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雨燕> 雨燕销量> 摘要详情

雨燕这几年它的销量实在拉胯

雨燕这几年它的销量实在拉胯

摘要来自:《他们全部退出中国,这些车企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他们全部退出中国,这些车企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的片段:

2011年,长安铃木销量突破22万台,创造了入华以来的巅峰时刻。但此后,长安铃木开始走下坡路,2016年销量只有11.5万台,到了2018年上半年,销量只剩2.4万台。

铃木之所以败走中国,主要原因是“对市场的错误预判”。

进入21世纪后,小型车越来越满足不了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偏偏铃木长期只卖奥拓、雨燕、天语和羚羊。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铃木最终败给了鼓起来的“中国钱包”。

铃木并不是“退华”队伍的最后一人,事实上,最近几年退出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不胜枚举,菲亚特、讴歌均在其中,也包括刚刚轰然坠地的广汽三菱。

10月24号,广汽三菱以1元对价“卖身”,正式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

这,几乎是复制了铃木的结局。

跟铃木相同的另一点是,广汽三菱在中国市场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17年-2019年,广汽三菱分别卖出新车11.73万台、14.4万台和13.3万台,作为一家只生产SUV的中型车企,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可惜,2020年开始广汽三菱便一蹶不振,今年上半年,广汽三菱的销量只有区区1.2万台。

按常理来分析,失去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在任何车企眼里都是血亏,然而,日本人可能并不这么想,因为中国市场只占三菱全球销量的4%。

换句话来说,把三菱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卖掉未尝不是件好事,套用某自媒体大V的话,就是“起码三菱不用再为了这点醋,专门包顿饺子”。

反过来看,失去中国市场对三菱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事实也的确如此,去年三菱在全球市场的产量约为140万台,怎么看,这个数字都不低。

铃木也有同样的境遇。

2018年“退华”后,铃木转攻印度市场,2022年,铃木在印度的销量突破161万台,当地市场占比达54.36%,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的汽车经销商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来自铃木。而在全球市场,2022年铃木的销量超过296万台。

你瞧,那些在中国卷铺盖走人的合资车企,其实日子过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甚至还挺滋润。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被视为“大众平替”的斯柯达。

2016年-2018年,斯柯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超过30万台,表现可圈可点。不过到了2022年,斯柯达的销量只剩4.46万台。由于市场表现过于糟糕,斯柯达CEO不得不考虑“只在中国销售汽车,而不从事生产活动”。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