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银河L7打造

易车知识库 银河L7

204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Businesscars

关注

在淦家阅的“开工信”中提到,2024年将是最“卷”的一年。而吉利银河,面对各种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选择了保持韧性心态,公开喊话“不打价格战,坚持打造高价值产品!”


根据规划,2024年吉利银河将继续聚焦“混动+纯电”的主流市场,陆续推出3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更多的高端新能源技术将加速应用到吉利银河产品上,吉利银河始终坚持造车者的本色,坚定打造10-20万高价值新能源智能精品车,致力于打造“主流新能源第一品牌”。


图片


事实上,坚守“价值战”知易行难,这极大考验着车企的底蕴。


吉利银河之所以能在新能源红海市场快速突围,绝非偶然,其“只做高价值新能源车”的使命,源于吉利历经十年研发,耗资千亿所打造的高价值技术壁垒。


享誉全球的SPA(沃尔沃造车平台)、CMA(吉利携手沃尔沃打造的架构)、浩瀚(纯电动原生平台)以及新一代e-CMA智能电混架构……从三电技术、补能体系的完善,到自研芯片、操作系统的量产,以及卫星互联、AI大模型的落地,“智能吉利2025”的各项成果至今都一一在吉利银河产品上兑现。


吉利银河甫一诞生,就继承了“架构世家”一脉相承的架构优势,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银河“弹射起步”式的爆发,背后是吉利坚持高价值的长期主义的胜利。


图片


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再到“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吉利将其多年的造车经验、技术积累和格局理想,融合在了银河身上,撑起了银河“卷”向价值更高处的底气。


作为吉利品牌全面加速新能源的主力军,更多的高端新能源技术将加速应用到吉利银河产品上。吉利将把新一代CTB平台(即高端化的“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基于此平台带来的“11合1智能电驱、自研新配方电池、无线BMS”等一整套高端三电科技,在吉利银河主流产品上实现全行业首次应用。


在渠道布局方面,吉利银河目前在全国已有650余家独立门店,今年年底将扩至800家。在充电桩布局方面,吉利银河共享集团“千站万桩”的补能体系,已接入极氪能源超过880座充电站,覆盖全国137个城市。吉利银河还为用户规划了专属的“补能公园”,2024年内将实现300座的规模。此外,吉利银河整合了全国95%+充电资源,覆盖330座主要城市,可用充电桩的数量达60万个。


而在新车规划方面,吉利银河坚定打造10-20万元的精品车,这一价格带刚好是各大车企必争的体量最大的市场,不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在这一市场都竞争十分激烈。这一定位,彰显了吉利银河致力于将更多高端的技术带给主流市场,并成为燃油车超替的野心。

展开查看更多

扉旅汽车

关注

回望来时路,在1.0时代,吉利为自己设定了“打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的边界。

在2.0时代,吉利凭借帝豪补上了中国汽车的品质缺失,打开了被合资品牌垄断的缺口。在3.0时代,吉利凭借“3.0代精品车”重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唤醒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群体意识。

拒绝同质化,拒绝低品质、拒绝打价格战,吉利一路走来,每一次战略转型,都是赢在科技突破带来高价值跃升。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将其称之为,“造车者吉利,就是一路坚持价值向上,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而这种坚持,如今又被延续到了一个新的江湖之中:吉利银河“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

这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新,也是一场后来者的挑战。面对早已被比亚迪、特斯拉、新势力们等先行者盘踞的新能源市场,吉利银河以“高价值”入场与破局。

其中,技术是创造高价值的底气,吉利银河汇聚吉利全球体系力尖端科技,在e-CMA架构+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银河N OS等优势技术加持下,形成了自己的新能源技术和品牌护城河;

同时,还有一点是先行者们并不具备也无法模仿的,那就是吉利多年打造的体系生态底气,包括共享集团补能生态,完善吉利“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持续深化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全球化,构建强有力的智能电动化体系力。

展开查看更多

AutoStar

关注

从技术层面来看,吉利银河L7所自带的e-CMA智能超电架构正是与沃尔沃品牌合作的先进技术结果,不管是电气化层面还是传统机械操控层面,都是很多自主品牌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并且该e-CMA智能超电架构体系在智能热化管理、智能底盘管理和智能电气架构方面均有着超强的卓越表现,在三电领域当中,吉利已经形成自主化研发体系。而我国其他自主品牌仍然需要借助外购的力量进行打造研发,单单从这个方面吉利品牌就早已甩开了其他品牌几条大街。与此同时在电池领域等中,吉利也已深入了核心电芯原料的布局,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全新一代锰基材料固态电池。

