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逸达燃油

易车知识库 逸达
进入知识库

擎动Auto

关注

起因是微博一条#欧洲2035年燃油车禁令或推迟#的话题,保时捷首席财务官梅施克近日在活动上称,尽管现在围绕燃油车停售有很多的讨论,但欧洲2035年逐步停售燃油车新车的计划可能会被推迟。

近几年,欧洲2035禁售燃油车是个不断被人提起的话题,就像久不见光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拿出来晒晒太阳,市场上关于“燃油车穷途末路”的声音也愈加响亮,甚至成为“过时、落伍”的代名词。


现如今欧洲2035禁燃令风声再起,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内燃机的存亡危机重又被摆上台面,从保时捷高管的话里似乎能嗅到燃油车的未来,在欧洲那里。尽管唱衰燃油车之声甚嚣尘上,新能源车不断吞噬燃油车市场份额,燃油车的未来迷雾重重,但内燃机的灵魂永不落幕。只是,在这此消彼长的当下,燃油车路在何方?


燃油车市场萎缩肉眼可见


毋庸置疑,在新能源车的步步紧逼之下,燃油车市场萎缩肉眼可见,这也是燃油车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乘用车共零售2170万辆,同比增长了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775万辆,净增207万辆,同比增长了36%;燃油车销售1395万辆,净减92万辆,同比下降了6%。在燃油车中,只有豪华车零售微增,自主品牌与合资全面下滑;而在新能源车中,自主、主流合资与豪华车总体均全面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35.7%,虽说燃油车在目前的市场里仍占据了大壁江山,但按照新能源汽车当下的增长速度来看,假以时日新能源车将和燃油车分庭抗礼。


除了销量的下滑,近两年油车的新品也不断减少。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燃油车新品分别为59款、56款、56款,而到了2023年只剩27款,相当于直接腰斩。其中A级汽油车16款,较上年减少8款,B级以上较上年少了17款,只剩8款。这也侧面证明了各个车企正加大马力在转型之路上昂首阔步。


一方面,燃油车的迭代速度慢;另一方面,燃油车上市新品快速减少,减少了高性价比车型的提供,而新能源车推陈出新的速度堪比火箭,这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追赶燃油车,直至超越。燃油车的未来确实需要彷徨,敢问路在何方?


燃油车“唱衰论”为时尚早


燃油车市场萎缩是个不争的事实,但燃油车过时论未免太过武断,大可不必过分唱衰燃油车,燃油车远没有到被淘汰的地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燃油车还有将近55%的市场份额,其地位即使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一时也难以撼动。


而且,从本次保时捷高管称关于欧洲2035燃油车禁令或推迟的消息来看,尽管欧洲没有明确推迟,但还是能从中窥出内燃机的生机。梅施克谈到欧洲部分地区,比如德国,电动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况,称:“高端和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可以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开展业务,但是面向大众市场消减补贴是错误的。”

他认为,由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电动汽车价格一直高居不下、激励补贴政策的退场等因素将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如果消费者对电动车望而却步,那燃油车的销量定会上涨。毕竟对于燃油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云集的欧洲来说,转型无异于自我革命,而革自己的命总是困难的,欧洲2035燃油车禁令或推迟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即使在中国汽车市场,虽说陆续有车企表明开始停止生产燃油车,比如决绝的比亚迪,但仍有不少品牌坚持“油电”两腿并行的转型政策。2023年,诸如长安逸达、奇瑞瑞虎9、上汽名爵7系等增量表现突出。

虽然新能源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燃油车是世界性主流车型,车企决不能放弃燃油车的新品推出,稳定燃油车消费仍是今年的重要课题。“以价换量”从长期主义来看虽不可取,但必要时也能解决燃眉之急,短时间内,燃油车还“烧不尽”。

不过,居安思危的精神还是需要的,未来燃油车的路将何去何从,还需要车企们绞尽脑汁好好想想。


擎动点评


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汽车作为一款交通工具,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服务于消费者,无所谓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从宏观来看,新能源车确实相对来说更加环保。

但要说燃油车过时、过于武断地判定燃油车的生死是极不负责任的,在答案敲定之前,任何结果都有可能。无论以后内燃机是否会被抛弃,但对见证过燃油车辉煌时代的人来说,内燃机的灵魂永不落幕。

