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 汉用车> 摘要详情

汉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渗透率更是首次超过40%

汉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渗透率更是首次超过40%

摘要来自:《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的片段:

在此特别提及的是,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尤其是今年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渗透率更是首次超过40%。乘联会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775万辆,渗透率35.8%,较去年全年提升8个百分点。

以上成果的取得,除了跟汽车产业链各个企业的努力有关外,也与政策的强力扶持密不可分。进入2023年,国家和地方促汽车消费政策频频出台,这当中包括新能源免征购置税延续、强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放宽购车指标、发放购车补贴或消费券等。

自主提速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超过55%,国产部件加速上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给了自主品牌车企及零部件公司突围的机遇期。2023年,这一态势尤为明显。

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97.8万辆,同比增长23.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5.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当中,比亚迪再度进阶,前11月累计销量已经达到2,683,374 辆,较去年同期实现了64.29%的同比增长。奇瑞、吉利、长安、长城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比增福均超过10%。新造车势力中,理想汽车率先完成年度目标,累计销量达到32.6万辆,11月更是呈现4.1万辆的新高度。蔚来、零跑等也在诸多挑战中,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

此外,凭借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领先,自主品牌加速高端化,以用户需求和场景为核心,推出了高性价比的高端产品。截止2023年1-10月,自主新能源豪华达到3.4%,对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造成一定挤压。

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

紧跟车企向上步伐,自主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也进一步提速。以近两年渐火的空气悬架为例,一批出色的本土供应商如孔辉科技、保隆、拓普、中鼎股份等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空气悬架领域的中坚力量。

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

内卷不止

新车上市加速,价格战硝烟弥漫

进入2023年,“卷”字成为所有话题中的高频提及词。我们看到,为了提升销量,各大车企新车上市速度明显加快,技术创新亦不断加码。

除此之外,价格战是今年令车企头疼但又不得不有所行动的,这场无硝烟的厮杀从年头打到年尾,且愈演愈烈。

据盖世汽车梳理,一季度,受特斯拉降价影响,叠加车企和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的联动补贴,汽车行业爆发惨烈价格战,前前后后有近50家主流车企的上百款车型加入。此后,这场战役就再没停息,就连新能源车市中的王者也加入进来。12月1日,比亚迪宣布旗下王朝系列主力车型降价。其中,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直接降至8万元区间。此外,早已完成销量任务的理想汽车,针对旗下车型也给出了最高给予3.6万元购车补贴。

向上,内卷,出局、裁员……2023中国车市关键词

图片来源:比亚迪

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但也让车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同时给上游供应链带来更大压力: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整个行业陷入“不主动卷”就要被“卷下去”的局面。

洗牌持续

讴歌退出,部分新势力陷“生存”难题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市场上共有77家车企,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乘用车品牌共有129个。伴随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步入白热化,行业洗牌正进一步加剧。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