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马自达CX-5A柱摘要> 摘要详情

马自达CX-5A柱-起步-车身

马自达CX-5A柱_起步_车身

摘要来自:《我眼中的马自达CX-5:15万级不能忽视的宝藏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我眼中的马自达CX-5:15万级不能忽视的宝藏车》的片段: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CX-5在安全性上的追求,作为全球唯一连续8年荣获北美IIHS顶级安全认证的SUV,其前后保险杠和B柱部分用的是1800兆帕超强钢,A柱超过1500兆帕,整车780兆帕以上高强钢占比超过70%,这一点可以说是放眼合资与自主阵营都是越级的表现。

或许有些争议的操控性

最后要说说有些争议的动态操控部分。在某些人看来,自吸发动机相比涡轮增压不够有劲儿,马力值也不占优势,谈何操控乐趣?

“马力值=操控性”是消费者的一种普遍认知,也可以说是一种误解。其实就笔者的驾驶体验来说,即便只谈马力值本身,它最多只能代表车辆的动力极限,甚至还不能代表一辆车的动力好坏。就像很多车马力很大、零百提速成绩不慢,但起步涡轮迟滞、变速箱顿挫、降挡慢的问题会依旧明显。事实上我更愿意用是否“丝滑、跟脚、响应灵敏”来定义一辆车的动力好坏,毕竟我们应付的90%场景都是城市道路而非场地拉直线,是否丝滑跟脚更能决定你日常驾驶的幸福度。说回到CX-5,相比涡轮增压+双离合,CX-5的自吸确实在起步和前段急加速时显得波澜不惊,6AT也不会带给你双离合那种“前半段踩空、后半段猛踹一脚”的踹背感。它的动力压迫感是随着油门开度的增加,一点一点放大,踩多少来多少,油门和动力输出之间的联系丝丝入扣,敏感且平顺,而不是像涡轮机那样一惊一乍。所以CX-5的动力更强调的是“好开”,而非“刺激”。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此外当我驾驶 2.5L的CX-5时,在时速80公里/小时左右,转速就维持在最多1500转的样子——大排自吸这种从容不迫,也是小排涡轮机给不了的。

在我看来,自吸+6AT至少从账面和体验来说都强过涡轮+CVT,和涡轮+双离合相比,动力不占优势,但舒适性、稳定性和行驶品质却略胜一筹。两者最多算是55开各占一头。

说回到操控本身,我们都知道马自达有句著名的Slogan叫“人马一体”,阐释了什么是好的底盘和操控。虽然这句话不太容易理解,但其实它也是有一些明确的指标可以衡量。譬如在转向部分,转向力是否合适(轻飘还是发沉),转向动作是否线性、车身动作是否流畅自然,转向力随方向变化的波动是否够小,方向回正时的力矩是否足够均匀细腻;在底盘部分,悬架的响应是否紧凑迅速、路感是否柔和、路面的弹跳是否能快速衰减、冲击噪声是否控制得当、车身在急转弯时是否足够的稳健(悬架支撑足够、轮胎响胎的极限够高)。所有上述指标汇总起来就是一个标准:所有的驾驶动作,这台车能否最短时间给出符合预期的响应,并保持足够的高级感。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