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蔚来EC7驾驶

易车知识库 蔚来EC7

151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南哥说车

关注

2024年4月20日,以"全域全量"为主题的蔚来智能驾驶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蔚来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

这标志着全国用户规模最大、验证可用范围最广、验证可用道路里程最长的智能驾驶系统即将服务用户。

在发布全域领航辅助NOP+的同时,蔚来还宣布推出“智驾分”体系,并设立智能驾驶安全性与可用性衡量标准。蔚来智能驾驶的目标是,到2025年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真正推动实现“解放精力、减少事故”的智能驾驶终极愿景。

最强软硬件架构

为打造先进的智能驾驶应用,蔚来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硬件。

Aquila蔚来天鹰座超感系统以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定义了全球量产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新标准。ADAM蔚来中央计算平台智驾总算力高达1,016TOPS,时至今日依旧保持全球单车最高算力,能处理Aquila天鹰座超感系统与其他车辆系统的信号输入,满足群体智能系统的群体学习和分布式验证算力需求。

蔚来智能驾驶系统能实现全域应用场景覆盖,通用泛化能力是基础,统一算法架构则是关键。为此,蔚来创新性地打造出NADArch智能驾驶架构,该架构包含Lane 2.0感知网络、NADCloudM、NADHVH等先进算法模型应用。

在上述先进算法模型中,Lane 2.0可支持城区场景路口通行的实时感知,NADCloudM可借助云端更强的大模型,提升感知能力;而NADHVN可通过全数据驱动的规划网络,使全域领航辅助NOP+拥有更加细腻的交互能力。

在每一辆蔚来NT2.0平台车型上,都拥有一块算力高达254TOPS的群体智能与个性化训练芯片,依托超20万辆级量产车队,形成一支端云总算力高达230.29EOPS的智能车队。

蔚来基于智能车队构建的群体智能架构,能够在量产车上分布式验证用户行驶过的道路以及使用过的智能驾驶功能。每月实车验证里程超2,000万公里,单一路线5次验证自动准出,加速实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迭代,保证智能驾驶用户功能体验持续进化。

最大城区智能驾驶用户规模

从2024年4月30日起,伴随着Banyan·榕智能系统 2.6.0版本升级,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面向该系统近23万名用户进行全量推送。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区智能驾驶推送。

全域领航辅助NOP+,可在城区、高速、换电等使用场景中完成智能驾驶工作。

2023年9月,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在“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宣布,城区领航辅助NOP+以按路线开通、路线共享、汇路成网的方式开启交付。至此,蔚来智能驾驶从高速进入城区,覆盖全域应用场景。

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等使用场景中,全域领航辅助NOP+可完成自主调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施工绕行、对大型车辆主动偏移、根据导航路线进出匝道等一系列驾驶任务。

最广验证可用范围

智能驾驶需要解决复杂道路带来的一系列长尾问题。为确保智能驾驶的高安全性与高可用性,蔚来对每一条道路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学习以解决问题。在优化之后开通,并进行持续运营。

截至发布会当日,蔚来已对全域领航辅助NOP+进行了充分的道路验证,全域道路验证里程达到1,207,977公里,覆盖726座城市,其中高速、城市快速路验证里程36万公里,城区道路验证里程达到84.7万公里。

自去年10月27日Banyan·榕 2.2.0版本发布,到今年3月28日Banyan·榕 2.4.5版本推送更新,在五个月时间内,蔚来总计完成4次系统迭代,通用能力持续提升。而全域领航辅助NOP+的全量推送时间节点,也较去年“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公布的2024年6月30日,提前两个月实现。

开启人车共驾新时代

在4月20日的发布会上,蔚来还推出了智能驾驶可用指数与安全指数,以衡量智能驾驶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此外,蔚来还推出了驾驶员安全行为引导机制——“智驾分”,主要从专注安全驾驶、合理完成系统接管响应,以及良好的驾驶经验积累三个方面,对过去30个智能驾驶使用日的人车共驾行为进行模型化评估(新用户为100公里智能驾驶里程)。通过分值变化,让驾驶员关注并持续确保自身正确的驾驶行为。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在智能驾驶领域,蔚来长期坚持从0到1开展自主研发,积极建设全栈技术能力,努力实现高速、城区、换电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为用户带来安全、轻松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让车成为安全、自由的移动生活空间。”

