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荣威D7> 荣威D7发动机> 摘要详情

而荣威D7 DMH的优势并不止步于更大的电驱部分在燃油部分的混动

而荣威D7 DMH的优势并不止步于更大的电驱部分在燃油部分的混动

摘要来自:《不输比亚迪DM-i,DMH超级混动要反向输出德国?》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不输比亚迪DM-i,DMH超级混动要反向输出德国?》的片段:

我们拿定位中型车的荣威D7 DMH为例,其与比亚迪秦Plus DM -i相比,尽管动力结构上两款车区别不大,搭载的都是1.5L发动机+电机的搭配。但荣威D7 DMH在动力最大功率以及峰值扭矩参数上更占优势。电芯方面,荣威D7 DMH全系搭载21.4kWh的电池组,纯电续航起步就达到125km,相比竞品也更容易低成本出行。

而荣威D7 DMH的优势并不止步于更大的电驱部分,在燃油部分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方面也同样了得。例如第三代技术的DMH超级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大于43%的成绩,看似中规中矩,但其在真正有效降低能耗的“热效率覆盖区域”方面同样优秀,上汽1.5L混动专用发动机可在85%以上的时间持续运行于最省油工况。甚至,在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下,DMH相对行业竞品,噪音能量大幅下降51%。

技术说得最多,都不及看一眼真实成绩。定位中型车的荣威D7 DMH百公里最低荷电状态油耗为4.3L,而比亚迪秦PLUS DM-i则为4.6L,别忘了,秦PLUS的定位是更小的紧凑型。比亚迪DM-i技术拿下4.6L的亮眼成绩早已超越了一众合资竞品选手,只是上汽荣威这位“宗师”确实有点太卷了。

中国车企插混技术引领全球,有必然性

美国市场习惯大排量发动机,目前仍缺乏研发动力;日本市场则以氢能与HEV油混技术为主;而欧洲国家普遍国土较小、城市街道狭窄,用户对续航补能的需求不突出。相比起来,中国的用车环境以及用户需求,天然就是发展插混技术的“沃土”。

而中国车企发展插混技术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以用户用车场景为出发点,将传统燃油车的长续航以及电动车的低能耗集于一体。其中DMH超级混动系统,在目前主流的P1+P3混动基础上,再次创新性地将异轴P1电机改良为同轴结构,进一步提升传动效率并优化NVH性能,让动力传递更高效、驾驶体验更平顺。

可以说,相比其他传统汽车大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更具未来发展性。从用户实际用车角度以及碳中和等产业升级,插混技术会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汽车的插混技术已是全球领先水平。从成果来看,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拿下全球第一位置,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整车出口国,汽车制造也不再是德日美的专属名词。


中国插混的爆发,是厚积薄发的“发”

中国车企在插混技术领域的爆发,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沉淀并持续优化迭代,进化而成。例如早在2010年,上汽便前瞻性地布局插电混动技术领域,并将其作为长期技术进行持续深耕。到2017年上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EDU混动技术便斩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不仅是当年获奖项目的唯一汽车类项目,也是新能源技术首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

如今,最新的DMH超级混动技术已形成模块化、集成化、专属化三大技术特点,相比早期技术的表现更上一层楼。例如,DMH超级混动技术按照模块化设计,一套系统即可匹配PHEV/EREV/HEV等多种混动路线,覆盖全球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及油耗法规。

行业首创的“能量域”全域热管理、动力总成大脑PICU、发动机+P1电机同轴结构等多项领先技术,通过软件算法,匹配混动专用高效发动机、变速箱、长续航电池等专用硬件,“软硬兼施”,做到超级融合。

而从结果层面来看,搭载DMH超级混动技术的荣威D7 DMH、荣威D5X DMH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久前,荣威D7 DMH向2000km极限续航发起挑战,最终以百公里平均油耗2.8L的成绩,完成1962km超长续航,更证明了中国插混技术已突破日系混动“续航神话”的实力。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仇杰更介绍到,DMH超级混动技术品牌继续在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电机、能量控制大脑关键领域发力,包括发动机热效率向46%突破并率先达到“欧七”排放标准;变速箱实现油电混合动力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95克/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路线采用双同轴方案;预计2025年发布下一代整车能量中心概念等。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