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阿维塔11> 阿维塔11雷达> 摘要详情

阿维塔11均搭载了双Orin-X芯片及双激光雷达

阿维塔11均搭载了双Orin-X芯片及双激光雷达

摘要来自:《NOA新战事:进城》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NOA新战事:进城》的片段:

相比于普通的导航地图,高精地图由于可以提供更高精度、更为丰富的道路要素,一定程度上弥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甚至激光雷达等的感知不足,在过去数年里一直被认为是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

此前已经落地的高速NOA,除了特斯拉,大部分都是基于高精地图实现的。如今拓展至城市应用场景,亦没有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这点无论小鹏还是华为都没有否认。华为表示,今年Q2将会在5个城市推出城市NCA,但这一阶段还需要高精地图的配合。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真正的转折预计在下半年。由于高精地图采集成本高、覆盖率较低、更新慢,目前仅有上海、广州、深圳三座城市可支持领航驾驶辅助的高精地图覆盖,难以满足城市NOA的快速大规模上车需求,主要车企及自动驾驶技术公司都在规划丢掉这根“拐杖”,并已经开始逐步切换到没有高精地图的城市NOA方案。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发展自动驾驶不应过分依赖高精度地图,早早为华为智驾系统“脱离”高精地图埋下伏笔。

图片来源:华为

4月16日,华为正式发布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系统HUAWEI ADS 2.0,并于随后推出了ADS 2.0首搭车型问界M5高阶智驾版。为实现无高精地图也能看懂各种道路元素,ADS 2.0在1.0版本已实现基于Transformer的BEV架构基础上,增加了GOD网络,用于对异形障碍物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增强了道路拓扑推理网络。

根据华为的规划,今年Q3将实现在15个无图城市落地ADS 2.0,Q4进一步新增30个无图城市的落地,达到45城。

小鹏汽车也明确指出,下半年基于XNET深度学习算法的XNGP将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对于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广泛城区道路的覆盖能力。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XNET作为小鹏汽车自研的感知架构,可将多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帧时序前融合,输出BEV视角下动态目标物的4D信息,以及静态目标物的3D信息,从而实时生成“高精地图”,摆脱对传统高精度地图的依赖。

理想的城市NOA也将不依赖高精度地图。为此,理想研发了静态BEV网络、动态BEV网络以及Occupancy网络三种神经网络大模型算法,分别对静态道路结构、动态交通参与者和通用障碍物进行感知识别,从而为智驾系统在复杂城市场景的决策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还有毫末智行、智己、百度、轻舟智航、元戎启行、大疆车载等也相继表示将走“重感知、轻地图”路线。其中毫末智行,更是早早就探索将Transformer大模型落地应用到自动驾驶中,并于随后自研了BEV Transfomer感知技术,以摆脱高精地图的“掣肘”。

可以看出,近两年业界之所以敢迈出“轻地图”这一步,一个重要驱动力是BEV+Transformer的应用日趋成熟。所谓BEV,也称作“上帝视角”,其本质是对物理世界的三维重建,通过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原始数据分别提取数据特征,在 BEV 空间内进行融合,并融入时序形成 4D 空间,实现对车辆周边环境的精准感知,甚至可以使用实时感知以“脑补”的方式输出局部地图,比如理想汽车的静态BEV和动态BEV。

另外车端传感器配置的持续升级,尤其是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上车,极大地提升了车端感知能力,也为“轻地图”提供了重要支撑。百度刚刚推出的城市智驾系统Apollo City Driving Max,就是通过“纯视觉+激光雷达”,搭配“轻量级高精地图”实现连贯的城市智驾体验。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所谓“轻地图”其实并不是完全不用高精地图,而是使用“轻高精度地图”。目前业界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传统高精度地图上“做减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减少一些地图要素,还有一种是在导航地图基础上“做加法”,针对智驾需求适当增加一些元素。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图商的配合。针对城市智能驾驶应用,腾讯在上海车展前夕推出了一款轻量级高精数据产品——HDAir,该产品聚焦智能驾驶必要要素,在保障米级精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建图成本,计划在2023年底覆盖50座城市。

四维图新针对城市道路下车道线缺失,以及路口、匝道、弯道等复杂场景,则推出了服务于智能驾驶的“场景地图”,并就此与毫末智行达成了合作,助力毫末城市NOH 2024年有序落地100城计划。发布会当天,四维图新宣布已完成120个城市场景地图覆盖,计划2025年覆盖150个城市,2027年覆盖全国。

不难预见,在整车厂、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和图商的共同发力下,接下来这股“无图风”有望刮得更猛烈。

走量还是要靠性价比

因较高的实现成本,NOA上车后一度是作为高端车型的“专属”。近两年在逐步向中低端车型下沉,但主要还是面向高端市场。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此前统计,现阶段标配NOA领航功能的车型接近90%集中在3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

NOA的“进城”之路,大抵也是如此,预计中短期内也将主要集中在30万左右及以上市场。甚至由于城市场景道路环境复杂度大幅提升,加之在技术路线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重感知、轻地图”路线,反而会对车端感知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配置门槛。

如果说在高速NOA中,激光雷达还是可有可无的配置,芯片也可以用算力相对较低的方案。到了城市NOA阶段,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标配”,芯片也普遍升级到了算力更高的英伟达Orin-X或者地平线征程5芯片。

比如小鹏G9 Max和P7i Max,均搭载了双Orin-X芯片及双激光雷达。理想AD Max也配备了两颗Orin-X,以及1颗128线激光雷达。福瑞泰克可支持城区场景的ADC 30域控,以及MINIEYE将拓展城市NOA的iPilot 3 plus,至多可以支持3颗激光雷达拓展,在芯片上这两家公司纷纷选择了征程5芯片。

但更高的配置,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问界M5高阶智驾版的激光雷达搭载量,虽然从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及阿维塔11所搭载的ADS 1.0里的3颗减少到了1颗,价格依然不便宜。

 图片来源:华为

据官方公布的价格,HUAWEI ADS 2.0一次性购买36000元,订阅包年7200元,订阅包月720元;而ADS1.0,一次性购买32000元,订阅包年6400元,订阅包月640元。这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是用硬件堆起来的,特别是激光雷达,尽管被很多人质疑在“赔本赚吆喝”,现阶段依然只与中高端车型有关。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