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星途瑶光C-DM车速摘要> 摘要详情

星途瑶光C-DM车速-车身

星途瑶光C-DM车速_车身

摘要来自:《电动车底盘碰撞难题怎么破?》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电动车底盘碰撞难题怎么破?》的片段:

根据国标的要求,其只需要限定被测试车辆的车速在30±1km/h,且工装顶部最高点相对于整车试验质量下刮底初始对准位置沿Z向(垂直方向)在电池包或系统底部投影点在Z方向上的重叠量为30(+6/-0)mm。经过单次刮底测试后,电池不漏液、不起火、不冒烟即为测试合格。

在测试过程中,在行业标准仅为30km/h、30mm侵入的要求下,瑶光C-DM以30km/h、40km/h、50km/h的速度撞击,连续3次撞击与电池包重叠量达到30、40、50毫米的车底障碍物。在车辆底盘明显破损的情况下,瑶光C-DM测试静置30分钟后依然能做到“不冒烟、不漏液、不浸水” ,证明测试成功。

瑶光C-DM顺利通过测试背后的原因

瑶光C-DM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和其在前期的主被动安全设计息息相关。尤其是奇瑞精心设计的被动安全策略,成为瑶光C-DM的电池和整车能够抵御远超国标的底盘冲击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看,瑶光C-DM在设计之初就从电池布局安全、车身电池防护以及电池自身防护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布置了前后左右四层防护和底部六层防护。

在布局方面,瑶光C-DM在布局时避免了动力电池和高压油箱处在底盘最低点的情况。这样一旦发生撞击,就可以避免电池和油箱首当其冲,成为撞击的中心。

在车身电池防护方面,瑶光C-DM在电池四周增加了护板和隔热板,同时在车身侧向增加了防护加强梁和门槛内吸能结构。

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小强度的撞击,电池周边的防护装置就能够很好地阻断冲击。而对于那些高强度的撞击,则可以通过溃缩吸能的方式,来有效地卸去冲击的载荷,确保电池的安全。

从整车角度来看,瑶光C-DM的笼式白车身,在前碰撞区域布置了三层传力路径,在侧碰撞区域布置了两层传力路径,同时在防撞梁处设计了六个吸能盒,并在门槛处布置了CBS胶块。

从电池本身来看,瑶光C-DM所使用的宁德时代M3P高安全电池,相比于目前比较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电池两种电池技术路线,化学性能更加稳定且能量密度更高,因而发生热失控的情况相对也就更少一些。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方面,瑶光C-DM也能够在行车碰撞撞2ms内实现断电,更不要说其所采取的远高于国家标准的防水、扛撞以及散热能力方面的测试。在瑶光C-DM的测试中,由于电池周边和车身自身的被动安全做得比较好,基本都还没有轮到宁德时代的M3P电池大显身手,测试就已经完成。但是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最后一道安全防护测试,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