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6> 小鹏G6自动驾驶> 摘要详情

小鹏G6小鹏在新势力品牌当中主打的就是自动驾驶

小鹏G6小鹏在新势力品牌当中主打的就是自动驾驶

摘要来自:《小鹏又搞合作,滴滴的吸引力在哪?》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又搞合作,滴滴的吸引力在哪?》的片段:

发布该车两个月后,滴滴入股了爱驰,并且在当年发布了滴滴双子星,一个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但是后续证明二者并无意造车,只是停留在投资方面;后续又是和广汽在无人驾驶量产车方面进行合作。

此次小鹏的合作与此前均不相同,并不是单纯的代工,或者说是技术赋能,而是小鹏直接购买了整车工程,并对此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至此,滴滴内部此前的达芬奇项目基本上就算说再见了,后续的部门、人员或将逐渐解散。

对此小鹏表示这是自身主动的规划,那么为什么其选择了出行市场去发力?是这块市场更好做吗?是否能够解决小鹏目前遇到的困境。

出行市场比造车更好做吗?

小鹏的自动驾驶能发挥多大作用?

小鹏之所以近期动作频繁,又是和大众牵手,又是和滴滴合作,最根本的目的其实是要将自身的产品实现量的转化,那么出行市场是要比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市场更好做吗?对此小鹏和滴滴能有什么优势互补?

自从进入到新能源与智能时代,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转型,如果关注这一方面的话,会看到大家都在强调自己是从传统造车行业转到新时代的出行企业,聚焦到车辆的角度来说,造车转向出行其实是一个私家车向公共用车的一个转变,现在私家车市场的增量不好做,这一点小鹏是知道的,毕竟其现在的销量是让其品牌内部头疼的最大原因。

那么相对于拥有私家车,出行服务的覆盖面显然更大,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份额,例如现在一些一线城市当中对车辆的牌照有着非常多的限制,限购政策其实是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挡在了市场之外,但是考虑到城市承载率的问题,有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出行将会在城市当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这其中除了轨道交通、公交系统之外,活跃度最高的就是出租车、网约车这一类;同时,智能化也打通了数据交互,汽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的个体与整个交通体系正在成为一个整体,这也给出行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从车企的角度来说,如果想在出行市场发力自身的自动驾驶,通常都是单开一个品牌、单开一个软件生态,但是从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出行软件能够和滴滴相提并论,这其中就包括覆盖面、活跃用户量等关键数据。

小鹏在新势力品牌当中主打的就是自动驾驶,这也是其能够和其他品牌产生一定差异化的点,此次二者合作小鹏也是想借着这个平台给自己的自动驾驶服务打开市场,进而强化在消费市场当中的影响力。

品牌认知有固化的风险

向上做大或有隐患

作为新造车企业来说,进入市场的时候都面临一个选择,是先打品牌?还是先积累量?

小鹏之前作为新势力的头部车企选择了和蔚来、理想不同的发展线路,那两个先走高端化,而小鹏则是靠价格切入。

先期小鹏的这一做法确实获得了成功,但是后续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就在其想用G9冲高的时候,混乱的定价策略没有打晕对手,反而是给了自己当头一棒,使得如今的小鹏又是回到了走性价比的路线之上。

那么这个时候小鹏和大众的牵手,未来所做的产品是一个贴近入门的车型,和滴滴的MONA,也是一个15万级的产品,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现在小鹏想迫切多卖车的愿望,但是这么多可以归结到入门级的产品是否又让小鹏的品牌标签进一步固化?

尤其是和滴滴合作开发的车型,必然是想实现滴滴用户的大规模采购,那么从B端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力其实是值得期待的,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个影响力,对于C端的消费者来说将会起到怎样一个影响?

此前市场当中并没有说一个车型被网约车市场带火的先例,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到现在,汽车产品所具备的面子属性还是存在的,很多消费者对于B端市场火爆的产品可能还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这一点其实小鹏应该是能够预料到的,但是为了其能够实现走量的目的,后续再做那些调整还不得而知。

至于前面提到的智能驾驶靠量来形成优势认知的积累?这似乎又和网约车市场用户群体的喜好有些矛盾,或者说自动驾驶的受众不是这些人,对于此在后续能够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和接受度,在产品上应用给到什么程度?小鹏还需深入研究。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