当然,在终端销售上吉利品牌也有专门的网络支撑,吉利银河l7可谓轻车熟路,进行全国统一门店售价,并且还打通APP与小程序,以及线下门店直接统一订单,尤其在线下销售渠道当中,用户到店即可进行购车,无需任何订购,无需任何等待,这和强大的产品供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加良好的购车体验。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吉利银河体验店已在全国铺设超过400多家门店,而预计今年将突破700家门店,这样的扩张速度也是车企与市场相互结合的成果。

吉利银河L7的成功,基于AI智能造车

在当前吉利银河L7热销的同时,其实吉利银河品牌也在加速推出全新车辆产品。日前吉利已经具备了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技术,或许会在下半年正式对外发布整个全场景AI大模型,与此同时吉利也将运用AI智能技术打造旗下首款轿车产品吉利银河L6。

展开查看更多

寇建成编辑

关注

吉利银河推出全新理念打造高价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复合加盟授权制的全新渠道生态,采用“数字化展厅+标准化体验”创新实践,为用户带来更有质感、有温度、有归属感的购车、用车体验。

_U3A4090_U3A4000_U3A3957

此次吉利银河新能源体验中心是吉利专门为新能源产品而设立,宗旨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新能源服务,包括试驾、购车、充电、保养等。

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市场蓬勃发展,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一定是用户体验。而吉利银河基于星睿智算中心的数字化赋能,为“刷新传统”,打造“场景更透明、体验更精彩、购车更放心”的新一代用户体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通讯社

关注

事实上,吉利集团的三条曲线帮助吉利集团打造了多品牌矩阵式的发展态势,不仅助力吉利实现了细分市场的全覆盖,还实现了从一二线城市到下沉市场广度覆盖,形成强大品牌合力,可以在不同的用车场景中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形成独特的集团化竞争优势。

不同于燃油车时代的困境,新能源时代的吉利实现了中高端市场的全面进攻,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吉利可以通过多品牌策略在全球版图上建立起一个“汽车帝国”呢,只不过“帝国”的扩张往往需要等待。

价值战、稀缺资源与终局思维

再说第二层面,也就是吉利不打价格战,而是坚持价值战的核心思想。

今年年初,价格战爆发了。1月,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和Model Y降价2万到4.8万。同行一看,得跟上啊。2月,比亚迪直接把一款入门车降到了10万元之内,开启“油电同价”。接着,10多家新能源车企跟进。3月,轮到了合资燃油车,东风汽车集团的7个品牌、56款车型开启降价,降得最多的一款,降了9万元。再接着,就是40家传统车企入场,汽车价格战全面扩散。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你或许认为吉利也应该降价,或者更下沉,通过开发低价车型,来缓解终端运营压力。

但实际上,吉利集团的做法超乎意外。他们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摇。继续按照先前的布局,坚定地投入,论投资布局之广,之深,自主品牌中,吉利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卫星、手机、芯片、电池、飞行汽车、操作系统,计算平台,一个都没落下。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吉利做的事情要融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正好融合,才能同频共振。”他透露到,早在2015年,吉利就做出了清晰的判断,要在纯电和混动两条技术路线上“双管齐下”。但当时内外部条件均不成熟。

终于等到2021年,吉利把所有新能源体系梳理好,发布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和“智能吉利2025”战略,迎来了一场大变革,在应对消费者需求迭代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更替上,吉利集团以变革迎接变化,以价值路线来抢占消费者心智。


尽管外面价格战硝烟弥漫,但由于看清了终局,想清了布局,吉利非常笃定。吉利的变革路线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维度:

第一,打造全方位的体系,尤其是技术体系。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每年至少要投放200亿去做研发,做体系。”当我们摊开“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规划时,就会明白,实际投入远不止这些。

根据“智能吉利2025”战略的“一网三体系”。

“一网”就是打造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从生态的角度,以智能架构为基础、为新基建。e-CMA架构、SPA架构、SEA浩瀚架构,对新能源汽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智能架构。以此为基础,再叠加操作系统、芯片、技术数据、卫星科技,把它们联合成一张智能科技生态网。

