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宏光MINIEV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宏光MINIEV车身-升级-充电

宏光MINIEV车身_升级_充电

摘要来自:《每月有15万人在放弃,2023年了,谁还在坚守燃油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每月有15万人在放弃,2023年了,谁还在坚守燃油车?》的片段:

这种桥段正在如今的汽车市场里上演,舆论的导向,握在新能源车手中,所有的热榜前列见到燃油新车的几率越来越低,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里,几乎难觅燃油新车身影,观众擦肩而过视如草芥。但,回归到现实里却又会发现,每卖出10辆新车,之中仍有7辆是燃油。

穷不买电车?中不买油车?

在新能源拥趸心中,燃油车占70%的份额会慢慢进一步变少,在燃油车拥趸心中,新能源渗透率也未必会继续猛涨下去。二者观点分析上的逻辑自然都有据可依,但客观来看,7:3开的格局还是会延续不短的时间,汽车业内对2023年年内的预期大体如此。

这一结论,源于对现实数据的分析。

渗透率70%的数字,先从2022年来看,去年1-4月的新能源市场份额虽然还有80%,但因为是疫情的相关原因影响,否则其可能会接近25%-30%的份额。犹记得2022年4月,最早发生扛不住供应链压力的就是主打电动车的新能源企业-小鹏、华为的相关汽车业务。一个是新势力的2022上半年销量冠军,一个是增速最快的新势力,着急抢份额的两家车企所表现出的可能性,自然是供应链顺畅销量还有机会接着涨。

另外从2022年到2023年4月的数据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增速在2022年年末达到一个整体高位后,渗透率开始以微增为主,增速放缓。2022年年末渗透率接近30%,2023年1-4月渗透率29.3%(上险量数据),两者之间的数字表现相同,但所处的市场境遇不同。2022年后半年,是电池原材料疯狂上涨到超60万元/吨高点的时期,相当于逆势冲到了30%;而2023年1-4月,则是被特斯拉带动到集体官降,促销让利之下,冲到了30%左右。

目前,乘联会预计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实现58万辆,单月渗透率预计能来到32.3%。不过,结合市场环境来看,这个预期,是建立在5月黄金假期消费高峰,新能源汽车下乡陆续展开,各大车企加码官降政策(如五菱把本就不贵的宏光MINIEV都给到了破万的促销)的前提下。

2023年后半年的新能源渗透率基本还大概是这样的姿态,除非后半年碳酸锂价格崩盘才有望继续降价提升销量,不过目前碳酸锂价格已有回暖震荡的势头。而研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更重要的是要看出之中燃油车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而目前来看,燃油车付出的代价则是,在整个汽车消费大环境不够积极的前提下,每月相比2022年1-4月,要少卖约15万辆左右。且值得一提的是,每月减少15万辆的数字,几乎是全部被新能源抢走。因为,上险量的数据里,2023年1-4月为588.3万辆,2022年1-4月为590.1万辆,之中1.8万台的差额并不对结论产生实质影响。

而当前,谁还在坚守购买燃油车这个话题,正在经济差异地区产生出3种不同的购车状态。

第一种在经济较好,有限购的城市,大体为“中买电,富随便”。

第二种在经济较好,无限购的城市,大体为“富随便”。

第三种在深耕的下探市场,则为“穷买电,中+富随便”。

此处的穷富为购车预算的设立,与实际收入等无关。第一种,以北京为例,因为限购+消费力强两个因素的综合,偏低端车型的生存空间逐年萎缩。

因为北京的限购政策对纯电车型有先天的利好,所以和全国的大状况“PHEV插混越来越热”是有一定出入的,燃油和纯电动都是主流,(消费力较强、注重品牌附加值)所以选择PHEV车型并不算多。纯电动领域里,据不同媒体的销量统计,2021年、2022年的结果相同,北京市的最畅销车型均为特斯拉,其次为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型,再次为几家新势力的产品。另外,从不同品牌的4S店布局及数量上看,豪华品牌、合资品牌、高售价新势力要明显领先于中国品牌、廉价新势力。

每年的新增新能源指标,最终主要流向了价格2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预算较低的人群选择纯电动车型属于小众做法。而指标份额基盘更大的换购群体,结合二手车市场与4S店终端的反馈,目前主要为不进行消费升级、不进行消费降级,消费平级的更换之前所驾驶的同价位/略高价位燃油车型。

上海,其实也在呈现这种,“穷不买电车”的格局,或者说“如果选油还是电,更偏向买油车,而非低价电车”。2022年后半年,上海汽车消费政策进行了调整,即2023年开始PHEV车型不再享受赠送号牌的政策,而原本预计会出现的抢购潮并未出现。该买油车的还是选择油车,该选择新能源的还是选择价格更贵的主流纯电动车型。

背后的原因同时涉及了,消费力强更在意品牌附加值,其实也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关,新能源车型的使用条件要明显高于传统燃油车,冬天没有地库会遭遇很高的空置掉电,一觉醒来续航少了50公里是常事。且不论是PHEV还是纯电动,也都有补能方面的焦虑,2022年年末-2023年春天时,北京电动车用户凌晨4点起床出门充电,主因是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在汽车消费预算上不大的这一群体用户,更多还是选择了适应性更强、不需要精养的燃油车。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