扬国威还是资敌?格局大点才行!

关于华为与丰田合作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的争议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是赚了,毕竟华为的技术打入了最苛刻的供应链体系;另一部分人则觉得亏了,认为华为没有对丰田“卡脖子”,属于资敌。

关于这个问题,功夫汽车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

首先,我们能够理解部分网友的情绪。这两年丰田的转型并不算顺利,尤其是在电动化领域,虽然相较之前也有了不少新车型推出来,但销量来说占比依旧不大。

如今有了华为的加持,丰田可以说补齐了一块短板。考虑到丰田品牌在10万-20万级别的无敌影响力,一旦后续转化为销量,对于刚刚崛起的国产新能源车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

大家担心的是,“丰田借助华为挺过危机”。但问题是哪怕没有华为,丰田就一定挺不过去吗?丰田在2023年的全球销量为1031万辆,依然位居车企榜首,是比亚迪的三倍有余。这是一个有实力,有技术积淀,有充足资金的车企,它想要彻底转型,哪怕华为不参与,丰田就真的手足无措了吗?

科技层面的事,本就是堵不如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通过限制对手的方式保持优势,几乎都是很难持久的。最典型的就是国产车的“弯道超车”,不就是因为国际巨头们个个都严防死守,结果把国内车企逼出了全栈自研。从比亚迪、吉利这批企业的创办,到进入一线,实际上也不过20年的时间。

华为并不是唯一能提供智驾方案的企业,英伟达、高通、Waymo这些哪个不能做?华为能从中脱颖而出,拿到这个绝对的大单,怎么看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3)丰田的后门,却可能是命门?

在丰田的规划中,并没有将全套的解决方案交给华为,而是选择Momenta与华为共同完成。这可以看作是丰田为了不受制于人留的后门,但这个后门在后续很可能会变成命门。

早在2020年,丰田就与Momenta达成了战略合作,当时的说法是共同开发基于纯视觉的智驾方案。随后的2021年,丰田更是领头参与了Momenta的C轮融资。虽然出资比例不算大,但敢拿出钱来投,说明丰田对于Momenta的了解应该是比较深入的。

而丰田与华为的缘分,就要浅了很多。最多就是第九代凯美瑞用上了华为的车机系统,新普拉用上了华为的HiCar手机互联,这两者都不是全套的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可见丰田还没打算把这一块完全交给华为。

在这种情况下,丰田选择Momenta作为华为高阶智驾硬件的应用企业,确实在情理之中,但很可能不是最优解。

对于华为来说,之前的问界、阿维塔、极狐,用的都是全套的智驾解决方案。硬件是华为的MDC平台,软件则是强大辅助驾驶算法,真正破圈的还是最近逐步推广的“有图无图都能开”。华为的硬件平台怎么样呢?当然也是很强的,但要说强过英伟达的Orin X,应该不大可能,只能说全栈自研更适合华为的算法发挥。

展开查看更多

言车有徐

关注

另外,还有消息也称两家企业会有合作,其表示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该方案与华为现有的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不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虽然对此消息,丰田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不过这并不妨碍业界对此非常关注。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行业关注

关注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汽车厂商丰田汽车或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智驾方案

4月7日,汽车博主“孙少军09”通过微博透露,日系三大品牌(丰田、本田和日产)其中一家会接入华为智驾,但该博主并未透露具体是哪家品牌。此后,市场有媒体报道称,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该方案与华为现有的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不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针对上述消息,丰田汽车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另据《21财经》报道,丰田将在北京车展期间宣布与国内大厂的重要合作。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包括Tier1(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为车企供应智能化零部件)、HI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和智选模式三种商业模式。这三种模式中,零部件供应模式主要提供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零部件,HI模式则升级为提供车辆智能化部分的全套解决方案。相比之下,智选车模式的合作更加深入,华为不仅深度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更重要的是还能借助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华为智选车业务合作厂商包括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虽然华为多次重申不造车,但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却越来越广。3月15日,华为终端云服务官微宣布,广汽传祺、岚图汽车、零跑汽车、凯翼汽车加入鸿蒙生态,成为鸿蒙原生应用首批汽车行业伙伴。

按照上述报道的说法,预计丰田和华为的合作方式或为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

实际上丰田与华为此前已有所合作。当前丰田与华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全新第9代凯美瑞的车机系统上。今年3月,广汽丰田全新第9代凯美瑞上市,该车搭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155车机芯片,并导入丰田首个自营应用商店。此外,此前也有消息传出,一汽丰田旗下国产全新普拉多将搭载华为深度赋能的智能座舱,但这一消息尚未获得官方的证实。

