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L9导航摘要> 摘要详情

理想L9导航-引擎-车窗

理想L9导航_引擎_车窗

摘要来自:《预计2023年交付35万台,增速超400%!HUD硬核玩》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预计2023年交付35万台,增速超400%!HUD硬核玩》的片段:

相比传统的W-HUD画面小、显示的内容比较少,无法解决开车过程中频繁低头的问题,驾驶者反馈比较“鸡肋”,可有可无。理想L9的HUD画面更大,画质优异,结合多模交互,驾驶者几乎不用低头就可以查看各种必要信息(仪表、中控和手机导航等),算是第一台真正不用低头的“平视/抬头显示器”。

除了交互逻辑合理之外,这款HUD的光学素质也非常优秀,不仅解决了以往HUD产品中常见的重影、眩晕、畸变等问题,还提供了最佳的均匀度、色彩、细腻度等综合画质,使得驾驶者长时间观看和使用,也不会有任何的不适。

理想汽车这一动作也开启了“HUD全面取代仪表”的全新时代,很多主机厂纷纷跟随理想汽车的脚步开始全面标配HUD,推动HUD规模化速度加快。

其中,作为理想L9的HUD供应商,FUTURUS已经凭借量产产品的良好市场口碑,顺势开启规模化量产新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8月31日,FUTURUS(重庆)智能生产基地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成为本土HUD量产后市占率增速最快的供应商。根据已有客户订单数据,FUTURUS预计2023年HUD产品总交付量有望迈上35万台的新台阶。

除此之外,华阳多媒体、泽景、水晶光电、智云谷、上海浦创等HUD新老玩家也相继宣布在不同车型标配W/AR-HUD,或拿下车企量产定点。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 HUD交付149.54万辆,同比增长45.86%。其中,WHUD占比超过90%。

目前,HUD前装搭载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中长期市场格局依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W-HUD的价格战愈演愈烈,AR-HUD在量产化方面仍存技术痛点,各供应商在加码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催化了行业淘汰赛。

价格战厮杀下,到底“卷”什么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车企挑选HUD产品主要受到两种驱动力的影响。

一是参数驱动,对标市面上反响较好的HUD参数,但是对于细节之处,比如画质做得多细腻、使用过程是否会眩晕等,缺乏量化指标;二是体验驱动,要求HUD体验至上,做到画面显示细腻、足够亮、足够均匀,色彩好,交互好用。

作为HUD赛道的资深玩家,日本精机、大陆等外国传统厂商的HUD产品,在技术、体验、品质等方面均表现优异,但在价格战面前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而这也给了中国企业,甚至初创企业入局的机会,即对标头部玩家的HUD产品参数,通过战略性亏损拿到车企量产定点。

不过,任何行业前期市场都需要教育,随着主机厂和用户对HUD的理解愈加深刻,标配的HUD,作为驾驶者在驾车过程中长时间、高频次使用的视觉主交互界面,体验至上必将成为HUD上车的主要驱动力。

这也意味着,HUD价格战开打背后,主要卷的是体验和成本,抛开体验谈成本的HUD玩家,将在一次性买卖之后被淘汰。

W-HUD目前处于市场增长周期,FUTURUS的策略是,和愿意标配HUD且销量不错的客户合作,利用汽车规模化效应,在不牺牲产品体验和品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成本优化。FUTURUS创始人、CEO徐俊峰表示。

FUTURUS创始人、CEO徐俊峰

除理想汽车之外,今年以来,FUTURUS还获得了某头部车厂重点车型HUD项目定点。目前,该公司还与理想、蔚来、小鹏,长城、吉利、比亚迪,上汽、宝马、奥迪等头部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可见,体验至上换来的市场口碑,已经推动FUTURUS进入商业正循环。为了满足HUD出货的爆发式增长需求,FUTURUS(重庆)智能生产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已经启动,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78万台。

而在AR-HUD方面,目前已量产的车型中,奔驰S级的AR-HUD的体验和软硬件是业界公认的标杆,但是其硬件(光学)的空间纵深感和软件(算法)的融合感,也差强人意。这也意味着,现阶段AR-HUD“卷”的核心方向,是体验和创新。

