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雷克萨斯RX启动摘要> 摘要详情

雷克萨斯RX启动-牌照-安全性

雷克萨斯RX启动_牌照_安全性

摘要来自:《自动驾驶出租车,扶不扶?》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扶不扶?》的片段:

此前,小马已经在广州南沙区开通了同款服务,覆盖300平方公里,包括高铁站、港口码头等交通枢纽,政务中心、体育馆等公共设施,以及重点的商业中心和居住区;并计划好下一步将在上海(嘉定)启动。此外,他们在美国加州尔湾和弗里蒙特也有开展。



我在亦庄格兰云天酒店附近小小地绕了一圈,很遗憾没碰上特别的考验,但可以粗粗领略到路线的挑战,比如有较为复杂的路况,并不轻松的车流,以及一些不规范混行的情况。车上有安全员,而全程无接管。


老实说,感觉和上次在上海金桥的华为体验《华为自动驾驶:被撩八百遍依旧烫嘴的大国重器》差不多,只是全程更丝滑一些,没有冲冲的重刹。不过这么说恐怕双方都会不大乐意。


小马会觉得自己被降维了,按级别Robotaxi好歹也是L4的技术,和“人机共驾”为前提的技术不可同语;华为也会觉得自己被低估了,Huawei Inside车型计划年内交付,马上将有朋友为它买单上路。


相比之下,小马乃至所有Robotaxi的商业化都还得再等——很久。目前小马家的Robotaxi服务,其实相当于公测体验,普通群众如想使用,须在下载APP之后填写调查问卷申请邀请码,才好在指定区域(北京亦庄、广州南沙、和上海嘉定)安排行程。


这挺符合路人们对Robotaxi的印象:在新闻里吼过八百遍“未来已来”的科幻,实际上不是在“测试”就是在“示范”——换句话说,好像很牛B,但没个锤子用。



距离革命成功还有八百条街?



Robotaxi一度是走在潮流之巅的项目。


2016年,业界就出现了第一批对外开放的试验性小车队。概念很骚,资本爱撩,几个头牌大佬疯狂起势:Waymo从谷歌独立出来,通用把Cruise收购进去……包括小马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然而商业化的进度条要远长过心理预期的保质期。2018年开始业界几个落地计划跳票之后,就没什么质的飞跃。和商业化沾上关系,都是等到去年10月,Waymo终于在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向普通群众提供没有安全员的Robotaxi收费服务


划线的这两条是够得上初级商业化门槛的关键指标。你可以很长时间不挣钱,但是至少要贴靠真实应用的模型。


Robotaxi就是要“无人”,而无不无得上得看政策。国内一些地方在逐步放开。比如自今年1月以来,在深圳坪山区,AutoX就在向公众开放没有驾驶员/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这是国内首个真正“无人”的Robotaxi。


各地的管理方案会差很多。到去年底才首次允许在公开道路上进行无人化的自动驾驶测试,百度Apollo拿到了首批5张无人化路测(第一阶段)的通知。


并且申请有门槛,准入有细分。无人化有无人化的申请,载人有载人的申请,分阶段累计经验值,升段解锁规模和进程。比如首次申请无人化,最多不超过5辆;无人化测试里程超过4万公里且无发生责任交通事故及失控状况,才可以申请增加数量。而载人测试,要到第二阶段才可以向社会开放,要为每个人头购买不低于200万元的座位险或者商业保险,而直到第三阶段也必须配备安全员。



根据的路测报告,截至去年,仅有百度和小马获得载人牌照,百度43辆车到第三阶段,小马5辆到第一阶段,仅向内部人士开放。今年,小马才得以向公众开放,并在4月又拿到了30辆车的载人测试牌照。


图片来源: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


我们成天听到各地像倾销一样在发放路测牌照,实际上里头支持Robotaxi试运营的牌照并不多。根据上海的路测报告,去年也仅有滴滴和AutoX有载人试运营,都必须配备安全员。


其次再看技术。业界对“摘人”的呼声不小,认为政策该和技术同步起飞。但眼下偏保守的准入政策,倒真不好说是限制规模发展,还是反馈技术水平,以进一步兜底安全性。毕竟难例仍是自动驾驶的长期问题,大家都可以大吹自己技术先进,但没人能打保票“无人”负责。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