针对智能驾驶发展,李斌强调,“蔚来希望通过长期研发与运营投入,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让智能驾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方案,更能帮助汽车在二十年后真正实现零事故。”

展开查看更多

一品汽车V

关注

步入新能源角逐的下半局时期,与智能电动汽车一同发展起来的智能驾驶,一直以来都是市场聚焦热点。近期,《一品汽车》先后体验华为、广汽以及长城汽车的纯视觉无图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深感百花齐放的智能驾驶技术,正成为决定各家车企立足智能时代的关键所在。

近期,蔚来汽车同步开启以“全量 全域”为主题的智能驾驶发布会,并宣布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即将于4月30日开启推送。在各大品牌角逐正酣的当下,蔚来的智能驾驶技术表现无疑值得关注。

软硬件体系表现如何?

纵观各家车企在智能化层面的布局,充沛的硬件算力、统一的算法架构,是智能驾驶实现全域应用场景覆盖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看到蔚来二代平台所有车型均搭载Aquila天鹰座超感系统和ADAM中央计算平台。其中,ADAM标配4颗NVIDIA Drive Orin-X芯片,48个CPU内核,256个矩阵运算单元,8,096个浮点运算单元,总算力高达1,016 TOPS,简而言之其表现超过7个特斯拉 FSD算力总和。

根据蔚来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推送计划,自2024年4月30日起,伴随Banyan榕 2.6.0版本升级,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以按路线开通、路线共享、汇路成网的方式开启交付,这次全量推送涉及到NT2平台,使用Banyan·榕智能系统近23万名用户。

据《一品汽车》了解,在目前所有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厂商中,使用城区智能驾驶功能的用户总数大约为:小鹏、问界各6万多名,理想10.8万名,阿维塔1万名左右。而蔚此次推送便新增23万用户群,堪称国内最大城区智能驾驶用户规模,其后续表现着实值得期待。

李斌聚焦零事故出行 蔚来仍需努力

在谈及蔚来汽车智能驾驶出行愿景之际,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对《一品汽车》表示:“在智能驾驶领域,蔚来长期坚持从0到1开展自主研发,积极建设全栈技术能力,努力实现高速、城区、换电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为用户带来安全、轻松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让车成为安全、自由的移动生活空间。”

此外,针对智能驾驶发展,李斌强调,“蔚来希望通过长期研发与运营投入,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让智能驾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方案,更能帮助汽车在二十年后真正实现零事故。”

从高管言论中,不难看出,蔚来汽车对智能驾驶出行有着极高的希冀,而在品牌维度,蔚来汽车同步持续深耕,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的智能驾驶出行体验。据《一品汽车》了解,截至发布会当日,蔚来已对全域领航辅助NOP+进行了充分的道路验证,全域道路验证里程达到1,207,977公里,覆盖726座城市,其中高速、城市快速路验证里程36万公里,城区道路验证里程达到84.7万公里。

具体到用户体验维度,蔚来推出了智能驾驶可用指数与安全指数,以衡量智能驾驶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蔚来的智驾分体系将主要从专注安全驾驶、合理完成系统接管响应,以及良好的驾驶经验积累三个方面,对过去30个智能驾驶使用日的人车共驾行为进行模型化评估(新用户为100公里智能驾驶里程)。通过分值变化,让驾驶员关注并持续确保自身正确的驾驶行为。

在《一品汽车》看来,所有车企的智能驾驶终极愿景均是“解放精力、减少事故”,智能驾驶系统旨在赋能用户的驾驶技能,而非取代关系。此次,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全量推送,在大基数群的用户体量之上能带来更加多彩和安全的出行生活,着实值得肯定。

写在最后:

诚然技术层面蔚来的智能驾驶系统表现优异,但在《一品汽车》看来,智能驾驶不只是一种技术方案,其核心意义是真正实现零事故。对此,蔚来李斌也同步表现2025年,智驾要做到80%使用时长占比,鼓励用户多用NOP+,并且让智驾10倍于人驾安全。既然目标已经定下,革命尚未成功,蔚来仍需努力。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蔚来汽车的最新动态,并带来跟踪报道。

展开查看更多

小西西

关注

2024年4月20日,以"全域全量"为主题的蔚来智能驾驶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蔚来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

WechatIMG135

蔚来还宣布推出“智驾分”体系,并设立智能驾驶安全性与可用性衡量标准。蔚来智能驾驶的目标是,到2025年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推动实现“解放精力、减少事故”。

