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逸达车内

易车知识库 逸达
进入知识库

缸砸说车

关注

长安逸达的车身尺寸为4770/1840/1440mm,轴距为2765mm,定位于紧凑型车。车内空间表现不错,后排满足家庭出行使用没问题,座椅采用了皮质包裹,内部为柔软的填充物,乘坐舒适性比较出色,顶部搭配了全景天窗,增强了采光效果。

来到车内,内饰布局科技感十足,车内主要以黑色为主,中控台采用了软性材质以及皮质包裹,细节处加入镀铬条点缀,质感方面比较出色。中间搭载了一块13.2英寸悬浮式液晶屏,内置功能很丰富,使用起来比较便捷,仪表盘则为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搭配双幅式多功能方向盘,营造出了很强的科技氛围感。

展开查看更多

智电汽车

关注

在出发自驾之前,我也认真的对比和实测了一下两台车的车内智能化程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轩逸这边,8英寸的中控屏是支持导航、音乐、电台等基础功能,但因为屏幕较小、流畅度较差,体验不如直接用手机实在。虽然高配还具备语音控制功能,但只能识别单个简易功能,比如打开音乐、打开车窗,识别率和反应速度均不佳。

再看逸达这边,因为采用了减少物理按键的简洁设计,所以几乎所有车内操作都可以用语音完成,并且支持免唤醒、多轮对话、声源定位,识别率和反应速度是明显好于轩逸的。

图片

并且逸达车内还有很多当下纯电车型的优势配置,比如DMS驾驶员监测系统、IMS乘客监测系统、540°高清全景影像等等,科技感和实用性都很不错。

而在后续的高速路上,我还认真的体验了一下逸达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车道辅助系统、并线辅助系统互相配合,整个体验完全不像是一台燃油车的水准。至于轩逸,得上新款顶配车型,性价比太低。

动力驾控,差异较大难追平

关于动力驾控这方面,因为纯电车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的评判标准自然会更高一些。

首先从动力数据来说,两款车型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逸达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25千瓦,峰值扭矩26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图片

轩逸依旧匹配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90千瓦,峰值扭矩155牛米(新款为99千瓦,159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搭载CVT无级变速箱。

这样的差异就决定了在实际的体验中,逸达的动力表现尤其突出,无论是市区起步还是高速超车,显得更加从容。

而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车在操控方面的差异,我还选择了一段山路进行对比感受。轩逸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并且整体的调校是偏向于舒适性,在大曲率弯道和连续弯道的情况能感受到比较强的侧倾。

逸达虽然也采用了同样的悬架结构,但得益于方舟架构的强大支持,逸达拥有低重心、高刚性的车体结构、底盘硬点性能参数更好等特点,在保证底盘紧凑、冲击小的同时,又能提供不错的抗侧倾能力,在运动和舒适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图片

至于轩逸这套动力的省油优势,其实也并不能拉开差异,逸达官标百公里油耗为5.99L,轩逸为5.2L,但我们在经过城区、高速、山路等综合路况后,得到的油耗数据非常接近,都在6.5L左右。

很明显,逸达不仅在动力性能方面更接近纯电车,又因为专属的车身架构,在操控层面或许还更胜同级纯电车一筹,至于使用成本高也是相对纯电车而言,但没有续航焦虑也是一个明显优势。

驾乘舒适,一个全面、一个偏科

纯电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了发动机、变速箱,在差不多的三围尺寸下,车内空间有一定优势;并且还能给到更多的预算来做车内的舒适性提升,所以我又以乘坐者角度对比感受了一下两台车。

图片

尺寸方面,轩逸的长宽高分别为4631/1760/1503mm,轴距为2700mm;逸达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40(1450)mm,轴距2765mm。

这里需要注意,逸达的高宽比仅0.78,并且拥有大轴距、长车头、短前悬、低车高、大轮毂的特点,视觉上确实比轩逸看上去更加协调、大气。

轴距上的差异其实就已经能明显看出来轩逸的车内空间是不如逸达的,逸达拥有更加宽裕的后排腿部和横向空间,而且逸达后排地台高度比起轩逸更低,在长途自驾的路上,后排哪怕坐上三个人也不会有不适。

而且逸达还针对性的将驾驶位坐姿放得更低,驾驶姿势更舒适,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顶部空间和更宽阔的前方视野,坐姿更舒服,驾驶更舒适。

另外在座椅舒适性方面,轩逸确实没有愧对“日产大沙发”的美誉,座椅的柔软度、包裹性都比较到位,这一点就能够弥补一下空间上的劣势了。

逸达显然也没忽略这方面,其采用了零压沙发座椅,包裹感、支撑性都不输轩逸,重点是配置更高,10万左右的售价就提供了驾驶席6向电动调节,以及驾驶位的座椅加热,这些都是轩逸没有的。

