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奔驰C级 AMG> 奔驰C级 AMG性能> 摘要详情

奔驰C级 AMG专为高性能车型打造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的原

奔驰C级 AMG专为高性能车型打造的AMG.EA纯电架构平台的原

摘要来自:《双线未来—AMG的做车哲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双线未来—AMG的做车哲学》的片段:

中国市场并没有像德国或者其他欧洲市场那样拥有长达130年的赛事运动历史和赛事文化传承。中国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或者说高性能车有一些独特的需求,AMG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期待?AMG会不会像其他品牌一样选择将更多的高性能车型研发或者纯电车型的相关研发放在中国,进而反哺全球?


沈明轩: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回答,现阶段我们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虽然我们与中国供应商在许多方面已经建立了合作,例如梅赛德斯-奔驰车型的部分零件来自中国的供应商。但针对高性能纯电动车AMG.EA纯电架构平台而言,我们仍会选择在梅赛德斯-AMG的总部阿法特巴赫进行研发和生产。

AMG.EA纯电架构平台搭载了非常之多的前瞻创新科技。因此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在相对较近的办公环境下高效协同合作,尤其在投产时更需要与工厂密切协作。这样产品在进入产能爬坡阶段时,我们才能对其进行更好地管理和调控。这对AMG品牌、迈巴赫品牌还有G级越野车来说都是一样的。在我们体系化的管理中,我们对高端车型产品的品质也会有更严苛的标准要求。因此,现阶段,基于AMG.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高性能纯电车型的所有研发和生产工作都将在德国进行,然后再在全球进行销售。

提到中国消费者对于高性能纯电车型拥有着不同需求,我们认为一辆好的高性能车型就像是一个铁人三项运动员一样,他需要骑行能力好,游泳强,跑步也要快。车辆不能只有百公里加速快,但却拥有一个糟糕的悬挂系统。所以,AMG与其他品牌真正的差异化优势,或者说未来AMG品牌竞争力在于,我们会在设计制造的时候着重于各方面尖端性能技术的融合,包括出色的发动机技术、悬挂技术、车辆操控,以及奔驰品牌基因中绝不妥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这也是我们在思考AMG的电动化未来时,想要为客户打造的、全面出色的高性能驾驭体验。

关于AMG的电动化未来,首先我想说,作为AMG的一员,我十分自豪。我们的工程师日以继日的工作,只为打造出更完美的产品。这个目标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就像在赛道上全力比拼一样。当产品上市时,他们可以自豪且骄傲的说:“我们产品是最好的!”

我们也在思考,在电动化的未来,AMG将为市场带来什么样的高性能车型?首先,我认为它需要拥有持续的强劲性能和动力输出。在赛道上时,不断的充放电会导致电池过热,为了保护电池,避免损坏,电池会触发降额策略,但电池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降低。对于AMG高性能纯电车型,我们需要保持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比如当驾驶者进入第一个弯道前刹车、出弯后急加速、且在每个弯道都重复这样的操作时,我们要确保车辆可以通过制动尽量多地回收动能、同时不降低功率、且要确保车辆在每一个弯道的表现都保持一致。这意味着不论频繁的高功率充放电,车辆始终拥有100%的性能表现。这是我们对于AMG高性能车型的标准。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保证车辆可以同时兼顾赛道驾驶和日常公路行驶时等不同使用场景。例如,我们希望它有更好续航表现等日常实用性,同时在赛道上竞速的时候,车辆也拥有稳定的动态表现,例如在高速过弯时拥有足够的下压力。因此我们关注主动式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调校,例如,如果尾翼抬起的角度过高,它就会像一个挡风墙一样,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表现。但同时我们又希望车能够开得更快,所以这需要车辆自身可以实现整体的动态调节,能够自我判断车辆当前处于什么状态?是否正在加速?是否正在转向?车身是否持续保持稳定?如果不是,车辆需要增加下压力,以保持在稳定状态下高速过弯。我们不会把这样复杂的动态调节交给驾驶者本身,我们的车辆系统必须能够领悟驾驶者的意图,在需要时自动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在电动化的时代,软件相比燃油车时代更加重要。

全新AMG C 63 S E PERFORMANCE和全新AMG S 63 L E PERFORMANCE已经展示了一部分我们对于电动化未来的一些构想。当然,我们的客户有可能永远都会想要V8的大马力发动机,但我们相信创新科技的力量。当实际驾驶和感受后,我相信他们会更加了解和接受创新科技带来的驾驭体验。我也希望消费者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全新AMG C 63 S E PERFORMANCE的后轴上搭载了一个电机和AMG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池,搭配位于前轴的“一人一机”AMG M 139纵置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迸发出680马力的超强综合输出功率。P3布局将电机直接整合于后轴,车身前后重量分布也优于仅有发动机置于前轴的V8车型,同时也带来了超高传动效率和强劲扭矩。