1381713598568_.pic

蔚来的Aquila蔚来天鹰座超感系统有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ADAM蔚来中央计算平台智驾总算力高达1,016TOPS,能处理Aquila天鹰座超感系统与其他车辆系统的信号输入,满足群体智能系统的群体学习和分布式验证算力需求。IMG_1688

蔚来智能驾驶系统能实现全域应用场景覆盖,通用泛化能力是基础,统一算法架构则是关键。为此,蔚来打造出NADArch智能驾驶架构,该架构包含Lane 2.0感知网络、NADCloudM、NADHVH等先进算法模型应用。Lane 2.0可支持城区场景路口通行的实时感知,NADCloudM可借助云端更强的大模型,提升感知能力,NADHVN可通过全数据驱动的规划网络,使全域领航辅助NOP+拥有更加细腻的交互能力。

1401713598571_.pic

1411713598572_.pic

在每一辆蔚来NT2.0平台车型上,都拥有一块算力高达254TOPS的群体智能与个性化训练芯片,形成一支端云总算力高达230.29EOPS的智能车队。蔚来基于智能车队构建的群体智能架构,能够在量产车上分布式验证用户行驶过的道路以及使用过的智能驾驶功能。每月实车验证里程超2,000万公里,单一路线5次验证自动准出,加速实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迭代,保证智能驾驶用户功能体验持续进化。

1331713598565_.pic

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等使用场景中,全域领航辅助NOP+可完成自主调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施工绕行、对大型车辆主动偏移、根据导航路线进出匝道等一系列驾驶任务。而在城市道路使用场景中,该功能除了可完成自主调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外,还支持红绿灯识别与启停,以及跟随导航路线在路口自主完成左转、右转以及掉头,绕行临停车辆、两轮车及施工场景等极端场景实现防御性驾驶,还可根据限行时间,完成驶离公交车道等驾驶任务。

1341713598566_.pic

为确保智能驾驶的高安全性与高可用性,蔚来对每一条道路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学习以解决问题。在优化之后开通,并进行持续运营。截至发布会当日,全域道路验证里程达到1,207,977公里,覆盖726座城市,其中高速、城市快速路验证里程36万公里,城区道路验证里程达到84.7万公里。

1371713598568_.pic

在发布会上,蔚来还推出了智能驾驶可用指数与安全指数,以衡量智能驾驶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智能驾驶系统旨在赋能用户的驾驶技能,而非取代关系。此次,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全量推送,也标志着“人车共驾”新时代的开启。

1471713598576_.pic

蔚来将舱内人脸视线检测和舱外感知系统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人车共驾安全模型ADMS,实现驾驶场景识别、驾驶员意图预测、注意力识别、多模信息融合,风险场景有效提醒率提高了3.5倍,进一步规避事故发生。

1431713598573_.pic

此外,蔚来还推出了驾驶员安全行为引导机制——“智驾分”,主要从专注安全驾驶、合理完成系统接管响应,以及良好的驾驶经验积累三个方面,对过去30个智能驾驶使用日的人车共驾行为进行模型化评估(新用户为100公里智能驾驶里程)。通过分值变化,让驾驶员关注并持续确保自身正确的驾驶行为。

展开查看更多

慢速公路

关注

2024年4月20日,以"全域全量"为主题的蔚来智能驾驶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蔚来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

全量交付

这标志着全国用户规模最大、验证可用范围最广、验证可用道路里程最长的智能驾驶系统即将服务用户。

在发布全域领航辅助NOP+的同时,蔚来还宣布推出“智驾分”体系,并设立智能驾驶安全性与可用性衡量标准。蔚来智能驾驶的目标是,到2025年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真正推动实现“解放精力、减少事故”的智能驾驶终极愿景。

最广验证可用范围

最强软硬件架构

为打造先进的智能驾驶应用,蔚来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硬件。

Aquila蔚来天鹰座超感系统以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定义了全球量产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新标准。ADAM蔚来中央计算平台智驾总算力高达1,016TOPS,时至今日依旧保持全球单车最高算力,能处理Aquila天鹰座超感系统与其他车辆系统的信号输入,满足群体智能系统的群体学习和分布式验证算力需求。

蔚来智能驾驶系统能实现全域应用场景覆盖,通用泛化能力是基础,统一算法架构则是关键。为此,蔚来创新性地打造出NADArch智能驾驶架构,该架构包含Lane 2.0感知网络、NADCloudM、NADHVH等先进算法模型应用。