除“一网”外,“三体系”也非常重要,就是智能能源、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

1、智能能源体系。智能能源体系实际上就是雷神电混、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等。

要知道,现在的雷神电混已经是第二代的雷神电混8848,1.5TD雷神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从43.2%提升到44.26%,传动效率提升到97.5%,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认为,基础必须夯实,必须做扎实。


在电池方面,吉利推出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吉利通过对后台数据的分析,发现在汽车的自燃事故中,有68%左右都是因为电池热失控造成的,另外32%是电芯质量这些问题。在电芯这块,针刺实验是吉利的基本入门标准。供应商必须按我们的标准造电芯。

再比如,吉利的电池包也做了很多结构性的优化。比如十宫格、比如四纵四横的结构,非常结实。如果把吉利电池包拆完后跟友商做对比,用料完全是不一样的。

又比如,吉利的三面跌落实验,国标高度是1米,吉利在2米的高处做实验,友商跌落都是平面跌落,吉利必须要三面跌落。因为接触面积的越大压强就越小,面积越小冲击就越大,三面跌落实验侧面跌落是最难的,势能增加1倍,面积比人家要小很多,标准是很高的。

此外,还有海水浸泡实验,火烧实验等等。所有吉利的质量标准,可以说远超国标,可谓严苛到了极致。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对此淦家阅总结说“为安全做得再多也不为过。”

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吉利对性能也有非常极致的追求,无论是吉利银河L6还是L7,可以说是在20万以内最强悍的,吉利银河L6的极速是247km/h,吉利银河L7的极速是241km/h。相比之下,友商的极速是120km/h到150km/h。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骄傲地说:“不光要遥遥领先,还要让人望尘莫及。”

2、智能制造体系。如位于西安的“黑灯工厂”。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必须下大力气改造工厂,如今吉利的制造基地都已经升级为4.0超级工业,像西安工厂叫“黑灯工厂”等等,在全行业里都是领先的。其标准和同行业的对比,设备的先进和技术性就是要带来对外的排放更少,设备工艺保障更好。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工厂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答案就是社会责任,因为如果不升级,碳排放肯定会对社会有影响。典型如吉利西安工厂,是黑灯工厂零排放,行业里能做到的不多。这些隐秘的工作,就是为了进而打造吉利的品牌价值,让消费者了解你,知道你,然后再信任,再拥有。

3、智能服务体系。一定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把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体验。

如何让客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吉利认为,汽车行业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安全,安全就是最大的体验,为此,吉利成立了自己的星睿智算中心,可以做到24小时监测动力电池的安全。一旦发现动力电池有异常,马上就会进行警示。

星睿智算中心的算力很高,达到81亿亿次每秒,可以并行处理350万台车,同时发动信号的处理逻辑。因为吉利自我要求必须要打5年的提前量,也就是至少要领先5年。今天,吉利算力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可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在全球吉利也是排在第185位。

第二,是从全价值链上打造一个“大吉利”,包括吉利、供应商、经销商,要打造“命运共同体”。

首先,照顾经销商的利益,充分发挥经销商的优势,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当家人,企业和经销商要合力。

要知道,尽管2021年吉利的销量很好,但吉利坚定地按照订单来匹配生产,坚决不压库存,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客户才是甲方,经销商、供应商、吉利三方都是乙方。”

其次,是对经销商模式的再思考,要“直连”,不要“直营”。淦家阅认为,不能因为“直营”这个概念很热闹就盲目地学习,直营的确很重要,但直营的精髓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其实直营的本质是直连,把客户基本点找到,通过系统达成了厂家和客户的直连,才能把客户服务好。换句话说,无论是体验店、形象店还是商超,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客户满意。

拆解来看是三点:

第一,吉利的经营模式的直连,要求所有的订单都必须通过线上,所有的关键数据,如大额订单、在线搜索量都可以在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手机上查阅到,集团可以快速掌握第一线信息,最大程度上减损了信息损耗。

第二,所有的店面都是独立的,所有的外观,如LOGO、店面形象、人员团队都是按照新能源时代打造的。吉利认为,无论是新老经销商,都必须执行相同标准。

第三,考核逻辑也变了。以前是强调订单,现在要看驾驶体验感和线索的来源,必须清晰地知道多少人来体验,体验的反馈是怎样的,完全按照“直营”的标准,和经销商提要求。此外,吉星事业部、几何事业部、银河事业部三大销售事业部的考核方式不太一样。

