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极越01> 极越01自动驾驶> 摘要详情

极越01国内大厂也纷纷给自动驾驶业务动起手术:8月份

极越01国内大厂也纷纷给自动驾驶业务动起手术:8月份

摘要来自:《百度“下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百度“下车”》的片段:

两年前躬身入局造车的大厂,更多看重的并非汽车销售带来的硬件收入,而是希望将汽车作为承载自动驾驶技术的载体,最终依然打的是通过技术软件赚钱的算盘。


为了更好掌控数据资源,这些大厂格外重视主导权的归属。在选择合作车企时,华为瞄向的多是市场销量不佳、生存竞争力大幅下滑的品牌,对于为什么不找BBA(奔驰宝马奥迪)合作的原因,余承东给出的解释便是,华为要赢、要能活下来,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弃主导权,对大厂而言,某种程度上等于放弃了掌控自动驾驶未来的雄心。


A


自动驾驶,成为推动大厂下场造车的最大推手。


2015年左右,全球汽车领域迎来代际变革,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能源时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标志的“汽车新四化”,让大厂看到了携行业优势入局造车的机遇。


彼时,全球几乎所有大厂都发布了自动驾驶相关计划,谷歌有Waymo,百度有Apollo,亚马逊、阿里、京东、美团等纷纷盯上了无人配送车,Uber、Lyft、滴滴等网约车公司则看上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带来的无限未来。


坐在车上降临发布会,成为当时一景。2017年的百度第一届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乘坐一辆无人驾驶车,从北京五环外全程直播开向会场。因为中途汽车压到实线,李彦宏还吃到了一张来自北京交警的罚单。当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对外承认了此事,并表示:“如果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图片


为了将Apollo系统推广到更多车企,李彦宏甚至在2018年对外表态,“百度不会自己造车,不会自己去开生产线、设计发动机,只做擅长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但收效寥寥。此前正是因为不愿接受Apollo捆绑条款,何小鹏与李想先后拒绝了百度的投资。据腾讯新闻《潜望》爆料,李想当时与时任百度总裁兼COO的陆奇和负责投资业务的李彦宏太太马东敏谈崩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马东敏下属团队拟出的竞业条款太过苛刻,如“地图、自动驾驶等必须用百度的。”


当时选择这么做的也不止百度一家。当时李想找到阿里投资时,也曾被要求搭载云OS系统,导致双方并未展开深入沟通。


最终,百度选择了愿意全盘接受竞业条款限制的威马汽车。但曾经一度超越“蔚小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的威马汽车,却因产品、技术上的选择偏差,很快掉队,沈晖不得不于2022年底,开启自救方案,宣布全员降薪,其中员工打7折,高管减半,并停发年终奖和补贴。


在威马显出疲态的同时,李彦宏着手推进百度造车事宜,并有了集度的诞生,按李彦宏的说法,“集度汽车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把百度多年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第一时间推广到市场上。”


那段时间,李彦宏对集度保持高度关注,人虽不在集度公司董事会,但仍会参与产品定义及设计的相关评审会。甚至,集度汽车要实现的年预订单目标,还被明确写进李彦宏的2022年度OKR。


但新的变化也开始在2022年浮现。当年6月,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吉利汽车所关联的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全资退出,只剩下百度所关联的达孜县百瑞翔。


此次股权变更后,李彦宏几乎再未出席任何集度汽车的公开活动。集度在网络上的活跃度,也肉眼可见地减缓。


及至今年8月初,吉利和百度关联公司合资成立的“杭州极与越科技有限公司”浮出水面,新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张权担任执行董事,集度CEO夏一平担任总经理。与集度时期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不同的是,新公司中,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双方交换了造车的主导权。


根据吉利和百度的官方公告,未来,吉利、百度、集度、极越四者之间的造车流程,将变更为由吉利输出SEA浩瀚架构,百度输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文心一言等AI技术能力,集度负责在SEA浩瀚架构基础上对百度AI技术进行产品化和工程化,将产品与技术输出给极越,然后借助吉利完成整车生产制造,最终汽车以极越品牌对外销售。


B


百度从不造车再到造车,以及现在造车梦遇阻的变化,几乎成为一众大厂开拓汽车业务的缩影。


广阔的商业前景,吸引着一众大厂痴迷于自动驾驶,甚至不惜亲自下场造车。在马斯克看来,FSD(全自动驾驶)软件订阅服务,将是“特斯拉市值可能改善一个数量级的东西”。也正是借助FSD的订阅底气,马斯克才喊出了特斯拉可以零利润卖车的豪言壮语。