NADArch

在上述先进算法模型中,Lane 2.0可支持城区场景路口通行的实时感知,NADCloudM可借助云端更强的大模型,提升感知能力;而NADHVN可通过全数据驱动的规划网络,使全域领航辅助NOP+拥有更加细腻的交互能力。

在每一辆蔚来NT2.0平台车型上,都拥有一块算力高达254TOPS的群体智能与个性化训练芯片,依托超20万辆级量产车队,形成一支端云总算力高达230.29EOPS的智能车队。

蔚来基于智能车队构建的群体智能架构,能够在量产车上分布式验证用户行驶过的道路以及使用过的智能驾驶功能。每月实车验证里程超2,000万公里,单一路线5次验证自动准出,加速实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迭代,保证智能驾驶用户功能体验持续进化。

群体智能架构持续提升蔚来智驾安全性

最大城区智能驾驶用户规模

从2024年4月30日起,伴随着Banyan·榕智能系统 2.6.0版本升级,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面向该系统近23万名用户进行全量推送。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区智能驾驶推送。

最大城区智能驾驶用户规模

全域领航辅助NOP+,可在城区、高速、换电等使用场景中完成智能驾驶工作。

2023年9月,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任少卿在“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宣布,城区领航辅助NOP+以按路线开通、路线共享、汇路成网的方式开启交付。至此,蔚来智能驾驶从高速进入城区,覆盖全域应用场景。

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等使用场景中,全域领航辅助NOP+可完成自主调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施工绕行、对大型车辆主动偏移、根据导航路线进出匝道等一系列驾驶任务。

通用能力升级 人车共驾安全模型 ADMS

而在城市道路使用场景中,该功能除了可完成自主调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超越慢车外,还支持红绿灯识别与启停,以及跟随导航路线在路口自主完成左转、右转以及掉头,绕行临停车辆、两轮车及施工场景等极端场景实现防御性驾驶,还可根据限行时间,完成驶离公交车道等驾驶任务。

最广验证可用范围

智能驾驶需要解决复杂道路带来的一系列长尾问题。为确保智能驾驶的高安全性与高可用性,蔚来对每一条道路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学习以解决问题。在优化之后开通,并进行持续运营。

截至发布会当日,蔚来已对全域领航辅助NOP+进行了充分的道路验证,全域道路验证里程达到1,207,977公里,覆盖726座城市,其中高速、城市快速路验证里程36万公里,城区道路验证里程达到84.7万公里。

最广验证可用范围

自去年10月27日Banyan·榕 2.2.0版本发布,到今年3月28日Banyan·榕 2.4.5版本推送更新,在五个月时间内,蔚来总计完成4次系统迭代,通用能力持续提升。而全域领航辅助NOP+的全量推送时间节点,也较去年“蔚来创新科技日”上公布的2024年6月30日,提前两个月实现。

开启人车共驾新时代

在4月20日的发布会上,蔚来还推出了智能驾驶可用指数与安全指数,以衡量智能驾驶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蔚来智能驾驶终极愿景是“解放精力、减少事故”,而智能驾驶系统旨在赋能用户的驾驶技能,而非取代关系。此次,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全量推送,也标志着“人车共驾”新时代的开启。

蔚来智能驾驶2025目标

事实上对于人车共驾,还需要有高可靠性的“沟通”载体。蔚来将舱内人脸视线检测和舱外感知系统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业内精度最高的人车共驾安全模型ADMS,实现驾驶场景识别、驾驶员意图预测、注意力识别、多模信息融合,风险场景有效提醒率提高了3.5倍,进一步规避事故发生。

通用能力升级 人车共驾安全模型 ADMS

此外,蔚来还推出了驾驶员安全行为引导机制——“智驾分”,主要从专注安全驾驶、合理完成系统接管响应,以及良好的驾驶经验积累三个方面,对过去30个智能驾驶使用日的人车共驾行为进行模型化评估(新用户为100公里智能驾驶里程)。通过分值变化,让驾驶员关注并持续确保自身正确的驾驶行为。

智驾可用指数、智驾安全指数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表示:“在智能驾驶领域,蔚来长期坚持从0到1开展自主研发,积极建设全栈技术能力,努力实现高速、城区、换电等应用场景的全覆盖,为用户带来安全、轻松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让车成为安全、自由的移动生活空间。”