图片

并且,逸达车内还配备了尺寸更大的全景天窗,以及趣味拍照、车载KTV、手势控制等等娱乐性项目,更能够适配家庭出行和长途出行等场景。

展开查看更多

智电汽车

关注

为了节省时间,刚拿到车我们就直接出发了,也没来得及问一下逸达操作的一些问题,让我最不习惯的就是逸达车内几乎没有实体按键。

不过作为多年的老司机,摸索出了它的操作逻辑,逸达几乎所有的车内操作都可以在面前这块13.2英寸高清触摸中控屏中完成,这可比我轩逸上那块8英寸的看上去好不少。

图片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逸达的语音控制做得非常好,也就导致我在整个赶路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操作过中控屏幕。包括导航、天窗、空调、多媒体、电话等等功能,一句话就能搞定,我还摸索出了免唤醒、多轮对话和声源定位这些隐藏功能。

当然我的轩逸也有语音控制功能,但它的实用性嘛可能没有直接动手来得快。

在我摸索着把逸达车内功能都了解得差不多后,我们也正式开上了高速,然后我再次被逸达的高配置震惊。

一台最贵也就十多万的车型居然有L2级的驾驶辅助系统,上了高速我就直接开启了它的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自动跟车、自动加减速、自动减速过弯、车道保持和居中,整个高速下来除了眼睛有点酸,过程是相当舒适的。

并且在我开启驾驶辅助的过程中,因为太安逸了,出现了几次走神、打哈欠之类的情况,这台车的DMS驾驶员监测系统也能及时的用各种提神的方式防止我疲劳驾驶,这要是搁在我轩逸上,可能就得靠副驾的大嘴巴子了。

图片

另外还有目前我还用不上的IMS乘客监测系统,以后有了小孩应该会很适用;对新手和去一些复杂路况很适用的540°高清全景影像等等,这些都是我在轩逸上从未体验过的,就算是之前了解的最新款也完全赶不上逸达

很明显,我的朋友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选择逸达是一件多么正确的决定,因为下高速会合时她的吐槽就没断过,我也很无奈,毕竟当时买车时全听家里人的建议买合资了,谁能想到逸达能这么卷呢。

山路爬坡,性能操控优

简单的交流之后,想到要尽早到地方去搭帐篷,马上又开始了赶路行程。在打卡刀背梁,开始上山爬坡时,逸达再次惊艳到了我。

因为刀背梁的海拔高且山路蜿蜒,所以最开始就在考虑这两台车的动力能不能跟上。之前也驾驶轩逸去过类似的地方,1.6L的自吸发动机只有122匹马力(新款是提升到了135匹)性能确实不算好,不过只要舍得踩油门还是能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爬坡速度。

图片

相反,在这次的爬坡过程中,逸达所表现出来的从容确实让我印象深刻。动力来得非常迅猛,导致最开始的一段路我都在适应它的“狂暴”,而在摸清楚了这台车的“脾气”后,整个爬坡过程行云流水,空旷地带的超车也很轻松。

然后在摸清楚它的性能后,我又开始琢磨这台车的操控,因为我在看到这台车的时候就发现它的宽高比、轮宽比都很不错,具备大轴距、长车头、短前悬、低车高、大轮毂这几个特质,体态低趴,显然是有一定运动基因的。

在连续的过了好几个急弯、回头弯后,基本可以确定,整体虽然没有脱离10万级水平,但逸达转向的精准性、侧倾的抑制能力等等都是好于我的轩逸,在同级中应该也可以排到第一梯队了。

图片

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在山腰处休息时,我找到了我的朋友,问了一下逸达的账面实力,她确实是如数家珍。

首先,逸达的高宽比只有0.78,难怪我会觉得很低趴。然后动力方面,逸达采用了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具备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电磁控制式+电控涡轮增压、高几何压缩比深度米勒循环燃烧等多项国际先进技术。

得到的结果就是: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170匹,最大扭矩260牛米,并且WLTC综合工况下油耗仅5.99L/100km,实现强劲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并存。

另外匹配的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其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6%,支持智能预降挡,提速更快。两相配合,所以才能在爬坡过程中把我的轩逸远远甩在身后。

