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蔚来ES6> 蔚来ES6新车> 摘要详情

蔚来ES6理想汽车今年前三个季度并没有推出全新车型

蔚来ES6理想汽车今年前三个季度并没有推出全新车型

摘要来自:《“蔚小理”未过危险期》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蔚小理”未过危险期》的片段:

与理想“专薅有钱人”不同,小鹏玩的是“高举低打”。在此前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明确表示:“在2024年,我们不仅会基于扶摇架构推出竞争力突出的爆款新车型,而且计划推出15万级别的全新品牌。”

小鹏X9

小鹏将在明年交付的第一款新车型,就是小鹏X9——它与理想MEGA形成了极为微妙的竞争关系。据车fans的终端调查显示:“小鹏的进店客户反馈中,提及最多的竞品是问界和理想,提问界是因为智能驾驶,而提理想是因为最近比较有流量的MEGA。理想MEGA会对比X9。”

而除了高端线上的X9之外,小鹏还在探索中低端的走量市场。

“通过与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的战略合作,新品牌将会极大地加速我们在A级车市场的销量增长和份额扩张。”何小鹏透露,小鹏和滴滴合作的首款产品,A级智能纯电轿车MONA的研发进展顺利,预计MONA将在2024年三季度上市。

蔚来看似与小鹏和理想,没有直接竞争。但如今,蔚来也在采取“高举品牌、低走销量”的策略,高端线与理想价位重合度会越来越高,走量的“副线”则跟小鹏卷起了性价比。

在12月5日的财报电话会上,蔚来CEO李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叫“三个品牌九款核心产品”

按照此前网上的信息,蔚来品牌将聚焦于30万以上市场;代号为“阿尔卑斯”的汽车品牌,定位在20-30万元区间;代号为“萤火虫”的汽车品牌,则定位在20万元以下。这意味着,蔚来即将迎来“高中低”三大品牌矩阵,并且既要跟小鹏卷年轻人,又要跟理想卷中产。

在即将于12月23日召开的NIO Day上,蔚来将发布一款全新旗舰车型。按李斌的话说:“这款车是蔚来技术创新的结晶之作,将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技术标杆,引领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此前网传的消息称,这款旗舰车型的命名或为ET9,是“蔚来的迈巴赫”,定位远高于ET7。同时,蔚来全栈自研的技术或将首发上车,比如800V高压架构、新一代电驱、自研芯片等。ET9的定位决定它不会是走量车型,但它带来的“威慑作用”只会比当年ET7发布时更高。

蔚来的“走量任务”,早已交给了“阿尔卑斯”。

“我们第二品牌的第一款车在近期已经完成了VB车(开发验证试制样车)的试制,状态应该说非常好,是我们历史上新车型VB状态最好的一款车。”在财报电话会上,李斌迫不及待地向外界公布“阿尔卑斯”项目的进展。他直言:“我们对这个车的竞争力是非常有信心的。”

总之,“蔚小理”三兄弟之间的乱斗已经不可避免。从车型竞争到技术路线竞争,再到价位段竞争,这一切都将会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

也许,华为组建的“鸿蒙智行”大联盟还没完全发力,“蔚小理”已各自耗掉“半管血”了。

赚钱活在当下,花钱赢在未来

“自我造血”,被华为玩出了新花样。

像华为进入到汽车行业的过程,就是每年几百亿砸下去试错。今年算是试出来了,HI模式亏钱,但智选车模式赚钱。所以,华为给车BU摆了一桌“席”,让各大主机厂来“吃席”,再随点“份子钱”,前期投入一夜就回本了。反过来,继续搞新技术,为智选车输送弹药。

但是,“蔚小理”等等的造车新势力,可不敢玩这种大开大合的“赌局”。持续增长的营收、健康的毛利率以及可观的研发费用率,才是新势力能继续留在牌桌上的底气。

营收层面,理想第三季度营收为346.8亿元,蔚来达到190.7亿元,小鹏85.3亿元。理想的营收水平,主要也是得益于单车均价高叠加销量高。更值得关注的是单车均价数据,理想在第三季度达到了32万元,已经超过了蔚来的31.6万元。

