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X9> 小鹏X9销量> 摘要详情

小鹏X9遇到产能危机小鹏P7i、小鹏G6、2024款小鹏G9的销

小鹏X9遇到产能危机小鹏P7i、小鹏G6、2024款小鹏G9的销

摘要来自:《小鹏不需要一个新品牌》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不需要一个新品牌》的片段:

都知道,10万-15万元级别的车型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市场容量大,年销量近800万辆,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这一市场缺少智驾功能较好的产品。小鹏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引以为傲的智驾。


不过,何小鹏也知道,要在这个区间真正做一款各方面都过硬,并配备最擅长的智驾能力的好车,且还有合适的利润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图片


“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规模化和体系化能力,很多友商也在这个价格段探索,但是能在这里把智驾体验做到极致的品牌暂时还没有出现。”何小鹏这话,估计第一个反对的会是零跑。


前不久,零跑C10上市,指导价12.88到16.88万元,把门槛杀到了12万元区间。作为零跑LEAP 3.0技术架构下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零跑C10的宗旨是以“好而不贵”对抗内卷,创始人朱江明表示,“将树立15万元级别全球化产品价值标杆。”


图片


当然,小鹏新品牌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零跑,还有比亚迪、长安启源等等。“打造年轻人的第一台AI 智驾汽车,带来该价格带全新的智驾体验及极致性价比。”何小鹏立下的这个Flag,到底能够吸引多少年轻人,还很未知。


销量庞大的市场,各车企纷纷布局,无可厚非。何小鹏的打算是,新品牌未来将陆续推出多款具备不同等级智驾能力的新车型,为用户提供同级别最优智驾体验。但是,把一个新品牌落子在这一价格区间,市场空间略显狭窄,布局两款车就要打架了。


第二个是,小鹏正处于一个“加紧变革”的关键时期,公司架构的稳定度并不够。前几日,随着夏珩和何涛的退出,小鹏创始之初的元老层彻底“隐退”。


目前,小鹏内部目前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由王凤英主导的组织架构调整。


在2022年9月,因为小鹏G9事件暴露出内部管理问题后,在何小鹏的带领下,小鹏内部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此时,王凤英的到来,对于急需要进行一场组织架构调整的小鹏来说,恰逢其时。变革被证明是有效的。


何小鹏曾表示,他和王凤英的具体分工是“她主内,我主外”。王凤英的风格是 “可以去试错,但一定要快速反馈,让一件事情石沉大海是她最无法接受的。”这个性格,和何小鹏不忍说重话的老好人性格,很互补。


雷厉风行的王凤英主导的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涵盖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等多个部门。至于调整将会持续多长时间,还未可知。


改革成效,要从最直观的销量数据来判断,是否向何小鹏说的那样“走向正循环”。不过,2024年1-2月份的销量数据,并未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正循环”延续下去。


图片


第三个是,小鹏的规模体系能力足够驾驭两个品牌吗?体系能力够不够好,销量可以证明,2024年开年小鹏的销量迎来的不是开门红,而是接连两个月的下滑。


数据显示,在1月份的交付榜单中,小鹏销量为8250辆,环比大跌59%,是造车新势力中环比跌幅最大的一家。到了2月销量继续下滑,交付新车仅有4545辆。


虽然何小鹏给出的理由是,“由于订单过多,产能未跟上,小鹏1月份积压了X9的上万订单,当前X9面临的困难已经解决,而且春节会全力加班,快速提升产能保障交付。”小鹏X9订单上涨,也有理想MEGA跌倒的一份功劳。


再加上老话常谈的亏损。财报显示,小鹏毛利率为负,这无疑是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一大警钟。并且,尴尬的是,降价策略并未奏效。目前小鹏的处境,八个字,“活着可以,体面很难。”


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调整,还是销量数据来看,小鹏已经成为三大造车新势力中处境最困难的一家,不算扎实的体系能力,不足以稳定驾驭两个品牌。


再说,10-15万元的市场区间,值得大费周章地开一个新品牌吗?



为什么还要推?



那么,为什么何小鹏还要推出第二个品牌呢?


小鹏的新品牌,和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有着一样的战略定位,走销量。但却是不一样的出发点。


蔚来做第二品牌,是因为蔚来品牌的车型布局在30万元以上的市场,想提高销量,只能向下延伸。如果放在蔚来推出10-20万元的车型,对于品牌调性的完整性将会有所冲击。


所以,蔚来把走量的希望放在了第二品牌上,并计划在2024年恢复每月销售2万辆的水平。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乐道”的定位不是中低端品牌,而是对标特斯拉、面向主流市场。


小鹏做第二品牌的初衷,也是向下延伸要销量。但是和蔚来不同的是,小鹏初代G9的失利,非常直白地告诉何小鹏做30万元以上的市场,很有风险。与此同时,小鹏的组织架构,以及规模和成本优势,都不足以支撑30万元市场的定位。


图片


从初代G9失利之后,小鹏推出的一系列车型,包括G6、新G9在内,都主打一个配置拉满的竞争节奏,且主销车型都在30万元以下。虽然小鹏X9将价格提到30万元以上,但作为一款纯电MPV车型,聚焦的群体比较固定,随着更多车型的加入,市场竞争也越发严峻。


目前,小鹏P7i、小鹏G6、2024款小鹏G9的销量都遭遇一定困境,小鹏X9遇到产能危机。尴尬的是,在X9上市之前,小鹏的销量还能过万,上市后销量反而连过万都达不到了。


各种因素的铺垫之下,想要向市场要销量的小鹏,也只能向下探索。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