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朗逸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朗逸车身

朗逸车身

摘要来自:《看车误区面面观:你还觉得“眼见为实”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看车误区面面观:你还觉得“眼见为实”吗?》的片段:

至此可能还有人有疑虑:如果在车门上也加上密封条,会不会效果更好呢?确实如此。然而懂车型设计的人都知道,十万元级别的车在资源分配上要讲求“合理均衡”。由于的车身工艺好,车门上无需密封条就能达到这一级别车型的要求。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仍要迎合一些人的误区,额外装配密封条,增加的成本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那么同级别的竞品为什么又要在车门上增加密封条呢?因为大多数厂商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上,车身的制造工艺达不到的水准。如果不用更多的密封条,它们的气密性会达不到这一级别车型的设计要求。

因此这个环节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的密封条少,恰恰佐证了它的车身工艺优于竞品。论成本,高精度车身制造工艺的成本,是加个密封条的数十倍、数百倍!



覆盖件厚度决定隔音效果?别逗了!

文章中还提到,的一些部位车身覆盖件厚度一般,因而得出的隔音效果肯定不会好的结论。

还好,这位工程师没有犯“覆盖件厚就安全”的低级错误。然而以覆盖件厚度来判断隔音效果就内行了吗?结论是同样是贻笑大方。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款车的隔音是一套非常复杂、考验功底和资源投入很大的系统工程,绝不只是靠一些覆盖件的薄厚或者简单的隔音材料多少决定的。

简单地说,一款车的NVH(噪音振动控制)涉及到车身刚度、车身工艺、空气动力学,以及密封性、关键环节的静音工艺(即哪个部位用隔音材料、选择什么材料、用多少)等方方面面。以上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反复的设计、测试和调校的。它不仅涉及到一款车的研发投入,同时也关系到设计者和工程师的经验。

具体看的隔音设计。首先气密性远超竞品,这个前面说过了。的车身工艺、车身刚度、激光焊接工艺等,也应该众所周知。然后再具体的静音环节,有8处12块的隔音发泡设计。作为对比,我这里还有一组的数据,它采用的是5处9块隔音发泡设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