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Mirai挂牌摘要> 摘要详情

Mirai挂牌-动力

Mirai挂牌_动力

摘要来自:《氢燃料电池汽车走进C端,咋就这么难?》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氢燃料电池汽车走进C端,咋就这么难?》的片段:

据悉,截至目前,国内氢能源相关上市企业,只有亿华通和国鸿氢能两家。其中,亿华通是我国最早投身氢能领域的企业,主业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2020年8月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2023年1月又登陆港股,实现两地上市。2023年11月,国鸿氢能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的“氢能第二股”,该公司主营业务是氢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具体从上述两家公司的股市表现来看,去年1月港股上市之时,亿华通全球发售1762.8万股,发行价60港元。上市首日,亿华通平开,盘中一度跌至58.45港元/股,总市值跌破70亿港元。

无独有偶,2023年12月5日,国鸿氢能登陆港交所,同日,该公司盘初一度大跌超26%,随后震荡回升。12月6日,国鸿氢能收盘下跌16.16%,报16.60港元/股,总市值约86亿港元。

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股市表现欠佳,但亿华通和国鸿氢能仍称得上是国内氢能源相关企业中的佼佼者,毕竟在两者之外,大多数氢能源企业IPO之路荆棘丛生。2022年,先后有重塑股份、国富氢能撤回申请文件;捷氢科技于同年6月底获受理后经过一轮问询,同年9月30日起也因为财务资料过期而陷入停滞……

那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究竟“难”在哪?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产品要如何跨越行业周期,从B端走向C端?全球范围来看,作为汽车新能源化的路径补充,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展真就落后于日韩吗?

电池成本难降:难在工艺,而非原材料

作为汽车新能源化技术路径的两大分支,如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与早期的电动汽车面临的挑战如出一辙:即动力电池端的高昂成本,是目前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影响锂离子电池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因素却不尽相同。

经过多年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路径和制造工艺都已较为明晰,影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因素主要为原材料端的供给情况。

首先看原材料端,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一直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下游不言而喻的痛。

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旺盛期,2022年10月,华西证券曾直言:当前时点正处于产业链全年需求最旺的时候,预计(2022年)四季度供给将愈来愈紧,不排除今(2022年)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至60万元/吨的可能性。

受此影响,下游新能源电动汽车车企一片“怨声载道”。甚至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吐槽”:“目前,除了特斯拉赚钱外,其他新能源整车厂基本上是亏损的。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品牌:丰田

厂商指导价:74.80万

北京参考价:暂无报价级别:中型车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