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小米汽车MS11无线充电

易车知识库
进入知识库

车知事

关注

另外,新车或将搭载无线充电,该技术和特斯拉的无线充电技术类似,也是利用充电器中的磁性线圈将电流传输到车辆底部的磁性线圈,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展开查看更多

中工汽车网

关注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9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无线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


具体来看,该充电装置在接收到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当前泊车的目标车位;从线圈阵列中确定与目标车位对应的目标感应线圈;通过目标感应线圈对设置在车辆上的电能接收线圈进行定位,得到电能接收线圈的目标位置;将位于预设场所的任一空闲电能发射线圈作为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并将目标电能发射线圈移动至目标位置,以便通过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和电能接收线圈对车辆进行无线充电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该专利避免了驾驶员需要不断调整待充电车辆的停车位置来实现目标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的精准对位,从而可以降低驾驶员的停车操作复杂度,提高车辆的停车自由度。


“车还没有,专利先行”。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小米自宣布造车以来的第N次专利申请。


小米造车”软着陆


2021年3月,雷军正式官宣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对于家造车新势力车企来说,100亿美元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2021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雷军在投资者日上透露,预计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车正式量产。


2022年3月,小米集团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中披露,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


2023年7月,一名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信息的照片,显示该电池包正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容量为101kWh,电压为726.7V,从上述参数可知,小米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有望支持800V高压快充。


2023年8月,距离“在2024年推出量产车”已不到半年时间,小米造车终于传出了好消息,有网友曝光了小米汽车在新疆进行路试的谍照。随后,作为合伙人胡峥楠的一条博文,则为小米汽车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他表示,自己驾驶一辆剩余续航152km的电车,带着三个壮汉在37℃的环境温度下回到85km外的目的地,剩余里程还有90km,百公里能耗仅为8.8度电。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技术突破、资本涌入,造车成为投资热点,电动汽车领域更是一片蓝海景象,华为、小米等手机巨头纷纷跨界造车。


在这其中,小米造车,到底有何优势?


首先,完整的生态链。从手机到家电,小米的智能生活生态链搭建渐入佳境。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左手握有销售平台,右手伸入智能汽车市场,小米造车看上去,似乎要比国内的很多造车新势力靠谱。


其次,高质量供应链。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50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珠海冠宇、深动科技等电池厂商、智能驾驶企业被收入囊中。


最后,深入技术研究。截至2022年年底,小米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投入31亿元,占小米整个研发开支19.38%。共申请涉及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装置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等400余项专利。


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汽车好事将近。


无线充电”智能化


雷军赌上最后一次战绩与声誉的创业,注定小米集团会百分百投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此次,小米汽车押注的“无线充电”领域,正逐渐成为助力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标配。


202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成为我国首部无线充电领域的规范性文件,为无线充电系统开发设计提供了基础支撑。


俗话说“科技改变命运”,科技社会,几乎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会摆上一个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如今,无线充电这一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成熟的技术在电动汽车上迎来突破。


当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主要为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两种。


电磁感应式,指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对附近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随之产生电流。磁共振式,是发生端能量遇到共振频率相同的接收端,由共振效应进行电能传输。


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方式减少了用户插拔充电枪等操作,极大改善了充电体验。还可以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向电网放电,在夏冬季、节假日等用电高峰时段,提供电力保障。


然而,无线充电在形成规模化之时仍然面临一定困难。


第一,价格昂贵:无线充电道路和充电设备的基础建设成本高,长里程难以覆盖,后期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耗费相当的资源和费用。


第二,标准混乱: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车太多,充电方式和接收装置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统一标准,以确保无线充电兼容各种类型的电动车。

展开查看更多

道哥说车

关注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无线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专利获授权。据专利摘要显示,该专利避免了驾驶员需要不断调整车辆的停车位置来实现目标电能发射线圈与电能接收线圈的精准对位,从而降低驾驶员的停车操作复杂度,提高车辆的停车自由度。



这也是小米自宣布造车以来的第N次专利申请。值得关注的是,尽管2022年之后,小米官方对有关造车进展的问题很少提及,但从小米汽车的实际动作来看,无论是针对于汽车相关专利的申请,还是搭建涵盖芯片、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领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小米汽车都没有停止过。


更有趣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关于小米汽车路测谍照越来越多,不久前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等人在新疆路测小米新车的照片传遍社交媒体,小米汽车工厂自8月起也开放了对外招工。“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原定计划,似乎正按部就班进行着。


汽车无线充电正成为风口吗?


据了解,电动车无线充电类似于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利用充电器中的磁性线圈将电流传输到车辆底部的磁性线圈。无线充电可实现随停随充,免去了充电桩插枪的步骤,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用户的补能体验。


小米汽车上述专利摘要显示,该公开充电装置在接收到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当前泊车的目标车位;从线圈阵列中确定与目标车位对应的目标感应线圈;通过目标感应线圈对设置在车辆上的电能接收线圈进行定位,得到电能接收线圈的目标位置;将位于预设场所的任一空闲电能发射线圈作为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并将目标电能发射线圈移动至目标位置,以便通过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和电能接收线圈对车辆进行无线充电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专利说明书还提到,随着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无线充电系统能够输出的功率不断提升,相对于传统有线供电来说,其便利性和安全性等优势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因此,无线充电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事实上,就电动汽车领域来看,无线充电的概念并不算新鲜,在小米汽车之前,其实不少车企都透露出了针对汽车无线充电的想法或规划,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规划了量产的无线充电车型项目,华为和比亚迪均公布了自己的电动车无线充电专利……而电动汽车领域的另一个龙头特斯拉也于此前收购了德国无线充电公司Wiferion,收购价格高达7600万美元(约合5.43亿元人民币)。Wiferion公司网站页脚现已显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 GmbH 2023”,确认特斯拉为母公司。


与此同时,从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来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也有了一定的落地条件。在今年5月份,工信部发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是首部无线充电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而地方上也有了相关的配套设施,长春市推出了一条无线充电道路,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电动汽车“边走边充”的城市,这条无线充电道路位于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全长1公里,可实现电动汽车“即走即充”。


会在小米首款车上看到无线充电吗?


汽车产业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后,一大特点就是迭代速度足够快。计划明年实现量产的小米汽车是否能够将无线充电上车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不过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明年首款车型上车无线充电的可能性真的够大吗?


最近一段时间,小米汽车频频公开各项专利,在与公布无线充电专利的同一期间,小米汽车还公布了“车辆唤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的相关专利,一条条可谓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但需要提到的是,结合最近有关小米汽车的报道来看,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估计差不多定型了。



从雷军等相继晒出新疆路测照片来看,小米汽车已经结束了夏季测试,另据报道,小米汽车当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每周可生产约50辆样车。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预计在最近两个月可以拿到工信部的批文,最迟于年底获批,批文到手后,小米汽车就可以立即加足马力全线量产小米汽车


此外,卢伟冰透露,小米造车进展非常顺利,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的目标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现在的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从工程角度来说可能已经造的差不多了,差的也就是批量生产,那么在此背景下,小米汽车上车无线充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毕竟技术的应用还是需要时间的。


与此同时,尽管电动车无线充电虽然有着不少优势,但规模化仍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如何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较少等问题。

展开查看更多

出行局

关注

纵观整场发布会,雷总只在介绍手机无线充电以及铁蛋的智能感知的时候提了一句,谈到现阶段汽车都配备无线充电功能,因此小米的折叠屏也不能错过,而后者则更是轻描淡写,就内容上来说,今年的年度演讲几乎可以说与汽车没有一毛钱关系,远不及去年多次提及的情况。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