针对智能驾驶发展,李斌强调,“蔚来希望通过长期研发与运营投入,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让智能驾驶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方案,更能帮助汽车在二十年后真正实现零事故。”

关于蔚来智能驾驶

2018年3月,蔚来获得中国首张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2020年10月,蔚来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NOP全量交付,成为全国首家大规模推送的智能驾驶系统。2023年9月,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正式从高速向城区场景迈进。2023年12月,蔚来获得上海市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快速路测试牌照,在指定道路开展有条件的自动驾驶系统实际道路测试。2024年4月30日,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开启第二代平台车型全量交付,覆盖城区、高速、换电等场景。

展开查看更多

36氪汽车

关注

返回北京的时候是初七出发的,也是规划两天走,但这次毕竟高峰期,担心到北京之前堵车,所以我初七选择一路900公里,直接干到石家庄,给最后一天多留点余量时间,这次路上车多了不少,也遇到了堵车的情况,但除了在保定那儿电池有点紧张外,也是一次没排队,即换即走,来回包含城区驾驶,一共3000公里,我连充电盖都没打开过。



智能驾驶


除了换电,这次也深度体验了蔚来的辅助驾驶,现在提到辅助驾驶谁家强,可能很多人不会想到蔚来,也包括我自己,整整一年前的冬天我们测过ET5,那会儿的辅助驾驶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策略非常保守,即使它能自己搞定,我也会着急的想自己接管。



但就短短一年后,蔚来的NOP+给了我不小震撼,大家看这张图,没错,春节期间我开了3000公里,除掉城区400公里,高速2600公里,有2000公里,都是它自己开的。相信再敬业的人做汽车测评,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之所以敢在高速,把大半路程都交给它开,是因为开的真的比我好,这个好,体现两个地方,首先就是识别精度。



在去程的路上,因为西北很多地方刚下过雪,快车道的左侧和慢车道右侧,经常有积雪和积水,我担心它识别车道线会有些困难,一路都盯着仪表盘里的实时动画,但第一天开完发现,无论是白色积雪,还是脏了的黑色积雪,以及阴天积水,还有隧道口昏暗状态下的积雪,人肉眼几乎都很难看清积雪下面的车道线,仪表盘的动画里,都准确地标注了车道线位置,这说明它识别车道线,并非是单一逻辑,而是多逻辑计算的结果,毕竟另一侧车道线基本是清楚的,同时路上还有极少数过桥路段,几十米车道线完全消失的情况,车子也没有偏离原有车道乱跑。这说明如果在极端情况下,汽车识别车道线都没有问题,那其实心就能放下一半了。



第二个开的比人好的地方,就是在策略的果断与稳定上。我媳妇儿说我开高速,一遇到需要变道、超车的时候,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车子也好像开启了竞速模式,每一次刹车、加速、变道都特别急促,但打开NOP+,突出就是一个果断且丝滑,跟一年前的NOP+变化非常大。去程我还不敢让它完全自己开,选择关闭了自动变道,我自己来选择时机,手动打灯、变道、超车,然后再回原车道,到了回程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跟这两出厂只有100公里的新车,建立了信任,几乎全程打开了自动变道,实际体验就是,超车加速、大车避让、识别限速等等操作都十分果断,不夸张的说,每年不到2万公里,驾龄5年内的普通家用车司机,高速上,真不一定有它开得好。



这个好不仅仅是体现在车技上,而是体现在稳定性上,我们都知道长途开高速,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集中,随时精准保持跟车车距、提前预判刹车、盲区即使取消变道,以及大车并行、大车向己方偏移等等情况,机器的丢失率永远是比人低的。所以这2000公里,除了堵车严重经常有车加塞的路况,以及实在无聊想自己开一会儿的时候,其他没有一次接管,1300公里的长途自驾,一天开七八百公里,出发前所有人都劝我算了,人扛不住,结果居然下午6点到太原歇脚的时候,一点儿不累,硬生生逛到了11点才回宾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无论手脚多放松,思想都不能放松,开了辅助驾驶,手要扶着方向盘,眼要盯着路,以防万一,抛开认全责不说,毕竟是高速行驶,小心驶得万年船,谁都不想出事,好在下意识走神的时候,车子都会第一时间提醒,也不用担心。



总的来说,这趟纯电车的北方冬季长途深度体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放心,无论补能焦虑还是辅助驾驶,现在的蔚来,已经足够给到驾驶者各方面的信心。我爸是大学教物理的,坐了几天这车,他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才是交通工具该有的样子,现在的人买完车的那一刻,就变成司机了,累不累得慌。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报道