要知道,这些变革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即使再忙,也下一线跑了很多4S店,一辆辆车看,一个个销售顾问当面考核,要是不能满足要求,就立刻整改,绝不拖泥带水。


由此,可见,面对内卷价格战的当下,一般的车企主动降价,甚至把价格定在低于成本线销售产品的时候,它的目的一定是获取更多的用户,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之所以这么做是错误的,根源在于他们把市场份额本身当成了战略目标,或者觉得价格战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取市场份额。

但实际上,追求市场份额永远是一个战术性目标,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千辛万苦投入的资源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获取市场里恒定的稀缺资源。

什么是恒定市场里的稀缺资源呢?就是那些不太具备扩张性的、有比较高的独占性的、当你占完了以后,别人很难进来再占领的资源。

从吉利的布局,我们不难发现,汽车行业的稀缺资源是什么?就是技术稀缺性。我们看到,吉利正在投入大量资源去打造一条技术稀缺、全体系的智能电动车路线,从底层的三电,到智能驾驶芯片硬件,再到软件,全套自研,渠道体系,独一无二,难以复制。

展开查看更多

单车划炮

关注

吉利银河与合作伙伴共建用户中心(4S店)、体验中心(城市展厅),并在人才管理、服务标准、数字化运营上全面赋能经销商,为用户打造更透明的购车环境,更高效便捷的购车体验。

吉利银河还制定了试驾专家、体验专家、交付专家等专家养成计划,针对用户在店内的不同购车阶段,提供相应的高标准专业服务,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购车、用车体验。

始于用户需求、忠于用户满意

吉利银河背靠吉利汽车集团庞大的服务体系,在渠道革新的同时,打造了全新服务标准,以丰富的储备资源确保每一个吉利银河用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数字化赋能更便捷

基于星睿智算中心的数字化赋能,吉利银河以“刷新传统”的理念,打造场景更透明、体验更精彩、购车更放心的全新用户体验。吉利银河坚信,用户体验才是未来新能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情报

关注

通过上述拆车,我们看到了吉利银河L7的用料很有良心,并没有因为“价格战”而在品质层面妥协或者做减法。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打造顶级的安全光靠扎实的用料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完善的新能源体系力,因为只有打造绝对的体系实力,才能站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金字塔尖。

事实上,在安全领域的投入,吉利汽车一直都是长期主义者,这在以下两个层面体现的更为明显。


第一方面是看得见的显性支出,比如说打造极致安全的资金投入上,吉利汽车毫不吝啬,下面要聊到的这几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据悉,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十余年的吉利汽车,总投入已近千亿元,专利技术累计达 3500 多项,可见吉利汽车已经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体系,为打造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肉眼看不见的隐形投入,吉利汽车一直坚持在做,好比其对于安全理念的坚持,将极致的安全贯彻进产品的基因当中,使得但凡脱胎于吉利体系的产品,都自带安全高品质。

以吉利独创的电池安全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为例,被业界视为吉利对于安全理念坚持的缩影和代表。或许消费者看到的只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几个普通的汉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吉利汽车围绕“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做了很多功课,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比如说其构建起“神盾新能源安全技术中心”,基于电池安全实验室、电磁辐射安全实验室、整车安全实验室以及可提供强大算力支持的星睿智算中心,展开全方位、贯穿整个电池生命周期的安全技术研发和验证。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与之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吉利也要求供应商采用“神盾标准”,以作为保障产品一致性和高标准的“门槛”。

简单总结,在吉利汽车的造车价值观中,安全的基因绝对不是朝夕间就能形成的,也不是靠营销就可以建立的,更不能在任何时候“妥协”。想要打造极致的安全,需要敬畏市场,需要和时间做朋友,耐得住寂寞以及各种各样的诱惑。做一位长期主义者,才能做到极致的安全。毫无疑问,在这方面,吉利银河L7是踏踏实实的践行者。

用技术构建多维安全

在百年一遇的产业变革中,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标志的“汽车新四化”,为汽车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具体到安全方面,用户的需求也是在动态变化的。比如新能源浪潮下的电池安全,三年疫情影响下用户逐渐重视起来的健康安全等等,可以理解为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要求更高,接近于整车无死角的安全,绝不仅仅是电池安全那么简单。

对于车企来说,想要在安全方面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就要有把握变化的能力和跟进改变的实力。而此番实车拆解,让我们看到了吉利汽车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多维安全。这更传递出来一个核心信息,那就是针刺只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入门标准,整车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这套架构在秉承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基础上,更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并针对三电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全域智能安全等方面进行专属的系统性升级,自然在安全方面具有“天生的好底子、好基因”。