前几天,我和三届DTM冠军车手贝恩德·施奈德(Bernd Schneider)对此进行了交流,他对我说,“这部C 63 S E PERFORMANCE的重量分配做得非常好”。这是因为,我们使用更轻的发动机和后轴电机布局,此外电机无需经过变速箱,而是直接作用于后轴上,能够输出更直接无损的动力。这种动力组合是基于我们工程师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思考,尽管研发过程充满挑战,但他们坚信,这项技术的成功将带来性能的跃升。 如果您看到全新AMG S 63 L E PERFORMANCE,就会发现它兼具与旗舰S级轿车一脉相承的豪华体验和AMG的非凡性能,拥有头等舱级的后排空间,非常静谧,但你却可以把它开上赛道。在这里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在梅赛德斯-奔驰,我们为S级车的客户提供AMG驾驶套件(AMG Dynamic Package),可以将最高时速从250公里/小时提升到280公里/小时,甚至300公里/小时。尽管全球只有德国一个国家允许在高速公路上开到250公里/小时至300公里/小时,但其他国家有超过70%的客户都选择了该套件。所以对客户来说,这些性能配置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我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打造产品。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只想着制造赛车,因为这毕竟只是极少客户的需求。我们想为客户打造一辆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好车,一辆具有纯粹性能基因的高性能跑车,且能同时兼顾日常驾驶的舒适性和实用性。例如今天全球首发的全新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它提供了宽裕的座舱空间。上一代的AMG GT跑车虽然是一款经典的高性能跑车,但却只有两个座位。我们认真聆听客户需求,他们希望新款AMG GT跑车能够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融合更多的日常实用性,例如增加后排的座椅。虽然不经常使用,但可以用于放置物品,以及在城市中短途乘坐的出行需求。因此,我们在新款AMG GT跑车上提供了可选装的2+2座椅,极大增强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我现在开的就是这款AMG GT跑车。上周末,当我女友想开她的车去购物时,我说“就开我的车吧”,因为我对它的行李箱空间很有信心。所以,我认为一款出色的跑车,不仅需要拥有动感迷人的跑车造型,也必须适合日常驾驶。


>>>>


在中国市场,仍有消费者拥有V8情怀,但全新的C63S已切换为基于四缸发动机的E PERFORMANCE动力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C63S在中国市场的营销传播有怎么样的思考?


沈明轩:这确实是一个持续热议的话题。

如果是对于热血的V8死忠粉,我们并不打算通过这款车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尽管我们仍不遗余力地去做好C63S E PERFORMANCE的传播工作。

事实上,我们在几年前就决定在这一代C级车上搭载E PERFORMANCE动力系统。面向未来,我们相信这将是更好的选择。尽管需要更高的沟通成本,但我们仍不断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他们更清晰地向消费者传递这套系统的研发理念及技术优势。不仅如此,我们还从音乐领域聘请了声学工程师,进一步增强在声音与情绪方面的营造与体验。当亲身驾驶这辆全新C63S E PERFORMANCE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发出的声浪让人心潮澎湃,并不像一部普通的四缸发动机。

这一切都关乎满足消费者的感官体验。我们为销售人员打造了一系列定制培训课程,确保他们能够真正向客户解释这套系统是如何运作的:AMG M 139 2.0升四缸发动机结合E PERFORMANCE混动系统,使车辆拥有更轻的前轴载荷、更好的重量分配;电机也能助力车辆在每次急加速的时候提供充沛的动力,尤其在出弯的时候更为明显。眼见为实,当你亲身试驾体验后,一定会喜欢上全新C 63 S E PERFORMANCE新颖的混动科技。

此外,目前AMG仍将提供搭载V8发动机的车型,包括我们今天所展示的AMG GT跑车。因为在跑车这个细分市场,有着更多对V8发动机有渴望有需求的客户,我们会为他们保留V8车型的选择。

总体而言,我们两者兼顾,通过多元化的动力组合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一方面,我们加强对销售人员的针对性培训,让他们能够向客户更好地传达这套四缸发动机与E PERFORMANCE混动系统的动力组合的研发理念和独特优势,并让更多客户能够实际体验这款车,相信通过亲身体验,他们会惊喜地感受到这套动力系统的强大之处;另一方面,除了AMG C级车以外,我们也会针对对V8发动机有强烈渴望需求的客户,在相应的细分市场推出搭载V8发动机的车型,以满足他们的期待。

>>>>


发布会上有一句话非常亮眼,“方程式,改变性能的方式”。这个主题十分清晰的阐释了AMG在不断通过F1赛道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推动尖端技术在量产车型上的下放。除了诸多前瞻科技的下放外,梅赛德斯-AMG车型上还有哪些改变是源自F1的技术积累?F1和AMG又有哪些关系和故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