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领克01> 领克01电池> 摘要详情

领克01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和耐寒能力的日益提高

领克01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和耐寒能力的日益提高

摘要来自:《泼天的富贵,怎么就从纯电轮到了插混》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泼天的富贵,怎么就从纯电轮到了插混》的片段:

乘联会崔东树对11月新能源车锂电池市场进行分析时也表示,政策推动促使插混车市场持续走强,纯电车市场走势疲软,预计电动车的电池装车需求增长持续慢于整车总量增长。


从数据更能清晰看出这种变化,11月份,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达30.9万辆,同比增长86.9%;增程式电动车销量9万辆,同比增长233%,增速均远高于当月新能源汽车39.8%的同比增速。


图片


插混市场的“后来居上”,在于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安等率先在此领域布局的车企的推动,特别是在新能源加速渗透过程中,作为燃油到纯电的过渡产品,包含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在内的混动车型今年增速强劲,爆款车型频出。


业内看来,虽然是过渡产品,但在当前纯电车型尚不能完全摆脱里程焦虑的情况下,插电混动、增程式等车型既可以通过加油摆脱里程焦虑,又兼具纯电汽车智能化等优势,是收获一批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国产插混的爆发



事实上,2022年以来,插混车型的增速就已经明显高于纯电动车型。


2022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同期插混汽车销量为151.8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51.6%。2023年6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66.5万辆,其中插混车型高达21.7万辆,占比32.6%,占比创出历史新高。


“近3年,国产插混可以用爆发来形容,2020年国产插混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仅10.2%,2021年占比14.3%,2022年占比22.8%,2023年上半年已经突破30%。”


图片


今年,众多车企高管更是不约而同地将混动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多家传统车企负责人公开表态,纯电动车比重或将下降。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认为,燃油决定生存,混动决定生死,电车决定未来。2025年,混动、纯电、燃油的比例将为4:3:3。


“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可能插混是目前最高效的和用户最踏实的选择,因为哪都有加油站,即使补不上能,也不至于有里程焦虑,这解决了用户的痛点。”魏牌CEO刘艳钊对记者表示。


不仅是车企,消费者对于插混车型的接受度也逐渐走高,以价格为例。


由21世纪经济报道新汽车研究院联合尼尔森爱科近日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购车均价为23.03万元,比2022年的21.27万上升8.27%,其中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均价分别为23.79万和23.26万,超过纯电动的22.28万。


图片


对于再购用户而言,愿意支付的新能源车均价持续上升,达到了23.36万元,其中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均价分别为24.11万和26.68万,远超过纯电动的20.88万。


另据平安证券研报显示,预计10万元-20万元价格区间的插电混动车今年销量有望接近纯电车,整体能达到310万辆,增量将达155万辆。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可油可电引发的市场走高因素外,对车企而言,混动车型不需要像纯电车型如此庞大的电池包,这意味着在电池上可节省很多成本,为盈利腾出更多空间。且插混车型以SUV车型居多,而SUV车型本身利润较轿车车型更高。


虽然插混车型一直被业界认为是过渡时期产品。但目前看来,其还有5~10年的生命周期。所以插混车型市场扩张,也被看作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表现。


图片


近年来,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奇瑞的第三代混动技术、吉利的雷神电混8848、长城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全新Hi4、长安则通过深蓝、启源、阿维塔,及智电iDD系列车型,全方面发力,混动车型的竞争已进入“短兵相接”的状态。


正如里斯咨询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插电式混动汽车在颠覆燃油车的意义和作用上会受到纯电动汽车的挑战,形成与纯电动汽车“动态共存”的竞争态势。


但即便如此,纯电动汽车彻底实现油电同价和无补能焦虑仍需较长时间。因此插电式混动汽车至少还具有10年以上的发展窗口期。



世界范围内,对插混态度不一



不止国内,政策也是推动多个插混车市场持续走强的重要原因。


欧洲是当前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车市场,其纯电、插电混动 (包含增程式) 等不同技术路线的车型多年来一直均衡发展。


插混今年在欧洲销量实现了增长,不过尽管插混今年前8个月在欧洲市场的累计销量增长了4.4%,至635,487辆,但市场份额已经从2022年同期的8.4%下降到7.4%,未能跟上更广泛的汽车市场的增长。


专业人士也认为,插混车型热销真的是由激励措施推动的,但政府的支持正在减少,并表示如果欧盟决定采用更真实的二氧化碳排放测量方法,那么插混的需求将会崩溃。


图片


欧洲插混市场销量第一的德国从年初开始取消对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5625欧元至6750欧元的购买补贴,这导致该国插混市场销量锐减,根据Dataforce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德国插混的销量减少了近8万辆,同比下降了42%。


Dataforce高级汽车分析师本杰明·基比斯说:“来自德国的证据表明,如果没有激励措施,相关联的市场需求会低得多。”


销量排名第二的法国,免除了插混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基于重量的购置税。英国是欧洲第三大插混汽车市场,它为购买插混汽车的公司或者司机提供了企业用车税的大幅折扣。


销量排名第四的比利时,也提供企业用车税率折扣,在那里插混的销量截至8月增长了79%,超过意大利。比利时插混的市场占有率为20%,在欧洲国家中与芬兰并列第二,而第一名瑞典的市场占有率为21%。


图片


反观美国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2023年1-11月纯电动总销量为97.7万辆,按照这个速度,2023年美国电动汽车的总体销量能突破100万辆。但在2023年,美国插混整体渗透率基本卡在了2%左右。11月整体的销量为2.33万辆,1-11月插混总量为24.3万辆,目前没有太多供给的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美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削减纯电技术相关的开支,会不会向着插混发展还有待观察。


例如,福特决定推迟其120亿美元的电动化投资;通用汽车则决定减缓其纯电动车的生产速度并推迟新车型的推出。通用汽车还取消了与本田合作生产经济型纯电动车的计划。


图片


另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报告,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为345.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8.1%。其中纯电车和插电混合式电动车的销量占比分别约为70%和30%,插电混合式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47.8%,已经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保持增速的重要因素。


而在插电混动车型销量排名中,比亚迪也以35.2%的市占率遥遥领先,比起第2名的理想足足多出25.2%,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分别以4.0%和3.9%占据第三和第四位。深蓝、吉利、沃尔沃、丰田、腾势和Jeep则分列第五至第十位。


所以即使“插混是过渡,纯电是未来”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并不妨碍插混车型的爆发式增长并在增速上跑赢纯电。


图片


另外新能源汽车插混车型在国内市场领跑、纯电加速出口海外的格局也越来越明显,像比亚迪这样插混和纯电动双轮驱动的策略,不仅夯实了在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领先地位,甚至仅凭纯电今年就有望把特斯拉“甩”在身后。


可以预见,插混车型仍将成为明年新能源市场最大增长动能。


而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充电补能设施日益普及,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和耐寒能力的日益提高,插混的优势将减弱,但未来5-10年内,如果固态电池等一系列动力电池技术没有实现“跨时代”的重大突破,插混车型无疑仍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