展开查看更多

星车场

关注

省油一直是日系车的核心卖点,然而,随着有关轩逸、雷凌、卡罗拉“马路三大妈”的标签出现,牺牲驾驶体验和车辆性能的燃油经济性已不再被用户青睐。

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的逸达,能够兼顾城市通勤和郊区出游等多场景下的强劲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并存。与之相匹配的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搭载智能预降挡多项创新技术,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6%,不仅换挡更平顺、响应速度更快、质量更可靠,还能更好的应对中国复杂的道路情况。

从性能来看,逸达最大功率125kW、峰值扭矩260N·m,相比搭载CVT变速箱、最大功率99kW、峰值扭矩159N·m的轩逸,完全不在一个性能层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性能全面领先的同时,逸达油耗也和轩逸基本持平,两者WLTC百公里油耗分别为5.99L和5.94L。这主要得益于逸达蓝鲸发动机,采用了高几何压缩比深度米勒循环及高滚流气道,精准控制配气时刻,结合350Bar缸内直喷、温度修正、油束空间遮挡技术等进行了精细化燃油喷射控制策略开发,减少换气过程能量损失,提高燃烧效率,进一步降低整车油耗。

可以说,无论是城市通拥堵还是郊区远游爬坡,逸达不仅能够带来媲美日系车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为用户带来轩逸无法提供的驾驶快感。

聊智能:智驾也可以八万标配

对于智能驾驶,传统燃油车普遍落后于新能源产品,十万元以下传统燃油车更是“智驾荒漠”。逸达的推出彻底打破这一惯例,也让合资品牌家轿在智能化加速普及的当下,迅速被年轻用户抛弃。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商评

关注

首先,长安自主品牌正在不断持续发力,无论是新能源阵营还是CS系列SUV、逸字辈轿车、UNI系列组成的燃油阵营,都获得了普遍不错的销量。

其次,长安旗下的自主品牌在海外获得了接近2万台的单月销量成绩,同比增幅超过91%、环比增幅达到6.3%。这样的数据,也说明长安汽车在出海战略中,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利好长安汽车在未来的全球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声量和销量,从而触发新的增长极。

在长安汽车的自主阵营中,燃油车基本盘稳固、新能源车销量增幅较快、海外市场拓展迅速,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中的一些新动向。所以在接下来,我们便通过两大维度,具体来看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进阶之路”。

自主车型冲高,长安早已完成产品布局

在目前,不少乘用车企业仍在坚持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双线发展的策略,而长安就是这种“双线策略”中发展情况比较好的一个车企。

首先在燃油车阵营中,长安CS家族仍然是销量担当,其在9月份的销量保持在4.5万辆的高位区间;而UNI序列和双逸系列,也分别收获了1.6万辆和1.9万辆的销量成绩。在长安汽车的体系中,面向家用市场的燃油车型,仍然充满了勃勃生机,为企业带来了向前发展的动力。

需要一提的是,长安燃油车之所以能拥有饱满的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展开查看更多

智电汽车

关注

“开了纯电就再也回不去了。”虽然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但实际上目前的汽车销量仍然是燃油车占大头。

虽然我自己就是一名电车车主,但我也明确的直到电车目前还有“价格偏高”、“续航焦虑”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当我那个预算有限的朋友让我推荐买车的时候,我还是会给她推荐燃油车。

正好我们最近有出去避暑的打算,她也借了两辆心仪的燃油车来让我体验一下,让我从一个电车车主的角度帮她分析一下,毕竟她以后肯定也会换电车的。

经典稳重VS简约科技

图片

既然是从电车角度来看,那么我认为整车的内外设计就必须得符合目前大家都在追求的“简约风”、“科技感”。

先来看轩逸,虽然不是最新款车型,但整个设计就是经典的日产风格,倒梯形隔栅搭配两条粗壮的镀铬饰条,传统但不会出错。

当然我朋友也给我看了新款轩逸的图片,前脸格栅内加入了横向镀铬饰条装饰,侧面则运用分割C柱的黑色饰条作为装饰,相比老款来说确实会更简洁一些,但要论科技感还是差点意思。

图片

再看逸达这边,显然更抓人目光。为什么电车都喜欢用封闭式中网,就是因为视觉上会更简约,而逸达毕竟是燃油车,所以进气隔栅是必要的,但凭借其无边界点阵式格栅设计,摈弃不必要的元素后看上去更自然简约,同时还不失未来感、科技感。

