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汽车P5后窗摘要> 摘要详情

小鹏汽车P5后窗-动力

小鹏汽车P5后窗_动力

摘要来自:《提车难背后:新能源车产业链出现原材料“炒家”》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提车难背后:新能源车产业链出现原材料“炒家”》的片段:

一方面,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行业专家则站出来“揭开”更多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除了对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外,也表示:本轮原材料价格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多个品牌店内已无现车,等车考验车主耐心


对车主而言,当下买车已经成了急不得的事。


贝壳财经记者此前在了解小鹏P5交付的情况时了解到,在2021年10月中旬、中下旬订车的车主,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提车。仅仅在贝壳财经记者加入的一个群里,就有近300位提车困难的用户。


提车难不仅发生在小鹏P5车主的身上。近一两个月,几何汽车功夫牛EX3、零跑T03秦 PLUS DM-i、Model 3Model Y等产品均存在交付超3个月的难题,部分品牌甚至一度出现用户维权。


贝壳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京西一家4S店除秦PLUS EV车型外,均无现车,部分车型等车周期至少3个月起步;G3i车型提车周期甚至达到了4个月。


对于企业交付周期拉长,一位极氪汽车内部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各个环节面临供应链压力,除了电池外,芯片短缺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 AutoForecastSolutions预测,受芯片短缺影响,全球2021年减产汽车1131万辆,其中中国全年减产214.8万辆。申港证券分析师曲一平指出,芯片短缺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好转情况,全球各大车企均受影响。


国盛证券一份研报指出,2022年汽车及工业芯片仍将持续供不应求,供应链、库存、交期等一系列问题将持续存在。


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瑞萨在内的全球前五大汽车芯片厂在2022年均面临大量的订单压力。英飞凌积压订单超过31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72亿元),远超过公司的交付能力;安森美在2021Q4发布会上表示,其2022年产能已经订满,交货时间高达45周;截至2021Q4,公司累计未完成订单超过1.2 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4.7亿元)。


交付周期拉长,新能源汽车年内已掀起两波价格调整热潮。


率先打响年内第二轮涨价的炮火,旗下产品涨幅1.43万-3万元不等。随后,几乎全系车型涨价0.3万-0.6万元;哪吒汽车涨价0.3万-0.5万元;零跑C11涨价2万-3万元;涨价1.07万-2万元;欧拉好猫涨价0.6万-0.7万元。


压力背后:供不应求还是恶意炒作?


不少消费者都在犹豫:现在不买车,接下来是否依然紧缺?


章弘认为,如果原材料芯片短缺压力缓解,新能源汽车出现销售下滑的趋向,那么涨价也许就不会继续。


章弘表示,目前国际社会工厂开工率日益增高,经济逐渐恢复,原材料的需求较之以往两年有着大幅的增长。此外,国际社会两年来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回暖,通货紧缩也逐渐向着通货膨胀转移。在这些原因的综合推动下,导致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客观供需压力的同时,似乎市场上也有主观的问题存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陈士华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将原材料涨价纳入监测视野,并于近期加大行动力度,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应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针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明确表态将坚决重拳打击。


汽车分析师张翔提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排除部分厂家、中间商有囤积居奇的行为。就像2021年芯片行业出现的黄牛情况,在高额的利益面前,部分有心人、企业就会做出一些动作。


成本压力大,电池正极材料需要解决资源紧缺


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核心压力还是在原材料上涨、补贴退坡、芯片短缺三点上。


如果说2022年开年第一波新能源汽车价格调整,还与补贴退坡挂钩。那么第二轮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就很难避开原材料的成本问题。根据中泰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汽车产业上游原材料在近几个月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核心的动力电池,其相关原材料更是出现价格异常。


根据中泰证券对小金属品种价格进行跟踪后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酸锂、氢氧化锂、钴酸锂等进入价格分别达到了28.2万元/吨、23万元/吨、42.8万元/吨,一年涨幅达614.2%、323.8%、121.8%。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