不过,蔚来和小鹏对比自己往期而言,进步喜人。小鹏今年交付量稳中带涨,营收能力也在不断攀升。蔚来在第二季度曾出现销量下滑,索性是在6月变现降价之后,及时挽救了交付量的走势。到第三季度,蔚来才重新回到“百亿营收”的安全线之上。

毛利率方面,20%是车企经营的“安全线”,也是企业能否持续投入研发、维持良好经营的基础。一贯有着极强成本控制能力的理想,达到了22%,其次是蔚来的11.0%,小鹏为-2.7%。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今年三季度毛利率才17.9%,比理想还低。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特斯拉还不如理想活得健康呢?

其实,按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说法,他愿意牺牲盈利能力来换取销量。“愿意在‘动荡时期’再次下调电动汽车的价格,尽管这会影响公司毛利率,但愿意牺牲毛利率换取销量增长。”

实际上,理想汽车今年前三个季度并没有推出全新车型,其主销区间受行业价格战的影响也较小,所以毛利率的波动不大。反而是小鹏被价格战卷得够深,蔚来受到新车交付节奏的影响更多,两者的毛利率动荡情况也有一定合理性。

关键,还是看管理层对资本市场释放的信心,够不够。

“我很有信心加速实现甚至超越原定计划2024年底降本25%的目标”,何小鹏在电话会上就向投资者许诺称,“随着新产品和技术降本驱动我们的毛利率显著改善,我们预计四季度将会产生更大规模的正向自由现金流,这也是我们走向长期规模盈利的起点。”

蔚来财务高级副总裁曲玉也表示:“长期来看,降本作为公司内部重要项目,我们已经开始通过设计优化、供应链及生产端效率提升,以及与合作伙伴商务谈判来进一步优化NT2.0平台产品的成本结构。同时蔚来品牌会专注高端市场,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15%-18%的整车毛利率。”

最后,在决定未来竞争的研发投入上,局面又稍有不同。

蔚来的研发,一如既往地敢砸钱。第三季度,蔚来研发投入为30.4亿元,理想为28.2亿元,小鹏为15亿元。即便是环比下降了9.1%,但蔚来的研发投入金额,依然比理想和小鹏高出一截。而第二季度,蔚来即便是卖得不好,也没敢苦着研发。

同样的,小鹏即便是营收规模不大,但赚的钱都往研发里砸了。在研发费用率上,小鹏第三季度为17.6%,蔚来为15.9%,理想为8.1%。往前两个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率曾一度高达38%,而小鹏在今年一季度也搞出过32.2%。

倒是理想比较稳定,不管赚多赚少,撑死了就是10%的研发费用率。高情商的说法,就是理想汽车研发效率高,而低情商的说法则是,理想汽车不舍得搞研发。

从深陷价格战,到爬出降价坑

在“蔚小理”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三家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价格战”

从打死不降价,到变相降价,再到官方降价,这届造车新势力已经被市场竞争深刻的教育过一轮。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没有定价权,只能被动迎战特斯拉、比亚迪、华为。

官降4万多的问界M7,在刚刚过去的11月卖了1.5万台,首次超过了竞争车型理想L7。短期内,理想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终端优惠。

目前理想L7和理想L8都有26,000元的补贴政策(包含保险补贴、保养补贴、政府补贴、购置补贴等),外加2000油卡。与此同时,在售的旗舰车型理想L9,也有24,000元的补贴政策。

蔚来和小鹏在终端,同样放出了不小的优惠。蔚来虽“嘴硬”不给现金优惠,但也通过选装基金、NOP+免费使用权、换电体验券、积分等方式,降低购车和用车门槛。小鹏主销的G6和G9则直接在终端开启了现金优惠,金额在1~2万元不等。

蔚来李斌

对于价格战,蔚来主打一个从容淡定。

李斌直言:“如果从我们三季度的策略的角度来讲,已经非常清晰,就是我们会保持价格的稳定。”

在今年6月,蔚来官宣调整全系新车价格与用车权益。从此次调整后,蔚来全系新车降价3万元,最便宜的蔚来22.8万元开回家。这次降价,不光是李斌很满意,新老用户们也都满意。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