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星途揽月> 星途揽月车身> 摘要详情

星途揽月揽月对车身耐久性也做了特殊处理

星途揽月揽月对车身耐久性也做了特殊处理

摘要来自:《10安全气囊 85%高强度钢全新一代揽月才是“安全的家”》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10安全气囊 85%高强度钢全新一代揽月才是“安全的家”》的片段:

不可能整个车身采用同一种高强度钢,因为有的位置需要吸能,否则撞击能量会全部传递给驾乘人员,受到更大的伤害。

以揽月的车身为例,高强度钢的占比高达85%,覆盖整个乘员舱,包括A柱、B柱、C柱、车门防撞梁等关键受力部位,由此可以通过力的传导分散单个撞击点,保证整个乘员舱的完整性。其中,车门防撞梁和B柱都采用1500Mpa的热成型钢。这一数据代表什么呢?相当于每平方厘米的车身,约能承受15吨的重量。

由高强度钢打造的笼式车身,构成了揽月的“钢筋铁骨”,10个安全气囊的加入,则最大限度保护乘客免受撞击伤害。其余部位的气囊不必多说,重点介绍其长达2602mm的侧气帘,从第一排一直延续到第三排,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更好地保护全体乘员的安全。

作为对比,提倡“设计以安全为先”的特斯拉Model Y,侧气帘长度是1930mm;老牌德系选手途观L的长度则为2100mm,同为中大型SUV的哈弗H9为2200mm,中国电动豪华品牌蔚来ES8也只有2298mm。可以说,揽月对安全的投入已经到达了极致。

在此基础上,车身的结构设计,尤其是通过分析各种角度碰撞力的传导,是工程师反复打磨的另一核心对象。

从实际出发 在模拟碰撞中优化结构

揽月的车身结构设计从“实战”出发,根据不同角度可能出现的碰撞事故,更有针对性地优化结构,而不是为了满足国家标准的“应试教育”。

在正面事故中,碰撞力的传递有三条路径,分别是从车头到A柱,从车头到车门防撞梁和底板侧梁,以及从车头到车身底部的副车架。事故发生的瞬间,揽月首先会通过前防撞梁抵御最大的撞击能量,然后吸能盒缓冲,降低传导至乘员舱的能量,随后通过三条路径向车身传递,用整个车身抗衡撞击能量。

包括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等在内,揽月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撞击角度设计车身,通过CAE优化技术获得各条路径理论承载力,以达到多工况综合性能最佳。

相比于“平面撞击”,更危险的是翻滚事故。有数据显示,目前的汽车交通事故重量中,翻滚事故比例达19.5%,受伤率55.6%,死亡率10.9%。揽月进行通盘考虑,优化框架,强化关键接头,加固笼式车身,提供“坚不可摧”的乘员生存空间。

据了解,在开发过程中,揽月进行了累计100万小时以上的计算模拟,多达62次碰撞试验,包括行人保护、角度碰撞、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100%刚性墙碰撞、40%偏置碰撞,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除此之外,揽月对车身耐久性也做了特殊处理。其车身采用热镀铝硅涂层板料新材料,具有超高耐腐蚀性,可以在潮湿和腐蚀环境下,保持车身不出现锈蚀,可保证车身6年外观无腐蚀、12年无锈穿。而且,揽月在从零件到骨架的装配过程中,都采用国际先进工装匹配技术,进一步提升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说,在很多车企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试”时,全新一代揽月真的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做到了每个座位都认真对待,并为之不遗余力地投入精力和成本。究竟谁更安全?也许,一场事故就能“现出原形”。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