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大众ID.电动车

易车知识库 大众ID.
进入知识库

996主播说车

关注

近日,上汽大众官网显示,旗下ID.3、ID.4 X、ID.6 X三款车型均推出限时优惠购车活动,优惠力度在3.7~5万元不等。与此同时,一汽-大众官网信息显示旗下ID.6 CROZZ推出优惠购车活动,全系限时优惠4.5万元。在纯电动销量榜中,最畅销的ID.3排到了20名,这是唯一一款进入前20的合资纯电动车。今年,国内新车密集上市与价格战此起彼伏,大众ID.家族全系售价下调,是市场压力增加的结果,而这是否能够带动销量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市场给出答案。

展开查看更多

唯电新能源汽车社区

关注

“没有不好的车,只有不好的价格”,这句话放在大众ID.电动车身上再合适不过。上汽大众ID.3在6月的销量还不足两千台,降价后7月订单立即破万,8、9月持续水涨船高,待明年一季度磷酸铁锂版上新,ID.3或许将成为A级电动车的最爆款黑马;隔壁的一汽-大众也没闲着,ID.4 CROZZ终端售价本身就有着不小的优惠,官方还在近日推出全新“2024款大众ID. 纯享限量版”车型,限时优惠价低至惊人的14.79万元。

有了更具诚意的价格,广大消费者自然也将大众ID.系列车型纳入选车对比列表中。与同级别的国产新能源相比,老牌的大众自然在“造车”这件事上拥有更深厚的技术底蕴,驾驶操控、底盘质感等均优于竞品,但唯独有一项配置的缺失,让无数车主望而止步,那就是——外放电功能。

目前国内在售的大众ID.系列车型均没有双向OBC硬件,交流充电口只能单向朝内输入,无法逆向朝外输出,因此,常规的交流放电枪插上去,不会有任何的反应。

大众有可能OTA升级外放电功能吗?

一件很有趣的乌龙事件:由于海外的ID.BUZZ和2024年即将在欧洲推出的新款ID.3具备了双向OBC硬件,自带外放电功能,德国大众车机团队为其制作了一套对应的UI界面。而这套界面在某次OTA仅经过简单汉化翻译,就原封不动出现在了国内车主的中控屏上,掀起了一番热议。

image.png

就当车主们兴奋地以为外放电功能即将从天而降时,物理学为大家泼了一盆冷水——没有自带双向OBC的车辆,永远不可能用软件形式将硬件进行升级。“OTA升级外放电”这一幻想彻底烟消云散,但也侧面能看出,广大车主对放电功能的迫切期待。

那有什么办法能让没有双向OBC的大众ID.系列车型也实现呢?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1)空调口取电:这种方式需要外接线缆,放电时,还得一直打开引擎盖,是一种相当“民科”的土方法,不方便且不安全;

2)后备箱改装:这种方式需要将车辆开到线下店去改装车辆,从高压电池取电,涉及到接线,破了原车众多结构,安全隐患极大;

3)点烟口逆变:这就是非常常规的12V逆变,没有什么安全风险,但最大只能输出240W,功率低,给手机、电脑充电还可以,户外露营用的电器是完全带不动;

4)直流口外放电:基于国标协议从车辆直流口取电,不改动车辆即插即用,这也是如理想、蔚来、日产等车企官方面对不自带双向OBC车型实现外放电的推荐方式,无论从安全性、便捷性来看,都是最优选择。

但事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特斯拉、别克等车型使用直流放电枪进行外放电早已是成熟方案,唯独大众等德系品牌较为保守,即便车辆直流口在硬件层面满足国标协议GB/T 18487.4,能用直流放电枪将电给逆向取出,但车辆还额外设置了一层“软件屏蔽”,取电5分钟后,将会自动断电。对于车主户外用电来说,这项屏蔽无疑是宣告了直流外放电的“死刑”。

得益于强大技术实力和各大车企的鼎力相助,唯电宝移动电站率先进行革命性突破,唯电宝成为市面上唯一不受断电屏蔽限制的直流外放电枪,仅需按下开机键,将枪头插入直流口,便可对外放出峰值功率6kW的220V家用电。产品在发布前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小规模内测,无论是一汽-大众ID.4 CROZZ、ID.6 CROZZ还是上汽大众ID.3 ID.4 X、ID.6 X都能稳定持续安全放电使用

