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Mustang Mach-E后排摘要> 摘要详情

Mustang Mach-E后排-轮胎

Mustang Mach-E后排_轮胎

摘要来自:《比Model Y更有温度,首试“电马” Mach-E》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比Model Y更有温度,首试“电马” Mach-E》的片段:

先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态驾驶部分吧。这次老王分别试乘了Mach-E GT高性能版和赛道试驾了Mach-E的长续航后驱版。作为家族里的性能旗舰,Mach-E GT除了拥有3.65秒破百的加速性能之余,其展现出的舒适与运动性二者的兼顾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重庆的山路弯多,弯急是全国出了名的,但坐在Mach-E GT的后排却丝毫不觉得“甩”,我的身体能明显感知到悬挂对于侧倾抑制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并且即便坐在后排,依然能够感受到车轮、底盘、悬架刻意放入车内的“路感”,这种感觉不会觉得自扰,反而会让整车具备了一定的沟通性,让全车所有人都了解当前车辆的状态。 



相比,Mach-E GT的底盘会显得没那么硬朗,在经过颠簸破损路面时,即使配备了20寸倍耐力P ZERO运动型轮胎,但行驶质感依然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从个人情感来讲,虽然像轨道车一样的侧倾控制确实令人感到惊艳,但它就像一把手术刀,冰冷无情;Mach-E GT则更像一把利剑,动势的幅度更大一些,但随着每一个弯道的划过,车辆与人之间的沟通感会更加丰富。



作为一台出生就自带运动血统的电车,Mach-E的后排座椅却展现出了对中国消费者极为包容的一面。相比起某品牌喜欢削减坐垫长度偷空间的做法,Mach-E的后排坐垫却长得让人意外,虽然目视上去它的后排腿部空间并不夸张,但只要坐上去你就会明显工程师们的良苦用心。与厂家工作人员交流之后得知,Mustang Mach-E应该是目前中方话语权落地最强的一台了,在车机、设计、配色以及座椅材质、版型设计上,国产都为中国消费者进行了专属设计,这对一贯以外方主导产品设计的来说实属少见。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