关注

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是蔚来整车底层操作系统,也是国内首个智能电动汽车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整车系统,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连通服务补能及移动互联,可为用户提供安全、智能、丝滑的驾控体验,建立全方位的、立体的技术体系,使得各种设备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的协同工作。

展开查看更多

论车生活

关注

蔚来EC7健康座舱的创新科技和设计展示了蔚来驾驶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通过智能座椅调节系统、多功能按摩座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和纳米级空气净化系统等技术,蔚来EC7健康座舱为驾驶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关怀,让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享受到更舒适、更健康的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蔚来将持续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人性化的驾驶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autocarweekly

关注

昨天创新科技日,蔚来用三个小时的汇报,梳理了自2015年开始搭建的技术框架,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全景互联、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车辆工程、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等12个板块。


图片


其中有些业务,是已经得到回报“验证”的,比如自研芯片。


作为与手机费解程度并驾齐驱的业务,在昨天却拿出靠谱的商业模型。它的第一个产品、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是团队“小试牛刀”的成果,相较于之前的主控,不仅性能提升、功耗降低,更重要的是成本,每颗能省大几百。


李斌直言,这是一笔挺划算的投资。研发基本一年左右回本。


不过更多投资回报并不直观。并且业务庞大、自研,使得蔚来研发投入始终高企。目前,蔚来的研发是每个季度保持营收20%、也就是30亿元左右的投入。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蔚来亏损始终严峻,超纲投入的两个大头,一个是基建、一个是研发。


李斌说,这个投入规模还是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的,也是参与下一阶段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一个基本保障。


但是下一阶段到底多远,长期主义到底多长?它是穿透时间的神预测,还是短期问题的遮羞布?是值得讨论的。


图片


三分在坚持、七分靠眼光


很多朋友对于长期主义有个误解,就觉得是坚持不懈,直到“总有一天”天道酬勤。


它当然需要坚持。蔚来从2015年创办开始,创始团队就立志要做一个全球有领先研发能力、技术能力的公司。持续投入到现在,才在全球6个国家、13个城市建立起11000人的研发团队,拥有超过7300项的专利。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在波谲云诡的投机倒把之间,确立正确的方向。比如早年中国汽车产业盛行逆向工程,市场好、来钱快;但是蔚来选择自研,做底层的正向开发。


它的电机甚至选择自产;它的车身也攻克了非常多工艺和设计的挑战。李斌回忆,蔚来甚至还没成立的时候,公司花的第一笔钱,就是研究能不能在中国采用全铝去制造车辆。可行性调研结束之后,直接把调研的哥们儿招了进来。


这成为今天蔚来车辆工程原子能力的基础,也是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持久的竞争力。那些赛道初期逆向起家的,现在不是垮台,就是转而自强不息。这就是长期主义落听所指的方向。


图片


更近一些的例子,是辅助驾驶蔚来从2021年发布首款NT 2.0车型开始就是搭载四颗Orin芯片,提供市面最富裕的算力,其中两颗主控、一颗冗余、一颗训练,但是在业界看来,就是奢侈、没用、加上用途不明的浪费。

展开查看更多

林林Go

关注

除了发布首款手机,蔚来还进一步展示了在核心业务——电动汽车领域内的全面技术创新布局。首先,全栈自研实力首次完整公开。据介绍,“全栈自研”主要包含12个技术领域:芯片及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全景互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全球数字运营。它将满足蔚来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服务、社区,多品牌、多平台、多区域三个维度九大要素研发的需求。

在“蔚来技术全栈”中,最先亮相的重磅产为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 “杨戬”芯片是蔚来智能硬件团队发布的第一颗自研芯片,8核64位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撑,并且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还将为激光雷达降低50%的功耗。这款芯片将于10月量产。李斌介绍,自研芯片可以为每辆车降低几百元的成本。


另外,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首次亮相,这是汽车行业首个由车企自研并发布的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涵盖整车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根据规划,天枢SkyOS全功能量产将在NT3平台车型上实现。