外放电到底有什么用?准确来说,它绝不是非要不可的刚需,甚至比座椅通风、辅助驾驶的依赖性更低频,但作为一台电动汽车,先天就拥有一块大电池,所带来的大容量、大功率无与伦比,如果没有外放电功能,一旦真正遇到需要户外用电的时候,还得从后备箱额外拎出一台笨重的发电机或是户外电源,多半会被其他电动车主笑话半天。

而现在,大众ID.也终于可以实现外放电了,车主们从此也可以享受拥有电的惬意露营时光,在国产电动车主身旁扬眉吐气一回。

展开查看更多

电动湃

关注

公告表明,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将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

除了新车型外,更令大众汽车觊觎的,则是小鹏的智能网联,直观、互联的数字化体验。而数字化、智能化体验,正是被网友戏称为“杂牌”电动车的传统车企“造车之软肋”。

在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股份发行将取决于惯例交割先决条件的达成,包括适用的监管审批。

同时,在公告中,大众还强调了旗下奥迪品牌与上汽集团即将展开技术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这也从官方层面,证实了此前的传闻。

在官宣合作后不久,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在社交网络晒出了一张与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德瑞(Ralf Brandstaetter)的合照,并配文道:这张照片拍了好久了,一直没有放出来。

两者的合作,更像是这对“难兄难弟”在危难中的一次互相扶持。

2022年,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239.71万辆,同比下降1.3%。在整体销量萎缩的大背景下,大众ID.家族全年的总交付量达到了14.31万辆,相比2021年同期强势增长102.9%,成功让大众汽车品牌挤进中国纯电汽车销量榜的前十名。

这是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但贝瑞德对其评价并不乐观。

在镜头前,贝瑞德强调,他对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有充分信心,“但就眼下而言,大众中国来自竞争对手们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具体来看,2022年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市占率达到了11.4%,但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只有3.3%。

由此可见,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号召力和燃油车时代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奥迪在中国,与宝马、奔驰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进入了新的一年后,大众并未延续上一年的成绩。第一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仅交付不到2.2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大跌25.4%。在今年六月,南北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003辆和8785辆,均未进入当月批发量前十。

进入7月,面对销量压力,上汽大众官方宣布降价促销。此前其售价接近16万的ID.3降价至12.59万元,至高立减3.7万元。而在一些4S店,或者第三方销售渠道,这个价格还可以继续往下谈。

不过,从结果来看,此轮降价对于销量的提升却比较有限。接近月底,“限量”的7000辆还有不少剩余,更不用提去挑战目前ID.3最大的“敌人”——比亚迪海豚的销量了(后者在6月的销量就达到了31140辆)。

平心而论,诞生之初的MEB平台的确是一个好平台,其中的不少改革与创新也看得出大众在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诚意。

不过,从2019年欧洲上市到2021年国产上市,大众ID.家族还是步调慢了,直接错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更重要的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发布于2017年的MEB平台已经略显老态。

一些基础应用还好,但如果是现在更热门的自动驾驶等高阶技术,MEB平台明显捉襟见肘。大众后续的SSP新能源平台,则要跳票至2030年。

接连撤换全球总裁与中国总裁的大众汽车,已经等不起了。

再说回小鹏汽车,这两年也是蹒跚而至,日子并不畅达。

小鹏汽车出现交付量的明显下滑,是在2022年的第三、四季度。尤其是第四季度,小鹏只交付了22204辆汽车,同比下降46.8%,环比下降24.9%。

直到今年6月小鹏G6推出后,销量才稍有起色。

综合网上的消息源来看,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谈判工作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开始了,未来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的电动车平台和软件联合开发。

在双方合作中,小鹏汽车将贡献整个平台以及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汽车则将提供全球领先的工程和供应链的能力。

至于执行层面,则是整个合作过程中最有趣的一个话题。

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已经拥有MEB平台,并且在各自领域打得难分难解的南北大众大概率不会趟这次浑水。

那,另一个选择,就是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大众安徽了。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中国在5月31日,在安徽合肥市注册成立了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据悉,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将成为大众与小鹏汽车在技术开放领域的具体合作主体。

根据规划,这里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及采购专家开展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相关工作。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