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比亚迪F3新能源王传福选择从他的老本行「电池」入手

比亚迪F3新能源王传福选择从他的老本行「电池」入手

摘要来自:《比亚迪:炼成巨头,哪有岁月静好?》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比亚迪:炼成巨头,哪有岁月静好?》的片段:

仅创立2年时间,1997年比亚迪就卖出了1.5亿块镍镉电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电池生产商。

同期,国家科技部在筹划「“十五”863计划」。

比亚迪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起来。

“究竟往哪个方向走?当时是科技部开会,大家主张说是电动汽车,但争论很大,大家觉得电动汽车不靠谱。”

“然后那时好多院士签名,大家都主推汽车电池,因为当时手机电池也很多,也有很多民间科学家搞了大电池,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那个时候手机电池已经是全世界第一,而且我们中国还有一点,电费是全世界最便宜的。”

“最后科技部决定,就是说搞电动汽车。”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此前在回顾当年新能源车起步阶段时这样说到。

乘着国家明确发展电动汽车之势,本身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可谓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2年,比亚迪认准了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开始投入研发铁电池。

只是单做电池,满足不了王传福的野心。

2003年,比亚迪超越日本三洋,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电池生产商。

电池业务的天花板,触手可及。

于是,比亚迪需要找到新的电池应用场景——汽车。

同样是2003年,比亚迪以2.7亿元人民币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从一开始,比亚迪就并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造车。

在收购秦川的同时,比亚迪开始快速布局汽车产业链的各个模块,同年它就拿下了北京的一家汽车模具厂,开始自研自产汽车模具。

在7年以后,到2010年比亚迪旗下的零部件厂已超过100家,几乎涉及所有汽车组件。

其中像半导体、储能和光伏等重投资业务,比亚迪早早在2004-2009年期间就完成了布局。

那时候也算是「新势力」的比亚迪,跟如今我们所看到广撒网的蔚来、特斯拉,可谓如出一辙。

当然,它们的前期结果也是差不多,比亚迪过重的资本投入,使其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2009年,比亚迪仅在储能电池和光伏业务的前期投资,就花了超过50亿元。

而王传福曾在2012年的时候指出,「光伏业务每年都要亏损七八个亿」。

在2003年比亚迪造车以后,那10年里最拿得出手的产品,大概只有效仿丰田花冠的F3。

7.38万起售价,只有花冠的一半,比亚迪F3仅耗时一年多即突破了10万辆销量,甚至一度实现月销3万辆。

只是这样的作品,很难说有着足够含金量,加上那时候比亚迪的广撒网布局,难免给人留下了“不务正业”的印象。

比亚迪,需要渡过一场漫长的正名阶段。

在2001年科技部发布“十五”863计划的背景里,其实有一点考虑因素,是涉及到了北京奥运会。

在某种程度上,那几年电动汽车还只充当着「展示品」的角色。

具体该怎么走,是否该与已形成共识的混动路线“唱反调”,这里面还有着巨大分歧。

“我们专家组和上层领导,在2009年北戴河会议上达成了共识,最终决定选择「纯电驱动」战略。”欧阳明高指出。

尽管如此,整个行业也没有完全予以认可。

“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取名不叫《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这样做也是为了折中一下,当时还没那么笃定,但国家战略基本成型。”欧阳明高透露。

在2010年上层领导逐步形成共识的阶段里,比亚迪开始拿出了些真功夫。

2008年12月,作为全球首款插混车的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上市,售价14.98万元,这也是第一代DM混动技术的始祖,支持纯电、增程、混动三种驱动方式。

其时王传福强调,“F3DM,是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电动车。”

需要留意的是,当时售14.98万元的F3DM,主要面向公务和商务采购市场。

而到2010年推出的低碳版车型,F3DM才正式面向个人用户销售,只是起售价提升到了16.98万元。

加上三电系统之后的比亚迪F3插混版,售价较之燃油版翻了一倍有多,可想而知其市况的惨烈程度。

对此,相关部门是有看在眼里,同时也要回到欧阳明高所说的,「2009年北戴河会议达成共识」。

当年,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就此启动。

2010年,国家下发《关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开始以真金白银来补贴私人新能源车购买。

那时比亚迪F3DM开始面向个人用户销售之后,消费者可享受到5万元的国家补贴。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也加速了新能源车的发展步伐。

2009年,比亚迪推出首个纯电平台——「e平台」,这也是e平台的“1.0版本”,其中首款纯电车e6于次年推出市场,售价在30万级别。

当下30万级纯电车并不算热销,那就更不用说10多年前了。

比亚迪也清楚,纯电市场需要用更多时间来培育,于是当时它更多投入到了混动领域的研究。

2013年,比亚迪开始应用第二代DM技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542”战略」。

百公里加速5秒内、4驱、百公里油耗2L,比亚迪这套技术开始在市场里打出了水花。

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2.1万辆,次年则同比增长208%至5.8万辆,占据全国新能源市场17%的份额。

从2015至2018年,比亚迪还曾连续4年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直至2019年被特斯拉夺走了王座。

突然崛起的特斯拉,迅速成为了全行业的鲶鱼。

尤其在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建设,特斯拉相关供应链落地中国以后,市场拐点真的来了。

在特斯拉初露锋芒的时候,那正值比亚迪的「至暗时刻」。

“2017-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特别是2019年净利润只有16亿,但是在研发上,我们还是咬紧牙关投了84亿。”

“许多人笑我,这是在烧钱,但我们深知要把车做好,要想发展新能源,没有核心技术是不行的。”

“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在今年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上,王传福回顾了当年的情况。

2019年比亚迪销量下滑11%至46.14万辆,即便新能源车也停止了增长。

如果再参照2010年比亚迪的51.98万辆,实际这10年以来,比亚迪一直处在“瓶颈期”。

更让王传福悲观的是,2018年推出的第三代DM技术,没有换来足够市场回报。

他坦言,「发展到第三代DM的时候,真的差一点就走不下去了。」

相比于第二代DM采用了P3+P4的双电机架构,第三代DM则是在发动机一侧增加了BSG电机,从而变为P0+P3+P4的结构。

只是P0电机的作用,并没带来颠覆式的体验。

比亚迪的困局,直至2020年才看到了解开的曙光。

2020年初,比亚迪发布主打安全标签的「刀片电池」,由此带动起了业内电池针刺测试的跟风。

一边是国产特斯拉的持续热销,另一边的比亚迪则以电池安全来打消用户顾虑,同期“蔚小理”熬过难关,交付量持续走高。

在种种因素驱动下,首搭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于当年7月上市以后,不到半年即累计卖出超4万辆,且此后还一发不可收拾地畅销。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