天枢SkyOS构建起1+4+N技术集群,涵盖车控、智驾、座舱、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成为全面且领先的智能数字技术基座。其中,“1”指“SkyOS - H”,即管理程序,支持座舱、自动驾驶域多操作系统需求,并提供安全基座。技术集群中的“4”,包括基于微内核构建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M”;轻量化、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的“天枢SkyOS - L”;面向复杂、丰富的应用场景,构建的高性能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R”;以及,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天枢SkyOS - C”。“N”则是指“SkyOS - 核心中间件自研”,采用SOA框架、应用框架、OTA、DCL、Diagnosis(诊断模块),PowerManager(能源管理模块),双安全,分布式处理引擎等。

蔚来“应用商店”也同时发布,截止到9月底,“应用商店”预计将有超过超40款App上线,其中有7款应用为行业首发,包括小红书、腾讯智慧停车、喜马拉雅全景声有声书、虎嗅、机核网等。

NIO Link蔚来全景互联正式发布。作为以车为中心的全景互联技术,NIO Link通过软硬件一体、端云协同、全链路安全且开放的移动互联技术体系,实现了包括NIO Phone在内的各设备融合,围绕用户的用车生活,创造更好的移动互联体验。


在本次“NIO IN 2023 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还宣布增强领航辅助NOP+从高速进入城区,为用户提供全域通行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蔚来基于通用泛化能力,以及对于每个用户每条用户道路的重视,以用户领航心愿单的热力为参考,按路线开通、路线共享、汇线成网的方式,开启城区增强领航辅助NOP+的交付。

蔚来介绍,该公司的辅助驾驶功能已经帮助用户驾驶了5亿公里,其中普通版本和增强版本的累计里程分别达到4亿和1亿公里。蔚来的全域领航辅助NOP+将会在今年10月份正式推送,在年底开通6万公里的路线里程,明年三月底既能够开通至少20万的路线里程,明年年中就可以完成40万的路线里程。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预言家

关注

在活动现场,蔚来首先向大家揭示了全新的“全栈技术”构架,目前主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慧能源、全景互联、整车全域操作系统、车辆工程、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数字运营等12个核心领域进行技术布局。下一阶段主要在三个大类方面布局: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用户企业(产品、服务、社区),和全球布局(多平台、多品牌、多区域)。

业内人士认为,进军手机业务是蔚来今年的“背水一战”。2023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几乎交出了近两年来最差的一份业绩。第二季度,蔚来净亏损为60.56亿元,同比增亏119.6%,环比增亏27.8%。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蔚来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规划。

长期以来,蔚来一直以服务为导向,甚至堪称“汽车界的海底捞”的服务态度,这个标签也让其从一众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而通过此次的创新科技日,蔚来正在努力向外界传达:蔚来不只是具有服务方面的优势,还具有过硬的技术布局。

图片

1、研发投入强度持续

在此次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首先公布过往6个季度的研发投入金额,其中2022年四个季度的研发费用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Q4研发投入最高接近40亿元人民币。

图片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目前蔚来的研发人员超11000人,专利超7300个,尽管目前蔚来仍然存在亏损,但公司未来将会继续保持目前的研发投入强度,基本上会保持每个季度研发投入占营收20%的水平(约30亿元人民币)。

2、首款自研芯片“杨戬”发布

蔚来首款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正式亮相,将在10月量产。该芯片是蔚来智能硬件团队发布的第一颗自研芯片,8核64位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撑,并且加配8通道9bit的ADC,采样率高达1GHz,可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还将为激光雷达降低50%的功耗。

图片

李斌在现场表示,“这颗自研的芯片,将为我们每台车降低几百元的成本。”蔚来汽车对于投入研发的底层逻辑是,从较长的周期来看研发投入可以换来毛利率的增长。

3、全球首家采用三元铁锂电池车企

在电池系统方面,蔚来表示其电池系统的研发思路区别于其他企业,主要基于Uni-Pack来做思考和建立。在过去几年,蔚来汽车采用的电池已经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还是首个采用三元铁锂电池的车企,而且在结构上做了很多创新,让电池电量的预测精度小于2%,并且在低温环境下的提升更为明显。

图片

从现场公布的电池照片来看,蔚来汽车自研的电池采用了圆柱形设计,李斌表示这款电池将在合适的时候发布。

4、“天枢SkyOS”发布

“软件定义汽车”是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必备条件,其中最底层、最核心的技术是操作系统。此次,蔚来推出“天枢SkyOS”是汽车行业首个由车企自研,并发布的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全域操作系统。涵盖整车系统,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连通服务补能及移动互联。根据规划,天枢SkyOS全功能量产将在NT3平台车型上实现。