更重要的是,自动驾驶的深入使用,还将直接带动大厂云服务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高阶辅助驾驶能力车型量产交付,对数据收集、处理需求的增加,必然带动云服务资源的增长。


但理想并不总能够照亮现实。余承东的造车梦,醒得比李彦宏还早了五个月。3月8日,在余承东主导下,“AITO问界”刚被更改为“HUAWEI问界”,余承东就收到了来自任正非的当头棒喝。在内部下达的文件中,任正非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宣言,并明确华为标志不能和汽车商标组合使用,禁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


在造车业务上,萌生退意更早的大厂,或许要数阿里。2020年11月,在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上汽、浦东新区、阿里三方举行签约仪式,共同出资成立智己汽车。


但在两年后智己汽车的A轮融资中,只剩下上汽集团继续追加投资的身影,阿里并未对“亲儿子”智己汽车继续加注。


随着百度放弃造车主导权,大厂在汽车产业链中几乎全面转向了技术供应商的角色。百度+吉利的组合,让不少人将其联想到华为智选车模式。但借助华为智选车模式,曲线实现自动驾驶野心,无疑将变得更加艰难,华为就是前车之鉴。


图片


顶着“最快月销过万”“最快达成10万辆交付”头衔的华为问界,进入2023年,越来越卖不动车了,销量迟迟难以重回月销过万门槛。反映在财报上,华为2023上半年,来自汽车业务收入10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华为汽车业务收入为21亿元。这或许意味着,华为汽车已经陷入增长停滞状态。


且留给百度、华为们可供挑选的合作车企数量,也越来越少。有媒体爆料称,比亚迪已经放弃与百度的自动驾驶合作协议,转向内部自主开发。


对大厂来说更糟糕的是,已经在智选车合作名单中的车企,也纷纷打起借鸡生蛋的心思:3月份,赛力斯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并上市首款产品蓝电E5,新车不再采用华为的电驱平台和鸿蒙座舱。


4月份,被爆出正在与华为联手推进智选车业务的江淮,对外发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


C


在进展缓慢的自动驾驶现实挑战面前,大厂开始将目光转投新兴技术浪潮。


尽管外界猜测百度让出造车主导权的原因,可能与造车资质缺失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造车从而实现自动驾驶布局的商业野心,越来越失去现实说服力。


由Waymo掀起的自动驾驶浪潮,又被Waymo终结。因商业化迟迟不达预期,Waymo遭遇估值暴跌。


2018年,摩根士丹利给Waymo估值 175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 X的全球第三大未上市公司。到2020年,Waymo启动新一轮22.5亿美元融资后,估值仅为 300亿美元,暴跌超八成。


在Waymo估值暴跌的同时,国外网约车巨头Uber、Lyft,先后出售了自动驾驶团队;亚马逊则于去年10月关停了规模约400人的Scout无人配送车项目。


进入2023年,无人驾驶领域的寒冬仍在全球蔓延:市值高达50亿美元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Embark,宣布结束运营并解雇了大部分员工;自动驾驶卡车Locomation宣布裁员近70%,且产品迟迟未能投入商业运营;估值86亿美元的无人配送一哥Nuro,宣布大规模裁员,并叫停无人车量产和商业落地计划。


国内大厂也纷纷给自动驾驶业务动起手术:8月份,华为车BU被传出参考荣耀模式,对外出售,寻求独立发展消息;6月份,百度调整智能驾驶事业群(IDG),旗下智能交通事业部(ACE)被划归到智能云事业群(ACG);5月中旬,阿里对旗下达摩院约300人的自动驾驶团队进行重大调整,其中自动驾驶实验室并入菜鸟集团,同时进行人员优化。


AI大模型,成为大厂摆脱自动驾驶阴影的一针兴奋剂。在所有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次的共识下,百度推出文心大模型,阿里发布千问行业大模型,华为亮相了盘古大模型……


就连一直布道自动驾驶的马斯克,都表态,认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影响比自动驾驶大很多,在推动FSD V12版本落地的同时,开始疯狂购入近万张英伟达芯片,着手开发大模型产品。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