另外还有前后呼应的数字光标LED灯组、极简腰线、隐藏式门把手、18英寸能量律动轮毂、微微上扬的小鸭尾,将简约、科技、运动融汇一体,显然更符合我朋友对电车的期待。

图片

然后内饰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了,评判标准依旧。轩逸的内饰整体设计有比较浓郁的居家气质,加之用户群体普遍年长,实用、平淡的保守风格才契合目标消费者稳健的性格。

至于科技感就不用多说了,非全液晶仪表、8英寸中控屏,甚至低配车型都没有中控屏(新款依然如此),这对于一个习惯了智能设备的年轻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图片

相反,逸达的内饰设计甚至让我觉得是超过了一部分纯电车型的,简约风格是肉眼可见的,没有复杂的线条和多余的点缀。一块10.25英寸悬浮液晶仪表屏、一块纵向布局的13.2英寸悬浮中控屏,配合贯穿式出风口、游艇式换挡机构、大面积覆盖的皮质包裹,科技感和精致感也有很好的体现。

所以,无论是作为一个习惯了电车简约科技风的车主、还是一个追求潮流的年轻人的角度来看,逸达确实会更符合我朋友的需求。

智能化比拼,能用和好用的差异

“智能电动汽车”是几乎所有全新纯电车型都会被安上的title,甚至多数时候“智能”都在“电动”之前,可以看出智能化是当下的一个大趋势,目前来说也是纯电车之于燃油车的一个优势点。

那么两台纯燃油车谁能达到或者接近主流纯电车的智能化水准,自然对于我朋友也就更具有诱惑力。

图片

在出发自驾之前,我也认真的对比和实测了一下两台车的车内智能化程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轩逸这边,8英寸的中控屏是支持导航、音乐、电台等基础功能,但因为屏幕较小、流畅度较差,体验不如直接用手机实在。虽然高配还具备语音控制功能,但只能识别单个简易功能,比如打开音乐、打开车窗,识别率和反应速度均不佳。

再看逸达这边,因为采用了减少物理按键的简洁设计,所以几乎所有车内操作都可以用语音完成,并且支持免唤醒、多轮对话、声源定位,识别率和反应速度是明显好于轩逸的。

图片

并且逸达车内还有很多当下纯电车型的优势配置,比如DMS驾驶员监测系统、IMS乘客监测系统、540°高清全景影像等等,科技感和实用性都很不错。

而在后续的高速路上,我还认真的体验了一下逸达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车道辅助系统、并线辅助系统互相配合,整个体验完全不像是一台燃油车的水准。至于轩逸,得上新款顶配车型,性价比太低。

动力驾控,差异较大难追平

关于动力驾控这方面,因为纯电车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所以我的评判标准自然会更高一些。

首先从动力数据来说,两款车型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逸达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25千瓦,峰值扭矩26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图片

轩逸依旧匹配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90千瓦,峰值扭矩155牛米(新款为99千瓦,159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搭载CVT无级变速箱。

这样的差异就决定了在实际的体验中,逸达的动力表现尤其突出,无论是市区起步还是高速超车,显得更加从容。

而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车在操控方面的差异,我还选择了一段山路进行对比感受。轩逸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并且整体的调校是偏向于舒适性,在大曲率弯道和连续弯道的情况能感受到比较强的侧倾。

逸达虽然也采用了同样的悬架结构,但得益于方舟架构的强大支持,逸达拥有低重心、高刚性的车体结构、底盘硬点性能参数更好等特点,在保证底盘紧凑、冲击小的同时,又能提供不错的抗侧倾能力,在运动和舒适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图片

至于轩逸这套动力的省油优势,其实也并不能拉开差异,逸达官标百公里油耗为5.99L,轩逸为5.2L,但我们在经过城区、高速、山路等综合路况后,得到的油耗数据非常接近,都在6.5L左右。

很明显,逸达不仅在动力性能方面更接近纯电车,又因为专属的车身架构,在操控层面或许还更胜同级纯电车一筹,至于使用成本高也是相对纯电车而言,但没有续航焦虑也是一个明显优势。

驾乘舒适,一个全面、一个偏科

纯电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没有了发动机、变速箱,在差不多的三围尺寸下,车内空间有一定优势;并且还能给到更多的预算来做车内的舒适性提升,所以我又以乘坐者角度对比感受了一下两台车。

