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海豹温控摘要> 摘要详情

海豹温控-稳定性-底盘

海豹温控_稳定性_底盘

摘要来自:《CTM/CTP/CTC/CTB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CTM/CTP/CTC/CTB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的片段:

而到了CTP3.0麒麟电池技术后,宁德时代给出了更为先进的制造方式,可以说彻底成为了真正的无模组设计,电芯也从原来的正置改为了侧置,同时贴合的电芯间也采用了全新的冷却方案,并且这套冷板还同时承担了隔热、温控、缓冲、支撑的作用,断面有点类似蜂窝铝的结构,而从结构图上看,底壳也存在相应的限位固定住电池,再通过粘接的方式成为一个整体,可以说3.0相比1.0而言才是真正的CTP,并且视觉观感上也要更整齐统一。

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已经采用类似的CTP制造方式,而电芯粘接的方式也导致了后期无法针对某一颗电芯进行更换,假设电池包内有某个电芯出现了故障,那只能整个电池包一起更换,最后暴力拆解报废,这是我咨询某头部电池制造商工程师得到的答案。但也恰好是这种结构设计,证明了目前电芯性能的稳定性,早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基本不会出现某颗单体故障的问题,也就无需单个拆解更换了,同时也因为电芯的稳定性提高,给了CTP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 Cell To Body/ Cell To Chassis

先说CTB和CTC最本质的区别,是在于“底盘”二字。为了避免大家被误导,这里先说结论:直到目前为止,乘用车领域市面上还没有成熟的商业化车型。

至于某些宣称的CTC,我理解只是为了在商业运营上进行区分和造词搞噱头,真正的CTC必然条件是“Chassis”,也就是电芯直接与底盘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目前的乘用车中绝大多数都是“承载式车身”,根本没有所谓的“底盘”,只有非承载式车身,哪怕把上车体拿掉依然能开的,才能称之为“底盘”。(之前我也经常在评价车身的乘用车时经常使用“底盘”二字来评价整车操控和稳定性能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但从今天开始要改口了,严谨一点)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