为了实现纵深感,从硬件来看,AR-HUD需要一个具有光学纵深感的三维虚像显示器,投射超高亮度、超远距离、超大画面、多重景深,甚至连续景深三维光场(全息)影像,所以一个真正有AR体验的AR-HUD,PGU和曲面镜也要支持三维景深,设计难度要高得多。

技术难度而言,AR-HUD的PGU热管理和设计难度急剧加大,自由曲面放大光路的设计难度也在急剧提升。现阶段鲜少有HUD供应商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研发真正基于多个焦平面或者连续变焦的,有非常好三维景深效果的AR-HUD产品。

软件层面,AR-HUD对嵌入式软件和AR实时渲染引擎的要求也更高,需要保证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四维时空的实时融合显示(或者叫超低延迟显示)。这背后,需要完成非常复杂的空间计算,这也是W-HUD和AR-HUD的本质技术区别之一。

现阶段也几乎没有厂商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去研发如此困难的AR引擎,因此AR体验也就更加糟糕。很多以用户体验著称的车厂,甚至公开表示体验差的、没有AR功能的AR-HUD,其用户体验远远不如优质的W-HUD;也有量产过AR-HUD的传统车厂,因其市场反馈不好,找FUTURUS重新评估HUD设计的底层逻辑,甚至打算放弃‘GIF动图版’的劣质AR-HUD,拥抱优质的WHUD。”徐俊峰表示。

而针对AR-HUD的硬件和软件(算法)难题,FUTURUS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做技术研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500件专利,AR-HUD专利总量世界第一。

具体到AR-HUD产品,FUTURUS推出的光场AR-HUD,搭载了独家的AR Kernel®️渲染引擎,具备光场成像能力(多景深离散光场),相较于单一平面的普通2D HUD产品,可实现更好的AR融合效果以及更加自然的视觉体验,该产品已经获得国内某头部主机厂量产定点,预计2024年底实现量产上车。

FUTURUS光场AR-HUD效果

此外,FUTURUS的空间光场AR-HUD(空间连续光场)正在开发中,该产品将能够实现连续变焦效果,在真实世界的不同位置投射虚拟影像,即使车辆及周围物体不断运动,也能让处于不同位置的真实物体与HUD虚拟影像在视觉上融合,该产品将于2026年初实现量产。

To C思维做To B,慢鱼反超快鱼

“To C的产品思维”刻在企业DNA里,或许是FUTURUS获得主机厂们青睐的关键因素。

只有超越客户、关注用户潜在的真实需求,以To C的思维去做To B的业务,做用户刚需且独一无二的创新产品,才有可能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FUTURUS的原则是基于第一性原理去做事,不问短期内投资人、客户期望我们做什么,只问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徐俊峰表示。

以HUD的产品规划举例,车厂和消费者作为非专业从业者,其实并不清楚未来的HUD形态有可能是什么,而FUTURUS的产品和用户研究团队,会考虑三五年内HUD产品的各种创新形态,以及未来的客户和消费者,在熟悉这些产品形态后的选择和痛点需求。

据介绍,由于做前装市场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花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回报,加上2016年左右前装HUD的市场渗透率非常低,所以在创业初期,FUTURUS重点研发前装产品的同时,也做了HUD后装市场产品以快速回血。

面向后装HUD领域,FUTURUS开发了一款产品百路达,其光学质量和产品体验好,在强光、正常日光和夜晚三种状态下,都可以做到非常清晰的成像效果,受到了C端用户的广泛好评。

随着对前装市场的深入分析,FUTURUS不断研究消费者的需求,2019年交付了简单传统W-HUD(1.0代产品)后,持续加码HUD的核心技术,研发出智能化程度更高,一个真正不用低头的智能抬头显示器W-HUD(2.0代产品)。得益于高度一致的产品设计理念,FUTURUS在2020年初拿到了理想L系列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

彼时,2020年初,考虑到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化,以及创业公司资源有限,FUTURUS当机立断停掉To C的产品线,集中全部资源投入到前装HUD产品的研发设计,并将研发重心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想L系列量产项目的研发,另一个是下两代产品的深入研发,光场AR-HUD和全车窗显示(Panoramic HUD)。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