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海豹> 海豹电池> 摘要详情

海豹加拿大电池材料集团SRG矿业

海豹加拿大电池材料集团SRG矿业

摘要来自:《在一关键领域, 欧洲想要甩掉中国, 但美国却在背后, 狠》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在一关键领域, 欧洲想要甩掉中国, 但美国却在背后, 狠》的片段:

中国作为电池制造行业的领先者,长期以来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欧洲正在谋求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上自给自足,避免对中国的依赖。但美国最近的举动无疑给欧盟在背后捅了一刀。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近日,一家电池材料的顶级制造商透露,该公司将重点交付建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河滨工厂,并将在北美地区启动下一个工厂,该公司也一直在考虑向欧洲扩张,但是融资问题是最大的现实阻挠。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对清洁能源有高达3690亿美元的补贴,而欧盟和英国所能提供的都无法与这一数额相比。相比于没有补贴的欧洲,美国的清洁能源补贴政策,促使越来越多的生厂商将重点转移到了美国,这意味着,欧洲想要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电池供应链计划,将会被严重延误。

早在去年,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时,中方就已经对美方这一不正当、歧视性的举措,公开表达了关切。该法案的相关措施以“保护国家安全”为名,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多个国家的强烈不满。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奉行的是“美国优先”,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

随着美国加大对中国制造商的打压,中方也开始调转方向,对欧洲地区加大了投资,以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场。今年5月份,我国电池材料制造商上海璞泰来,宣布计划在瑞典投资13亿美元建厂。与此同时,璞泰来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宁波杉杉公司也考虑在芬兰进行类似的投资。

另外,加拿大电池材料集团SRG矿业,与我国科技集团碳一新能源达成合作,计划在摩洛哥投资3到5亿美元,兴建一座工厂,以满足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需求。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在内的中国锂电池企业均已在欧洲布局工厂。中方与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欧洲电池供应链的良性发展,推动整个电动车领域的发展。

匈牙利布达佩斯,记者在媒体活动上查看比亚迪电动汽车

然而,面对中方的大力投资,欧盟似乎并不领情,还想着要跟着美国的脚步走。欧盟一直试图减少在电池原材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在9月的欧洲议会上,欧盟通过了一项针对中国的提案,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30年之前,确保对任何战略原材料供应商依存度低于65%。同时,欧盟还以中国电动汽车“价格低廉”为由,启动了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对于欧盟此举,中方明确表示,这一明显的保护主义行为,只会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仅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也影响到国际汽车产业的正常运作。面对不公平的对华政策,中方在10月,调整了石墨物项的出口管制政策,并从12月月初起,正式实施对特定石墨物的出口管制,这将直接影响到欧洲电池制造商对关键原材料的获取,使得欧洲电池供应链变得更为脆弱。

石墨粉

要知道,石墨是电池制造的关键材料,它是世界上除金属外的唯一导电材料,也是唯一的电动汽车电池阳极材料。而在这方面,中国控制着这部分供应链的75%,中国在电池原材料方面,实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欧洲想要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电池供应链计划,更是被现实“狠狠打脸”。据英媒近期报道,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指出,欧洲汽车制造商面临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短缺,仅获得2030年销售目标所需原材料的六分之一,远不及中国的比亚迪和美国的特斯拉。这种发展速度的落差,不仅使欧洲在电动汽车领域面临竞争压力,也凸显了其在电池供应链上的滞后。

拜登庆祝通胀削减法周年纪念活动

此外,欧盟还遭受了美国给自己带来的实质性打击。根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美国政府通过提供高额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行业的生产和投资。然而,这些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只面向美国本土企业或在美国本土运营的企业。法案中一些减税措施和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导致全球资金的重新配置,从而减少了投资流向欧洲的可能性,对欧洲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事实上,美国这一做法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其目的是“搜刮欧洲”,迫使欧洲的制造业巨头为了维护在美国庞大市场上的份额,将在欧洲的生产、研发和资金逐渐转移到美国,这种做法直接影响欧盟的根本利益。

目前,法国和德国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认识到这一法案会对欧洲带来的问题后,呼吁“唤醒欧洲”;德国总理朔尔茨更进一步警告,美方的做法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关税战。

锂电子生产线上的工人

目前来看,欧洲想要建立独立于中国的电池供应链计划,重要的不是如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欧洲一时半会离不开对中国的“依赖”,欧洲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也没有缩小,要想充实供应链,就只能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友好合作。只有在中欧的多方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健康的电池供应链,为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