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ID.4 X防撞梁摘要> 摘要详情

ID.4 X防撞梁-气囊

ID.4 X防撞梁_气囊

摘要来自:《解读汽车被动安全,拆解碰撞后的上汽大众ID.4 X》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解读汽车被动安全,拆解碰撞后的上汽大众ID.4 X》的片段:

在拆解溃缩区后,我们发现前防撞梁采用了三层冲压钢板(内板、外板、加强件)焊接而成,通过声波测厚仪测量,料厚分别为1.8mm,1.5mm,2.1mm。此外,的前部有上下两层防撞梁,并且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车身纵梁和前副车架链接,形成了对碰撞力量的抵抗。

溃缩区不应该“软”才对吗?为什么在前面就用上了超高强度钢?

通过拆解,我们的前部有上下两层吸能盒,并且吸能盒比一般的车型都要长一点,其四周都有溃缩引导槽和打孔设计。根据现知名车评人卿钦讲解,这种设计使得撞击力度更好地被分散,能够有效提升吸能效果,为第三级“自身保护区”分散碰撞力,从而减小对乘员舱的碰撞力。

在对尾部溃缩区进行拆解后,经过测量后防撞梁厚度为3.5mm,同样采用了1500MPA超高强度钢,其吸能盒也设计了溃缩引导槽,可以在发生追尾碰撞时发生时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因此,从整个前部溃缩区和尾部的防护方面看,上汽的设计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溃缩吸能。


高强度车身结构

保障乘员空间

“该软的地方”指的是溃缩区,“该硬的地方”指的就是乘员舱。

作为车内乘员的最后一道防线,乘员舱是整辆车最硬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乘员不受挤压伤害。


据车评人卿钦介绍,上汽采用了高强度钢车身结构设计,整个车身大量应用高强度材料,其中高强度钢使用率占到77.7%,热成型钢板使用率占到 28%。在车身的A柱、B柱、侧围内侧等部位,了使用抗拉强度大于1200MPa的热成型钢材,占到整个白车身车体重量26%。在门槛外侧采用了高强度的钢铝混合结构,在内测采用 1200MPa 热成型钢材,能够为保护车身和电池提供足够的强度。

通过拆解,我们还上汽在座椅下方横梁应用了1900兆帕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这也为车身结构提供了足够的强度,从而得以应对碰撞发生的强大冲击力。

车内约束系统

限制惯性运动

如果说坚硬的乘员舱是车内乘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车内约束系统则是给车内乘员安全上的一份双重保险。

由于发生碰撞时会产生较大的惯性作用,车内约束系统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防止乘员与车内硬物直接接触。

车评人卿钦对的约束系统进行了详细讲解:上汽全系标配6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头部气囊、侧气囊、前后贯穿式头部气帘。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因碰撞位置离汽车质心纵向距离相对较远,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会使得汽车旋转,主驾驶假人的头部会因为惯性撞向左侧A柱区域,而采用了前后贯穿式头部气帘,加长至A柱下方,覆盖整个车窗,增大了侧面保护面积。此外,上汽所配备的预警式安全带约束,也对限制假人惯性运动起到了作用。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