至于Momenta,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公司,主要为用户提供L3-L4高阶段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目前其在中国、德国、日本均布局有业务,曾获得上汽集团、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等车企的战略投资,其还曾与丰田达成合作协议。2020年3月,Momenta宣布与丰田合作,为丰田提供基于摄像头视觉技术的高精地图及更新服务。

行业人士认为,丰田与华为合作的原因或与其在华销量节节败退有关。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日系车销量约为15.9万辆,同比下滑35.7%,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4.4%,同比下滑3.4%。销量下滑的主要是燃油车难卖以及缺乏纯电爆款产品。以丰田为例,丰田在燃油领域可以说是"带头大哥",但在电动化时代,其最大的短板是电动化转型缓慢。数据显示,2023年丰田汽车纯电动车销量为10.4万辆,仅占全球总销量的0.1%。即便丰田汽车已宣布将全面向电动化转型,但目前在纯电产品上尚未有能拿得出手的产品。目前丰田在华销售的纯电车型包括bZ4X和bZ3两款车型,但两车均未能在车市激起浪花。

随着燃油车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依靠燃油车抢占市场份额的丰田汽车已出现明显的颓局。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的话,丰田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智驾方案或能为其产品提升创新力和竞争力。

展开查看更多

老司机侃侃车

关注

而如今消息确认,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该方案与华为现有的ADS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不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知情人士透露,丰田预计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对外宣布具体计划。

看起来,并不是华为智驾系统的直接搭载,因为丰田汽车的野心更高,希望能整合出,比华为智驾系统更强的智驾方案

丰田汽车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早在2020年3月双方就达成战略合作,将为丰田提供基于摄像头视觉技术的高精地图及更新服务,共同推进丰田的自动化地图平台(AMP)在中国的商业落地。2021年3月,Momenta宣布完成C轮总计5亿美元的融资,丰田正是战略投资方之一,而华为方面,先后发布了256列、512列的激光雷达,并且将检测的距离从250米扩展到了300米、400米等。因此在智能驾驶硬件方面,华为绝对是第一梯队的。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加速,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被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品牌挤压,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不断收缩。而华为和丰田的合作值得期待,因为传统车企推出的电动汽车,主要短板就是在智能化方面,三电系统几乎大家都依赖于供应商,除了比亚迪等少数企业之外,都是采购供应商的产品。比如说宁德时代或者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电机来自联合电子、博世等,电控来自大陆集团、博世等,也可以车企自己自研,因此三大件产品大家都拉不开什么差距。差距主要就是在智能化方面,比如说智能驾驶和智能车机。

而华为和丰田携手之后,恰好能够补足丰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短板,想想看,一台搭载宁德时代电池、博世电机、华为鸿蒙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产品力还是挺强的,再结合国内很大一部分人对于丰田汽车,出色的产品质量的信任,这样的一款产品,即使放在国内这么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丰田和华为的具体合作方案,将于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公布,一切的悬念都会在那时候揭晓,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国产车企包括造车新势力,必须要有危机意识了。之前都在调侃传统车企发力,新势力就完蛋,而这一次,传统车企是真的发力了。

展开查看更多

念寒车评

关注

因为在HI模式之下,双方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深度联合研发,共同打造一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汽车,可以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而深究华为HI模式的核心要素,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华为所提供的不只是一两个单独的零部件或者系统,而是一个全面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包括他们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多个域控制器、芯片到电机和各类传感器等必要的硬件和软件。



那么华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转化为能够与汽车厂商深度融合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合作的附加值。

根据目前的传闻来看,丰田和日产是热门候选。特别是丰田,其与华为的合作在智能座舱方面已有前例,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比如广汽丰田第九代凯美瑞在中国市场就搭载了由华为和高通合作开发的车机系统,显然他们已经在智能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至于日产的话,由于在智能座舱领域相对落后,那么与华为合作可以帮助日产快速补足短板,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座舱产品。

为什么华为跟本田的合作可能性很小呢?这个主要跟本田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相对保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本田更倾向于自主研发智能汽车技术,所以合作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可以说微小甚微。



对于华为来说,不管与哪一家日系车企合作,这样的合作模式更像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华为可以借由合作达到其智能汽车技术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另一方面,日系车企通过与华为合作,可以加速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甚至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说到这儿,念寒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华为传出要跟日系车企合作,会有这么多人去抵制,其实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爱国主义占据了有大部分,另外就是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及市场竞争关系。



因为如果华为选择与日系车企展开合作的话,肯定会影响那些对日系品牌持有偏见的消费者,所以就会华为,以表达他们的不满。还有就是华为与日系车企合作可能导致本国的汽车行业受损,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他们想要支持本国品牌,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虽说华为与日系车企的具体合作情况还未得到官方的明确回应,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此类跨界合作的模式无疑是大势所趋。

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全栈解决方案,与日系车企的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结合,势必会对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没得跑。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