所以在架构安全方面,我们看到吉利银河L7采用的是三叶草卸力结构,属于行业独有的“两主一辅”三条传递结构路径,同时吉利银河L7的底板结构创新式的采用了双层钢板框架结构,它的好处是电池与车身融合成“侧碰柱四条传力路径”,电池周围能够形成全方位超刚强度防护,确保任何时刻都安全在线。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也是吉利创新精神的展示,它妙就妙在不仅仅关注电芯的安全,更大的着眼点是实现了电池系统与上述智能架构的高度融合,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一整套基于电池,同时融合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另外,吉利银河L7采用的全球首款3挡变频电驱DHT Pro,多挡位设计能够更灵活地分配发动机和电机的动力输出,既保障了性能,又实现了能耗最优解。


最后,在座舱空气质量方面,吉利银河L7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一跃。诸如其在选材上的严谨,其隔音棉均采用双组分吸音棉与水洗棉材质,在满足NVH性能基础上,严格控制气味挥发源,自然能确保保证交付用户手中的车辆不散发有害物质和气味。

【结语】在本文刊发之前,吉利银河L7官宣了7月销量,达到了10058台,上市第二个月便突破“万辆大关”。如此速度也超越了包括宋PLUS DM-i在内的一众插电混明星产品,成为该细分领域最快迈入“万台俱乐部”的车型。

诚然,综合上述内容来看,吉利银河L7的快速崛起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为无论是拆车后十分良心的用料,还是打造极致的安全体系实力,以及用技术构建多维安全标准,可以发现吉利汽车坚持安全创新的长期主义,使得其有能力应对新时代下安全的变化,让用户始终走在安全的道路上。而这样的精品国货被国人追捧,也就顺理成章了。

展开查看更多

太古里声浪

关注

在架构方面,吉利银河 L7 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秉承了CMA架构原生安全设计理念,同时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在三电系统、电气化架构、全域智能安全方面做了专属的系统性升级,再配置全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可以说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好基因”。

在正向碰撞安全防护、侧面碰撞防护、尾部碰撞防护、底盘安全防护等方面,均做到了超越同级的防护,且在强化安全性的同时,通过优化车身结构,尽可能降低后期维修费用。

三电安全方面,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传承吉利安全世家基因,不仅关注电芯安全,更实现电池系统与智能架构的高度融合,构建起一套基于电池,融合架构、整车、云端的安全防护系统,实现软硬件融合的高标准电池安全保护。以“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的4大安全标准,8重神盾,全方位守护人车安全。

此前,神盾电池已成功通过行业内公认最严苛的“电池针刺”试验,还通过了“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三大超国标的电池包试验,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更成功挑战行业首个新能源汽车中高速碰撞试验,持续刷新动力电池安全新标准。

在乘员安全方面,吉利银河L7采用针对乘员安全方面进行建立完整的从设计到生产的管控体系,保证交付用户手中的车辆不散发有害物质和气味;在轮罩隔音垫、副仪表板隔音垫等多个“看不到”的地方,仍然不会偷工减料,采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水洗棉,杜绝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和气味。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好新能源安全的命门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传承了吉利的安全基因,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是一套基于电池,同时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安全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以基础安全标准(电池针刺安全、电池包结构安全)、整车安全标准(底盘结构、车身结构安全)、智能安全标准(智算中心云监测)、健康安全标准(电磁防辐射)四大安全标准,定义和刷新行业电池安全新标准。

吉利银河从电芯针刺测试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PACK层”安全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架构层”安全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安全测试层”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BMS智能管理层”安全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大数据层”安全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设计层”安全标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人体健康层”安全标准八大标准出发,以最严苛的设计开发标准,打造出远超国标的安全标准。

体系化造车是新能源安全的第一道门槛

作为IATF亚洲唯一汽车集团,吉利汽车一直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引领者,背后需要的是成熟的体系力支撑。吉利能够成为新一代安全标准的践行者,离不开吉利汽车凭借多年积淀构建起的新能源体系力以及全球化生态链。

这其中,吉利和中汽研合作组建的“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是二者联合共建的研发验证平台,由五大实验室共同构成(多域融合电控实验室、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高压电池安全实验室、充电体验开发实验室、能量管理创新实验室),专注攻克新能源汽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引领技术。

