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性能摘要> 摘要详情

小米SU7性能-稳定性-电机

小米SU7性能_稳定性_电机

摘要来自:《“蔚小理”两极分化、华为小米崛起,造车新势力洗牌太猛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蔚小理”两极分化、华为小米崛起,造车新势力洗牌太猛了!》的片段:

至于刚举行完技术发布会的小米汽车,更是自带流量,霸榜热搜。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确定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预计今年量产交付,暂未公布定价。但耐不住网友实在太热情,发布会结束一周了,传闻还是满天飞。关于小米汽车SU7的价格更是成了热议话题,对此,自媒体罗超Pro、视频号“罗超商业笔记”主理人罗超认为,小米汽车最有机会的定价在30万左右


从人气来看,这几家跨界造车或者协助造车的科技巨头,比起老一辈的“蔚小理”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这些新面孔的交付量还没有达到初代造车新势力的水平,但势头凶猛,后劲十足。


面对这些新对手,以李想、何小鹏为首的车圈大佬们已表现得十分警惕,甚至有些过度紧张。他们怕的,也不是华为、小米、百度的生产能力——而是智能技术和极具革命性的管理、销售体系。

 

众所周知,李想一直对华为的技术和销售体系极为忌惮,在公开或非公开场合多次表示不要和后者硬碰硬、要认真学习华为的经验。在何小鹏和余承东因为AEB的问题闹得满城风雨时,李想甚至直言“不要和华为吵架,因为真的吵不过”。

 

华为和百度的态度也很明确,坚决不直接参与造车,只负责技术输出。过去一年,它们也都围绕技术领域加固自己的竞争壁垒,成功和其他车企打出差异化。

 

百度在去年4月发布“驾舱图”四大新品,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地图和行泊一体四个技术维度,并宣布拓宽和车企的合作范围,致力于成为车企的长期合作伙伴。华为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打出了业内首创激光融合GOD网络、可覆盖城区90%驾驶场景的NCA智驾领航系统等卖点,由阿维塔11系列和极狐阿尔法S(Hi版)系列等车型首发搭载。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米汽车,也没少在技术上下功夫。在发布会上,雷军将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列为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并提出了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在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小米第一辆车投了3400名工程师,整个研发投入就超过了100亿,是行业10倍以上的投入,对应的研发成本可想而知。

 

在上一阶段,产能无疑是造车新势力的胜负手。但现在,造车新势力早已迈过量产关,小鹏、理想和小米都拥有自己的工厂,差距只在于生产稳定性。生产不再是决定生死的因素,而是车企必须守住的下限。比亚迪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论断:汽车产业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新阶段技术将成为决胜关键。

 

从“三电”到“三智”,造车大战下半场拼什么?

 

新能源车产业的技术竞争将翻开新篇章,是业内共识。上一阶段,车企最大的关卡是“三电”技术,即电机、电池和电控。下一个阶段,智能化是行业公认的竞争焦点,但具体该聚焦到哪些技术领域,过去几年业内不乏分歧与争论。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