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昂科威> 昂科威燃油> 摘要详情

昂科威这是他们在燃油车时代做惯的事情

昂科威这是他们在燃油车时代做惯的事情

摘要来自:《合资品牌反向出海,刀尖朝向哪?》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合资品牌反向出海,刀尖朝向哪?》的片段:

燃油车时代的故事,合资品牌和中国市场的关系,主打一个亲密,你敢造,我就敢买。但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被这种亲密逼迫着一边努力冲高,一边向海外市场寻求活下来的可能,主打一个头破血流。


十年后河东河西,返销海外,四个字,却成了合资品牌“谋生”的方式了。在燃油车不断萎缩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卷不动自主品牌,难逃份额流失之命运。


如何向前走,是合资品牌必须直面的难题。经过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正在调整发展战略,利用中国产能以及成本优势,掉头向全球出口。


世道确实变了。



反向出口,不是新鲜事



魏牌品牌一周年时,掌门人魏建军写下了“欧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中国汽车品牌”的愿望,吉利李书福一直的愿望也是让“吉利跑满全球”……那时候,这些自主品牌的掌舵人们,一边羡慕着合资品牌在国际市场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一边还能把中国市场变成“自己的主场”。


老故事回忆到这,也差不多了,因为说多了也都是一把辛酸泪,罄竹难书。咱们说当下。


当下的声音最多的是,魏建军和李书福的愿望,正奔跑在实现的道路上,合资品牌已经跟不上中国车市变革的速度了。不可否认的是,在电动化改革趋势迸发的这几年,确实没有一家合资品牌能够拿出和自主品牌相媲美的变革成绩。


随着自主品牌不断突破市场份额的分水岭,作为燃油车时代“执牛耳者”,合资车企节节败退,摆烂和退出中国市场的故事,屡见不鲜。当然,大多数都不是坐以待毙,一边寻求电动化转型,一边以各种模式开启突围,其中反向出口成为普遍现象。


被称之为,“换种方式再战”,这事自主品牌也很熟。


“未来,北京现代将成为现代汽车全球出口基地。”去年10月21日,北京现代在全新伊兰特N Line发布会上表示,北京现代投放的所有产品,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将面向国际市场,力争3年内出口量达到10万辆。


2016年在中国市场达到114万辆的高峰成绩之后,北京现代不仅高光不再,一路下跌反而成了主旋律。到2022年北京现代仅仅卖出25万辆,是2014年巅峰期116万辆的21.55%。


销量不济之下,产能大幅闲置。变卖工厂,成了北京现代这几年的老故事。当然,合资品牌都一样,喝着新酒,讲着老故事。


酒再不好喝,也得喝,也得寻求新的改变。比如将“中国造”车型,卖到海外市场是一条可行的路。1月4日,北京现代公布成绩时,其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是,在过去一年内其出口量突破1万辆。


“中国造,海外销”的路子,并不是只有北京现代一家在走。


悦达起亚在也宣布,将盐城工厂打造为全球出口基地。从2016年销量开始一路狂奔下滑至今的神龙汽车,未来的一项使命是成为Stellantis重要的全球出口基地,在中国生产,向全球销售。


图片


日系也不例外,东风本田从去年5月起,向欧洲出口CR-V(混动和插电式混动)和e:NS1(纯电动)两款车型。9月23日,一批由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生产的奥德赛,在东莞新沙港码头装船,发往日本。东风日产成立出口事业部,由专职团队推动出海事业,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这些都是因为大肆增长的年代里,疯狂扩建工厂,以至于产能过剩严重。“把这部分产能利用于出口、形成新的增长点,从经济性角度来看是很好的选择。”东风日产内部人士表示。


2023年被提及相对较多的一个词汇,便是反向出口。看似是合资品牌被市场逼迫之下寻找的新生路。其实,反向出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要明确的是,中国的产能,从来不仅仅是为中国市场准备的。


2015年,国产昂科威开启北美之旅,打开上汽通用反向出口之路。2022年7月,随着新一批别克昂科威S在烟台国际滚装码头装船发往海外市场,上汽通用累计整车出口量突破100万辆。


图片


其实,反向出口成为主流,少不了特斯拉的助力。上海工厂建成之后,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开始蒸蒸日上,被马斯克称之为特斯拉全球出口的“C位”。


此时开始,反向出口开始形成潮流。从以前少数合资车企拿出一两款车型出口到别的国家,到现在合资车企发出全面出击的号角,成为寻找“生存盈利”的大势。



中国车企,还是要小心



虽然,市场论调里一直认为,合资车企被逼反向出海,是因为在中国赢得市场份额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才有的一场迫不得已的自救。


自救,常常成为合资车企反向出口的“标签”,是被逼无奈之下的选择。但是,当反向出口成为一种大势之后,正在海外开疆拓土的中国汽车品牌,反而要小心对待了。


和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艰难耕耘20余年才略有收获相比,合资品牌在全球市场销售却是得心应手,干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巨头们太熟悉每个市场的玩法是怎么样的,并且他们仍旧掌握着全球大部分市场的话语权。


反向出口,将有可能形成跨国巨头对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新一轮的围剿。而且,从特斯拉身上也能看出,合资车企目的是将中国变成自己又一个出口型制造基地,利用本土电动车产业集群完善自身的造血能力。


这是他们在燃油车时代做惯的事情。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