图片

尺寸方面,轩逸的长宽高分别为4631/1760/1503mm,轴距为2700mm;逸达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40(1450)mm,轴距2765mm。

这里需要注意,逸达的高宽比仅0.78,并且拥有大轴距、长车头、短前悬、低车高、大轮毂的特点,视觉上确实比轩逸看上去更加协调、大气。

轴距上的差异其实就已经能明显看出来轩逸的车内空间是不如逸达的,逸达拥有更加宽裕的后排腿部和横向空间,而且逸达后排地台高度比起轩逸更低,在长途自驾的路上,后排哪怕坐上三个人也不会有不适。

而且逸达还针对性的将驾驶位坐姿放得更低,驾驶姿势更舒适,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顶部空间和更宽阔的前方视野,坐姿更舒服,驾驶更舒适。

另外在座椅舒适性方面,轩逸确实没有愧对“日产大沙发”的美誉,座椅的柔软度、包裹性都比较到位,这一点就能够弥补一下空间上的劣势了。

逸达显然也没忽略这方面,其采用了零压沙发座椅,包裹感、支撑性都不输轩逸,重点是配置更高,10万左右的售价就提供了驾驶席6向电动调节,以及驾驶位的座椅加热,这些都是轩逸没有的。

图片

并且,逸达的车内还配备了尺寸更大的全景天窗,以及趣味拍照、车载KTV、手势控制等等娱乐性项目,更能够适配家庭出行和长途出行等场景。

写在最后:

对于我朋友或者说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纯电车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会直接影响日常用车,但其在设计、智能、性能、空间、驾乘舒适性方面的特定优势又着实让人眼馋。

所以作为一个纯电车主,在通过一系列的实测、对比后,逸达给我的惊喜是最大的。作为一台燃油车,能够在多个方面做到接近甚至超过纯电车体验,绝对是当下更值得推荐的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街拍酷车

关注

首先是动力方面,长安逸达搭载了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260N·m的最大扭矩,的确动力不错。而加入了高几何压缩比深度米勒循环燃烧技术,让这台车的WLTC综合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5.99升。所以动力和燃油经济性在这台车上有着协调。

在设计上,这台车有着0.78高宽比,实现跑车才会常用的“低趴、溜背”的体态,同时又带来了更宽绰的空间、更宽广的视野、更舒适的坐姿。2765mm长轴距,让这台车可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对家用轿车各种用车场景的空间诉求。

在智能配置上,逸达搭载了13.2英寸高清触摸中控屏,主副驾都能快捷方便的操作。讯飞飞鱼OS4.0系统更是能让中控更懂使用者。

在安全上,逸达采用了高强钢笼式车身。高强钢应用占比高达77.2%。最高用钢强度1500兆帕。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安全堡垒。

配置高价格更低

长安逸达畅享版让市场更卷

凭借着上面的优势,逸达燃油车轿车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7月,长安汽车轿车系列销量23641辆,逸达在里面贡献了不少的份额。

为了占据更多的细分市场,长安逸达在本月一开始,就推出了长安逸达畅享版。和其他版本一样,这台车依旧拥有动力强空间大智能等优势。搭载了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5千瓦,最大扭矩260牛米。轴距2765毫米,拥有宽大的空间。

我们研究了一下配置表。在配置上,这台车并不低,我们可以看到,13.2 英寸高清彩色中控液晶触摸屏也是在配置表中,让这台车拥有非常智能的操作系统。数字光标LED灯组、10.25数字仪表盘、高格调零压超纤座椅、多功能方向盘、一键启动、感应尾门、PM2.5+活性炭空气过滤器等都有配备。

而这样一台车一口价7.79万元,现金直降6000,真的让市场太卷了。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品牌蒸蒸日上。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品牌的重要成员,也在不断突破向上,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同时,也在燃油车领域持续深耕。其中,逸动系列则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大关,收获自主燃油轿车销量王桂冠。7月,长安汽车总体销量207743辆,同比增长3.4%。逸达畅享版的到来,势必将在8月为长安汽车带来更多销量。