露营地静态分析,综合优势强

下了刀背梁我们又开始向着南天胡露营地进发,再重复了一次高速和爬山后也是终于到了露营地,几个朋友在合力搭帐篷准备晚餐,我们两个车主又开始围在一起讨论了。

图片

首先自然是对比了一下油耗,毕竟我们俩都是蛮有信心。两车综合城区、山路、高速的油耗均是6.5L/100km,都说轩逸省油,没想到逸达也不差。

那就再比比其他的,我对轩逸的座椅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就问了她体验如何,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达成了共识,毕竟日产曾经以“沙发厂”闻名。逸达的座椅我也确实没有找到吐槽的点,可能确实没有“沙发”软,但在弹性、舒适性、包裹性等方面做得很均衡,所以体验是好的。

完全停下来之后,我也是终于有机会感受了一下逸达的副驾和后排,综合体验确实也要好于我的轩逸。

首先就是空间表现,我的2022款轩逸轴距为2700mm(新款2712mm),我朋友说逸达的轴距有2765mm,所以后排能明显的感觉到腿部空间大不少。

图片

然后就是逸达这块明显更大的全景天窗,能够更好的释放后排头部空间,整个观感也会更加通透不压抑。

还有一点,就是我朋友这台车才买不久,但我在车内几乎没有闻到任何异味,也就是说逸达在选材和装配的时候都是有关注到健康方面的,确实很有心。

至于大家对比车型最喜欢讨论的外观这方面,我们并没有什么明显分歧,毕竟各有各的审美,我当时选择轩逸就是觉得这么多年来它的外观都还算跟得上时代,经典不出错就够了。

我朋友呢也给我分享了她觉得逸达能够吸引她的几个点,比如很有未来感的源代码数字化前格栅、数字光标LED灯组、鲨鱼鳍LED高位制动灯、隐藏式门把手、18英寸能量律动轮毂、小鸭尾设计等等。

虽然我不认输,但逸达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确实会更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审美,毕竟像我这样“老气”的人还真不多。

图片

等到收拾得差不多了,我就说累了一天躺车里去玩玩手机吧,然后我朋友的兴奋劲又来了,她把我拉着一起看了逸达的车外灯光秀,然后又去车内感受了趣味拍照、车载KTV、手势控制等等,逸达还能这么玩我是没想到的。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美学集

关注

长安逸达的内饰设计非常精致,中控台以及整个车内都采用了高档的皮革和金属材料,营造出高质感的豪华内饰氛围。车内配备了10.25英寸的中控触摸屏以及数字化仪表盘,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直观的信息显示和使用体验。车内的储物空间设计也很人性化,让驾乘者在车内储物更加方便和实用。除此之外,长安逸达还采用了全景天窗和智能空调等舒适配置,为驾乘者带来更加舒适的驾乘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路咖汽车

关注

而把文心一言搬进车内,大家想到的最直观的功能就是提升智能语音系统的能力,目前已经宣布将接入文心一言的车企有长安、集度、吉利、岚图、红旗、长城、东风日产、爱驰、零跑、海马等多家车企,既有自主与合资大厂,也有新势力企业,不过并没有头部新势力蔚小理它们。

车企们在智能语音方面,自研的本就不多,基本上都会采用百度、科大讯飞、阿里等供应商的语音方案,甚至有不少车企都会整体打包它们的车机,在智能语音方面,也是车辆智能化方面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体现点,不少消费者都会吐槽自己的车机语音,说自己是在和一个人工智障对话,而文心一言这类AI语言大模型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把语音系统的能力提升。

图片

在第三空间内,AI的强大如何体现?

相较于目前的语音系统,大家的痛点问题在于自己说的指令如果不标准,或者有着深层语义,车机会不理解,新势力们的还好一些,合资品牌的车机几乎都有着这类问题。这方面主要还是因为中文极高的复杂程度,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一段描述性的文字,表达的可能都是同一个意思,而语音系统当初预设的时候,可能只会对一些会让系统敏感的词汇做了特别的标注,而换一种说法它就听不懂了。

图片

而对于文心一言或者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的AI软件来说,它背后的模型是在时刻更新迭代的:传统的模型就像是文字的接龙,你说出上句,系统去自行学习预设好的后半句;而如今的AI技术模型,更像是完形填空,在上下句之间画一个括号,在括号内可以填入相当多的词或句子,随着每一次填入括号内容的变化,系统会进行自学习,会自己去适应,从而改变自身的底层模型,人为的预设只是它的基础能力,而一定的创造性则是它区隔于传统语音系统的关键。

图片

其实在车内,我们几乎都只会把智能语音系统去当做(盲操作)执行指令的工具,比如开窗、关灯、调节亮度等,当然这也是因为车内实体按键越来越少,大家在车机方面的学习成本和上手难度越来越高,所以也就导致语音系统的能力被卷起来了,实现可见即可说等。而文心一言这类AI助手,它们也可以去执行这些指令性的内容,而且应该能够面对车内乘员的“花式”问法,这正是人工智能的强项。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