作为吉利汽车与新能源检验中心强强联合打造的研发验证平台,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将为吉利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一致性管控提供测试与技术支撑,为吉利汽车提供覆盖全研发流程链、全产品链、全生命周期和全应用领域的“一站式”综合研发验证和测试技术服务,推动吉利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此外,吉利是行业首家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吉利汽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在7月12日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管理发展研讨会上,吉利汽车获得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颁发的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带动汽车行业新能源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造车26年,安全始终是吉利一以贯之的造车理念。吉利认为,安全关系到生命,必须要把汽车的安全科技投入排在首位。为让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环保,近年来,吉利汽车已布局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体系。从三电、芯片、智能架构,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算中心,再到生产制造,电池回收利用,在新能源领域投入近千亿元,专利技术累计达3500多项,为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展开查看更多

女司机2姐

关注

吉利银河两大产品序列全部由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将为用户带来刷新同级价值标准的极致体验。其中智能电混L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电混”架构,覆盖A0级到B级智能电混产品;智能纯电E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纯电”架构,覆盖A级到D级智能纯电产品。

作为吉利银河首款产品,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长*宽*高分别为:4700*1905*1685mm,轴距2785mm,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以及银河N OS三大重磅技术,是首款低碳制造的智能电混产品,成为20万级智能电混SUV的首选。

造型设计上,吉利银河L7采用银河涟漪美学设计,并融合了光电科技,是同级唯一一辆全封闭式格栅的智能电混SUV。日行灯呈“飞檐斗拱”形,涟漪尾灯采用贯穿式设计,侧面呈现蓄势待发、勇敢威猛的伏虎姿态。吉利银河L7共有6种车身颜色,其中银河炫彩白车漆是全球首发。

内饰方面,银河L7搭载了银河自在座舱。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可实现四屏智能交互,满足全车人的智能体验。此外,银河L7还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置了50w无线充电、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隐藏式门拉手、头枕音响等智能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银河L7以百万级标准为副驾驶打造“女王级”奢享体验。副驾拥有630mm同级最大的腿部空间,1米8大长腿可轻松躺平;座椅可放倒至125度,860mm的眼屏距形成黄金观影位。再加上4向电动腿拖、infinity音响、座椅按摩理疗等,给用户带来极致的影音娱乐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情报

关注

时隔一个多月之后,吉利汽车同样举全品牌之力打造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吉利银河系列,除了原型车“银河之光”和首款20万级智能电混SUV银河L7收获了不少期待外,还有一大波实打实的硬核技术得以公布。

诚然,相较于仰望品牌,吉利银河系列无疑与普通人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


从2015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市场便迎来了蓬勃发展,包括互联网、房地产、供应链的各方势力,均挤破脑袋地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即便经历过多轮淘汰之后,仍有不少品牌活跃在国内车市,新能源市场也呈现出内卷趋势。那么,吉利银河到底有何不同,而它又如何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呢?在深入了解过后,答案不言而喻。


解决痛点,打造“教科书”式出行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相较于延续百余年的内燃机时代,新能源行业仍处于萌芽阶段,其背后的发展逻辑,不仅仅在于动力结构的调整,更在于智能化、娱乐化和舒适化的产品特征。正因如此,目前很少有车企能够实现统筹兼顾,反观消费者,也在观望中等待一个满足各项需求的品牌。吉利银河,便提供了当下最为理想的出行解决方案。


在硬件层面上,吉利银河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能够满足母婴级防辐射、电芯针刺不起火等颇为苛刻的标准,从源头处消除用户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焦虑”;再加上“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池状态的精准把控,在异常预警的同时延长电池寿命。


另外,“雷神电混8848”则带来了更加高效、节能、强劲的动态表现,在引擎创下“44.26%”量产最高热效率的同时,更能实现228km/h极速性能,在混动领域树立起领先的技术旗帜。

无论是在纯电领域,还是关于混动模块,吉利银河均带来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更成为品牌最坚实的技术底色。


落实到实际用车体验过程中,吉利银河带来了“银河N OS”操作系统,除了注重用户的信息传输安全和隐私防护以外,简约的显示界面和流畅的操作手感,能够带来更多的人性化温度;至于时下热门的驾驶辅助功能,吉利银河更是提供出基于吉利卫星的“天地一体”版银河智驾方案,通过夯实硬件、优化算法,以及打造卫星组网的全方位策略,令科技红利能够真正走进每一位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