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L9配置摘要> 摘要详情

理想L9配置-空间-车标

理想L9配置_空间_车标

摘要来自:《一招鲜还能吃多久?“理想”模式真的理想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招鲜还能吃多久?“理想”模式真的理想吗?》的片段:

要想了解这次事件的起因,就得从网络上流传的“理想L9,看不见的地方——十个不能说的秘密”质疑图片开始说起,从图片制作功底和详细观点,可以看出作图人确实下了不少功夫。Ta的核心思想也很明确,就是认为现如今的理想L9作为40多万的车型,在配置方面有些“名不符实”。

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展开细聊了,我们就挑几个网络上争议最大的来说。

一是吐槽理想L9作为一款车身长度超过5米2的车型,内部空间却跟5米1的纯电动车差不多。作者的看法是,理想L9作为“逆向开发”车型,空间优化自然有所不及。

对此,理想汽车也作出了回应,表示与宝马X7奔驰GLS相比,理想L9的车内有效空间更大,车内得房率更高。

不过有趣的是,理想这里摆出具体名字的车型,前两款都是传统燃油车型,或许跟理想L9本身是增程式混动车有关,至于所谓的某中大型纯电SUV,理想L9则没有说出具体名字。

大家关于空间这方面的疑问,其实是源自当时理想ONE的不足。因为理想ONE在车架底盘设计上参考了汉兰达,带有些许油车影子。尽管绝对轴距、空间更大,但是相比对手问界M7,理想ONE的结构布局没有优势。同样的疑问,自然就被放大到理想L9身上。

此外,讨论热点还集中在理想L9的机械素质差问题,比如作图人提到,理想L9是同级少见采用浮钳刹车制动器的6座车,主流对手考虑到满载近3吨的刹车安全性,都会采用安全性能更好的定钳制动。

对此,理想的回复是,媒体(汽车垂直网站)有实测连续6次100-0km/h制动的平均距离,成绩为37.03m,拥有优秀的制动距离。当然了,现实生活里可能一般用户都不会去开着理想L9感受劈弯,理想本身在宣传时也是尽力避免这一点。

这里顺便科普一下,浮动式刹车盘在支架配合的轴销自由滑动,产生制动力矩;固定刹车盘是制动钳内的活塞伸出制动块,夹紧制动盘时,产生摩擦力和制动力矩。

一般来说,浮动刹车盘不是一个整体,工作面与安装面属于软连接,对材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使用材质不达标,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一般配备在相对廉价的车型上,在售价四十多万的车上确实很少见。

而面对质疑麋鹿测试时转向助力“失效”的问题,理想则没有正面回应。

至于对理想L9的增程器、电机、充电效率、魔毯空气悬架等方面的质疑,本质上是作图人怀疑理想作为一家车企,在技术层面的积累和功底,以及理想L9作为一台旗舰车型,其机械素质表现“不尽如人意”。

理想在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早期押中了增程电动的路线,由于增程电动结构和控制相对简单,小容量的电池,也使得它的制造成本更低,可以把钱拿去堆更高的配置,同时聚焦家用领域,让理想收获了不少销量。

不过这也使得理想对于技术层面似乎没有那么看重。以旗舰车型理想L9为例,即便配备了最新款的芯片和激光雷达,但是在高速跟车巡航,市区拥堵辅助和泊车等智能驾驶方面,表现都不如蔚来小鹏

甚至此前有消费者质疑,理想的激光雷达形同虚设,高速NOA问题频发,还出现过将广告牌识别为真人的笑话。近期理想汽车失控撞进早餐厅引发严重伤亡事故,更是令人浮想联翩。

营销重要,技术研发也不能落下

作为造车新势力现阶段的牌面之一,理想汽车似乎很完美地继承了创始人李想的媒体人出身,甚至业内产生了一种说法,“理想汽车是一家靠汽车盈利的媒体公司”,非常擅长在营销层面下功夫。

有人曾统计过,作为同行亲自“认证”的“微博之王”,李想在微博拥有217.3万粉丝,发布的微博数量更是超过了一万条。作为对比,蔚来CEO李斌的微博粉丝数是51.3万,发布的微博数量还没超过500条;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粉丝是116.2万,微博数量不超过2000条。

而在李想发布的这一万多条微博里,其中不乏Diss同行的内容:

比如有人说增程式路线不行,就怼遍全行业,从“臭搞技术的”到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无一幸免。

又比如有人说全铝车身更好,李想直接回应:“建议认为铝好于钢的朋友将自己房子的钢筋结构换成铝。”

此外,李想团队还不乏出现“500万以内最好的车”,“与库里南对比,理想L9也不怕”,“长途用油,短途用电”,“充电九分半,续航400公里”等宣传金句。

事实上,理想汽车的成功,最大助力应该是强大的营销能力。要知道,作为车评界“祖师爷”,李想是正儿八经的媒体人出身,更是某汽车垂直平台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曾经最成功的汽车内容平台,该平台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的“好车”定义权。

可以说,李想亲手带出来,以及“二次分裂”的车评人,拥有一套几乎相同的话语体系和评车标准,甚至很容易同化出相似的思维逻辑、审美乃至价值观。老板亲手带出半个车评圈,而且深谙其中的传播之道。从某种层面而言,理想汽车是中国汽车史上的第一,毕竟从未有过营销如此强大的团队。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