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Hyper Punk> Hyper Punk电池> 摘要详情

Hyper Punk就开启全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

Hyper Punk就开启全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

摘要来自:《日产,能否扛起日系车电动化时代的大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日产,能否扛起日系车电动化时代的大旗?》的片段:

十多年后的1996年,日产成为全球首次销售锂离子电池的企业,并在9年后的东京车展,展出PIVO概念车。最终,在2010年的东京车展上,推出了全球第一台量产纯电动车“Nissan LEAF”聆风。


这是一整条完整的产品规划与技术规划路线,更可以理解为日产这个汽车品牌,整体的品牌基因,以及勇于探索精神的传承。


所以,当我们在今年的东京车展上,看到如此全面的新技术推新与覆盖。首先不应该感到惊讶,其次应该自然产生的判断是,日产开启了自己的全面进化旅程。


图片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日产按照自己的时间节点将这些产品与技术快速落地,那么距离他们真正成为日系车参与新能源化、智能化全球竞争的引领者,为时不远了。


当然,现在的问题在于,这样的目标,日产有没有可能达到?宣示与做到的差别,究竟有什么不同?


规划,远比试探重要


技术路线与技术远景,其实是每一家期待可持续发展的车企,必须要规划的事情。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现实需要的事情是,这些规划如何落地,怎样的产品可以承接这样的规划?


目前看来,有愿景、有技术路线的推动,是日产往前走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日产已经把后面的那几步,完全给规划完了。


在这届东京车展上,日产一口气推出了5款概念车。


除了专为创意而生的下一代的跨界纯电车型——日产Hyper Punk概念车之外。我们可以看到Hyper这个大概念下,有精英旅行版的MPV——Hyper Tourer,有为雪地专属设计的Hyper Adventure,还有为城市用车推出的SUV概念车——Hyper Urban,以及为速度而生的Hyper Force。



图片


简单来说,目前市面上所能够让人想到的主流汽车类型,日产都已经一揽子规划完了。


而在这些侧重点不同的概念车上,日产的战略意图就已经非常明确。比如Force,要做的就是实现在电动车时代中,如何体现车辆的驾控性能。空间更大的Tourer,则更适合展现多排的人车交互功能,甚至穿戴式的设备,如何在座舱内构建娱乐生态。


而越野产品,则需要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和V2X智能供电管理系统,实现复杂路况的克服,以及远途旅行的能源管理与分配。最后,更偏重城市的Urban,则显然会在人机交互、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做出重要的探索。


图片


与其说,这是产品的分类,倒不如说日产已经想明白了,在不同类型、属性、风格的产品上,如何实现技术的分配、实验,最终从这些概念车身上,分化出未来日产的量产车模样、技术路线。


所以,现在一个全新的问题在于,这一套打法思路,是否是领先的?


技术,是领先且能实现


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将上述提到的技术进行实现。就已经确定了整个品牌的领先性了。


日产这一次带来的领先技术,包括全固态电池(ASSB)技术、“多合一(X-in-1)”电驱化动力总成技术、V2X智能供电管理系统等。这些技术的集中展现,是克服了技术瓶颈,所产生的“技术爆发”式的迁跃。


更重要的是,如何快速使这些技术,更稳定可靠?在这一点上,日产其实是非常值得信赖的。


正如刚才所说,日产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纯EV电动车的研发与量产。更重要的是,与那些不稳定的技术相比,日产在车辆安全性领域的投入,其前提首先就是稳定与安全。


这一点在日产“超过210亿公里零重大安全事故”这一重要的电池安全领域记录上,就已经有了非常有分量的证明。


简单来说,技术的理念,以及达成技术的硬件,是相对更容易实现的。但在此过程中,技术的稳定程度、适配程度、可靠程度,成为了更重要的点。在这一点上,显然我们应该相信在电池技术上,实现超长公里无重大安全事故的日产。


同样的,在此次日产主打的这些新技术上,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技术基因在延续。


比如,V2X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联万物技术)。依托这样的技术,汽车将成为一个移动的数据交互中心,与公共设施、商业设施、甚至个人智能设备与家用电器产生信息交互与联动。从而,让汽车成为以驾驶者为中心的,并方便他们互联万物的“元宇宙”。


在此次东京车展之后,日产将在全球范围内对V2X进行测试,这是一项非常重大、复杂的工程。首先需要巨大的销量支撑;同时,需要对于本品牌旗下不同类型的产品可靠性,有绝对的信心。


图片


同时,日产将在2024年,就开启全固态电池的试点工厂,目标是实现2028年前可以量产。但量产也不是最终目标,他们的核心目标,是在2028财年,全固态电池能将电池组的成本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未来会将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


也就是说,依托全新的制造体系和商业模式,日产将把全固态电池这一比现有电池能量密度更大,充电效率更高,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好的电池技术进行快速市场覆盖,以实现电动车型与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攻克纯电车普及的一大难关。


图片


此外,目前日产汽车正在开发基于激光雷达(LIDAR)的先进辅助驾驶技术,至2026财年,日产和英菲尼迪品牌车型将有超过250万台车辆搭载ProPILOT超智驾技术,计划到2030财年,在全部新车型上搭载新一代的激光雷达系统(LIDAR),以实现车辆在驾驶领域的深度智能化发展。


当然,技术快速铺开,并持续深入研发突破的过程中,日产还涉及了并推进有利用价值的电池材料、零部件回收技术的开发,实现更为环保的由生产、制造、使用、回收四个环节构成的,汽车的可持续循环的使用生命全周期。

猜您想看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