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9关门摘要> 摘要详情

小鹏G9关门-雷达-上市

小鹏G9关门_雷达_上市

摘要来自:《自动驾驶到底有没有搞头?》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自动驾驶到底有没有搞头?》的片段:

然而,业内同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那下半场就是智能化"。但为什么目前所谓的智能化只是集中在智能座舱方面,例如更智能的人车互动,通过喊一声AI小精灵就能开窗关门呢?而在智能驾驶方面,却仍然徘徊在L2和L3级自动驾驶之间,迟迟无法进入L4级别呢?

首先,自动驾驶技术大致分为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环节。感知阶段利用雷达、相机等传感器充分识别和记录车辆周围环境,并将数据输入芯片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相关算法进行类人决策和控制。最后,将执行结果传输给汽车各个硬件,完成简单的自动驾驶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芯片作为逻辑核心成为了最大的技术难点。这项任务非常复杂,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图像和逻辑判断。用网络上的说法来说,这几乎要把CPU烧毁。然而,英伟达的出现给这一技术难题带来了曙光。

去年9月,英伟达发布了名为Drive Thor的汽车芯片。据称,单颗Drive Thor芯片的AI算力达到了2000TOPS,相当于之前发布的Atlan芯片的两倍,Orin芯片的八倍。Drive Thor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强大算力。英伟达声称这款芯片能够真正做到一颗芯片搞定所有功能,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内娱乐等。

同时,英伟达透露已与几家汽车制造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包括沃尔沃、吉利旗下的极氪、蔚来和理想等。甚至小鹏已经在其G9 SUV中使用了Drive Orin芯片。

确实,各大车企,包括特斯拉和一些中国新造车势力,一直对自动驾驶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研发。特斯拉曾与英伟达合作,但后来发现自研芯片更适合他们的车型,于是开始自主研发。

然而,尽管自动驾驶技术一直稳步发展,为什么人们在提到自动驾驶时常常表示不信任、不靠谱呢?其中一个致命的难题就是商业化问题。

商业化是知名难题

早在2017年,大众和福特合作成立了自动驾驶企业Argo AI,投资兴建。初期,Argo AI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网约车平台Lyft合作测试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然而,不久后,由于长期无法实现盈利,这家公司遭到了两大母公司的放弃。

与此同时,像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谷歌旗下的Waymo以及已上市的图森未来等公司,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估值和市值下降。其背后的原因基本相同,即无法盈利。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短期内无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以实现盈利。若无法盈利,投资方就不会继续注入资金,缺乏资金也就无法继续研发,导致陷入死循环并最终崩溃。

相关摘要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