展开查看更多

琪车人

关注

自今年3月以来,长安逸达就以8.79~10.79万元的区间,收割了一波燃油车入门级市场。从上市初期的2000辆,一直飙升到6月的4100辆,虽然在7月份有所回落,但还是稳稳地落在了3500以上的月销量。截至目前,长安逸达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销售总量超过1万,达到了17,403台,整体呈现出极强的增长态势。

为了巩固优势,并完善逸达的产品矩阵,长安最近又推出了逸达畅享版,将起步价下探到了7.79万元。以“价格屠夫”的身份,硬生生把同级车型的入门价格再敲掉了1万块钱下来。

其实长安逸达在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在同级车型中较为突出。首先就是它的外观。相较于朗逸、轩逸这两款车型而言,长安逸达的前脸采用了最新的,且具有一定视觉冲击的无边界设计。但是,长安最新的“纵横万象”设计语言,并没有让这款车看起来太过于激进,属于在新颖中又带着许多“日常”,出游、工作、家庭等多个场景,都可以适用的一款紧凑型轿车。

并且在车身尺寸方面,长安逸达畅享版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40/1440mm,轴距达到了2765mm。而这个尺寸,放在10万元以内这个价位里,无疑是降维打击的存在。就以起步价相对接近的朗逸新锐为例,后者不仅轴距(2688mm)相对较小,就连长宽(4678/1806mm)的数值也都低于长安逸达

所以,逸达除了看起来会比朗逸更有气势以外,还会有更舒适的乘坐空间,以及储物空间。所以就这一点而言,长安逸达畅享版相较于同级别的朗逸,其实更加符合全家人既要通勤、又要出游、还要偶尔搬送些货物的用车需求。

其次就是自主品牌的强项,车身质感了。长安逸达畅享版和同级别的车型一样,一眼望过去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很难第一眼就分辨出哪款车的材料更讲究,哪款车的手感更好。所以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其它人,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肯定还是来源于座舱的设计和配置。

长安逸达畅享版的内饰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燃油车型。中控台的上下分层,以及竖向13.2 英寸高清彩色中控液晶触摸屏,给人一种强烈的新能源简约风既视感。而朗逸的内饰设计,整体布局基本还是一如既往的老样子,但是加入了一些彰显品质的饰板。

乍一看,还算不错,但当咱们把两款车型放的内饰图片在一起之后,光从视觉感官上,看到两款车型的内饰图片,就能大概分辨出两款车型,哪款车型的用料更扎实。

更别说长安逸达畅享版的车机系统还装配了MT8666芯片,并且具备整车五大领域OTA升级,自动感应尾门、手机蓝牙钥匙、后驻车雷达等同级领先配置。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燃油车油耗问题,长安逸达畅享版依然采用的是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组合,在WLTC综合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5.99L。并且,发动机的最大马力也有170Ps。在综合传递效率高达96%的前提下,长安逸达畅享版不仅通勤节油,必要时也能提供一定的驾驶乐趣。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有文化

关注

在两大举措之下,长安汽车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以新能源为例,,长安汽车7月新能源销量3.95万辆,同比增长62.8%,而在今年1-7月,长安汽车新能源累计销量则达到了21.65万辆,同比增长为87.8%。此外,在燃油车领域,长安汽车逸动系列则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大关,收获了自主燃油轿车销量王桂冠,同时CS系列累计销量业已达到200万辆,位于自主品牌前列。

展开查看更多

名车有约

关注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品牌蒸蒸日上。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品牌的重要成员,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突破向上,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同时,也在燃油车领域持续深耕。

2023年8月8日,为进一步完善逸达产品矩阵,满足更多用户多元化用车需求,长安逸达畅享版正式上市,一口价7.79万元,现金直降6000。贷款购逸达其他配置车型,首付4-8万元,立享36期低利息;置换购车还享至高4000置换补贴。

外观方面

采用长安汽车最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实现家用与个性之间的完美平衡。源代码点阵式格栅轮廓、数字光标LED前大灯、顶置式鲨鱼鳍LED制动灯、独创的集成式尾标开关、极具运动感的扰流尾翼设计,让每位用户都能在逸达身上找到“家的归属”。

动力方面

逸达全系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发动机,最大扭矩为260N·m,开发了高几何压缩比深度米勒循环及高滚流气道,精准控制配气时刻,结合350Bar缸内直喷、温度修正、油束空间遮挡技术等进行了精细化燃油喷射控制策略开发,减少换气过程能量损失,提高燃烧效率,进一步降低整车油耗。在WLTC综合工况下油耗低至5.99L/100km,实现强劲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并存。