图片

“天枢SkyOS”构建起1+4+N技术集群,涵盖车控、智驾、座舱、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成为全面且领先的智能数字技术基座,解决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的问题,解决不同领域的安全性,实时性,应用的复杂性。

其中,“1”指“SkyOS–H”,即管理程序,支持座舱、自动驾驶域多操作系统需求,并提供安全基座。“4”包括基于微内核构建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天枢SkyOS–M”;轻量化、高可靠、高实时性操作系统的“天枢SkyOS–L”;面向复杂、丰富的应用场景,构建的高性能操作系统“天枢SkyOS –R”;以及,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统“天枢SkyOS–C”。“N”则是指“SkyOS–核心中间件自研”,采用SOA框架、应用框架、OTA、DCL、Diagnosis(诊断模块),PowerManager(能源管理模块),双安全,分布式处理引擎等。

5、全景互联 NIO Link发布

NIO Link蔚来全景互联正式公布,通过软硬件一体,端云协同、全链路安全且开放的移动互联技术体系,实现了包括NIO Phone在内的各设备融合,围绕用户的用车生活,创造更好的移动互联体验。

图片

此外,通过硬件、数据和感知的多维度融合,NIO Link实现了跨域算力调度,和车-端-路-云协同的分布式能力学习。不设限,范围广。NIO Link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车辆互联,超越了车辆和手机之间的简单连接,提供了全链路设备互联。通过将手机、穿戴设备、换电站、充电桩、道路设施等进行互联,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的无缝交互。并且,通过车内用户的移动设备与座舱智能设备互联,能为车内娱乐、办公、休息等场景延伸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6、多款应用首发“上车”

此前,蔚来一直被诟病没有自己的应用商店,无法进行更多APP的下载和应用。此次科技日现场,蔚来智能座舱发布“应用商店”,40余款App将于9月22日起陆续上车。截止到9月底,“应用商店”预计将有超过40款App上线,其中有7款应用为行业首发,包括小红书、腾讯智慧停车、喜马拉雅全景声有声书、虎嗅等,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座舱娱乐体验。

图片

其中,小红书App是首次可以在车机中控屏上使用,蔚来和小红书的合作意味着“车将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探索&发现”。此外,蔚来还将为NIO Phone用户提供专属的飞书会议、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应用,可随时随地满足用户的商务办公需求。

7、“可充、可换、可升级”

在三电系统方面,蔚来汽车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在电机方面,蔚来汽车已经进行了多次迭代,陆续推出了铜转子异步感应电机、扁线电机。同样在电驱方面,蔚来也进行了很多的研发布局。在补能方面,蔚来一直坚持提供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服务,通过家充桩、超充桩、第三方充电站、换电站和移动充电车构成了蔚来的补能体系。

图片

目前蔚来的换电站建设已经超过了1850个,仍然以比较快的速度在继续推进,而超充桩的建设也没有止步。李斌透露目前蔚来的超充桩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其他品牌在使用,甚至充电业务还是蔚来汽车为数不多不亏钱的项目。

8、NOP+增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新突破

此次,蔚来正式宣布NOP+增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从高速进入城区,以“按路开通”的方式提供全域通行的点到点智能驾驶体验。目标是要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可开通”。

据统计,蔚来领航辅助已经累计帮助用户驾驶了5亿公里,其中领航辅助累计里程突破4亿公里;增强领航辅助累计里程突破1亿公里。蔚来预计之后的NOP+领航辅助将重点关注城区路段的辅助领航。蔚来表示,这是根据用户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的行车时间占比所作出的决定。目前,高速和城区快速路NOP使用占比为23.1%,而在城区道路上的占比为76.9%。

图片

由于城区道路复杂、场景多,为了保证每一位用户能获得高质量的智能驾驶体验,蔚来NOP+以“按路开通”的方式提供全域领航辅助驾驶。统一的技术框架带来统一的体验,跨越有图和无图的智能驾驶体验。蔚来全系NT2车型标配智能驾驶超算平台ADAM以及Aquila蔚来超感系统,用于每台车的通用泛化能力。不仅可以让路口的通行实时感知更强,也让NOP+本身具备更加细腻的交互能力。同时,每辆NT2车型上的群体智能与个性化训练芯片算力达254TOPS,形成了一个具备34.8EOPS算力的智能车队,通过大量路线并行开发验证,提升NOP+城区开通效率,并快速实现道路规模化的覆盖。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