展开查看更多

汽场

关注

说真的,如今传统燃油车的全新车型已经越来越少了,车企普遍更愿意推出混动或者插电混动车型,消费者主观上受到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影响,也普遍更加倾向于“带电”的车型,对于燃油车,更多车企现在都会选择缝缝补补再挺几年的策略,因为这样并不会浪费太多的资源,尤其是研发投入,从而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大趋势上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做法。

然而,长安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今年上市推出了自己的全新燃油逸达,作为一个逆行者,长安告诉了我们两件事,一方面是长安综合实力真的足够强,可以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赛道上与对手赛跑,另一方面,逸达的诞生也告诉了市场,燃油车市场依然大有可为。

而此次逸达畅享版的上市推出,则是长安看到了用户对于逸达这款车型配置需求的呼声,及时调整并优化了产品配置层级,并给予了用户一个更加劲爆的售价,不仅满足了更多用户多元化用车需求,也进一步完善了逸达的产品矩阵。

从市场层面来看,当下新能源大势确实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占比节节攀升,但现实情况是,燃油车依然占据了更多的市场比重,而且有统计显示,在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依然有高达近50%的消费者只考虑燃油车,而只考虑新能源车的只占8%-10%,其余大约40%的消费者则是处在比较游移不定的状态,既关注燃油车,也关注新能源车。

另一方面,新能源在持续的高速发展之后,也展现出了了自己的诸多问题,比如电费节节攀升,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综合使用下来,已经不再像原先宣传的那般理想,反倒是燃油车在性能和配置相当的情况下,质价比全面领先于同级别新能源车,一度被时代抛弃的燃油车,如今又重新回流了一部分市场,而这也是逸达这种新一代原研燃油车的市场机会。

逸达的代际优势明显

逸达自推出以来一直宣传自己是一款“代际”级车型,这里面所谓的“代际”实际上指的是与同样定位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车型相比,逸达这款车存在诸多优势,比如设计、配置、动力、整体工艺等等,综合来看,展现出了逸达这款车相比同级别合资车型的“越级感”,不太像是同一个时代推出的车型,所以长安汽车称逸达是一款“代际”级车型。

外观方面,逸达采用了长安最新的设计语言,名为“纵横万象”,以自然意象为设计灵感,追求的是一种家用和个性之间的平衡,此前长安官方曾说,后续的产品将有很多款都会用这个设计语言,而逸达作为这个设计语言的首款车型,说明长安对于逸达还是非常重视的。

逸达源自于方舟架构打造,这也是长安汽车历时多年精心研发的整车架构,类似于大众MQB和丰田的TNGA,架构造车存在诸多好处,其中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零部件通用化率的提高,对于整车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基于架构,对于整车的性能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比如整体驾乘品质、操控稳定性等等。

对比诸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车型,逸达在售价格低了很多的情况下,各种配置上也做到了超越,即便是此次创造了价格新低的逸达畅享版,其中的不少配置也都是合资车型中配乃至高配才会配备的。

而对比当下同样热度比较高自主品牌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i,逸达作为一款纯燃油车,虽然没有电机和电池这类电气化技术加持,在日常使用维度的综合成本以及使用形态上可能达不到秦PLUS DM-i那般轻松切换,但逸达搭配的动力总成是来自长安的蓝鲸动力,可靠性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且日常使用的综合成本并不高,逸达的发动机来自蓝鲸新一代NE1.5T高压直喷型,最大扭矩达到了260N·m,还配有超高压缸内直喷等技术,配合新一代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综合油耗只需要5.99L/100km。

写在最后:

作为一款在今年推出的纯燃油车,逸达本身就是一个逆时代而行的逆行者,但这并不代表着逸达是一台注定中庸的产品,反倒是我们可以看到,长安在逸达上整车展现出来的产品形态是非常完整的,早已不再是不少人想的那样,只在性价比上下功夫,而是从配置到整车工艺、平台架构层面的全面升级。此次逸达畅享版的推出,售价进一步下探到了8万以内,只需要7.79万元,作为一款拥有代际级别优势的燃油车产品而言,这种售价基本可以说是掀了桌子,同级轿车都不用再看的水平了。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