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福特电马导航摘要> 摘要详情

福特电马导航-内饰-发动机

福特电马导航_内饰_发动机

摘要来自:《福特中国吴胜波:汽车市场跟家电市场,一模一样》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福特中国吴胜波:汽车市场跟家电市场,一模一样》的片段:

“现在造电动车的企业,都没有找到核心盈利点在哪里。靠软件赚钱,很难。手机软件很多是离不开的。但汽车软件,大部分都是为了玩,真正离不开可能就是导航等有限的几个。如果只是玩,它的吸附力是达不到手机软件程度的。”吴胜波告诉虎嗅。

基于这样的思考,福特在与两家中国合资伙伴的合作中,采取了“分层”策略,即核心的芯片、软件、服务,走自研道路;其它非核心部分,百分之百放开。

这应该是跨国汽车公司,当下在中国市场,最明智且保险的选择了。

兜里越没钱,吆喝越大声

除了继续跟老伙计深入合作,跨国车企在中国,也不断在寻找更年轻,更大胆的新朋友。

例子有很多:德国大众找了小鹏奥迪找了智己,Stellantis找了零跑,奔驰蔚来多次传出绯闻。

但福特,似乎有意无意和本土造车新势力,保持着只接触、不深交的关系。

吴胜波给出两个原因:

首先,他认为像广汽、长安这样的传统车企真正在电动车上发起力来,会比新势力走得更远更好。长安就通过深蓝、阿维塔两个品牌,证明了自己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的能力。

其次,他觉得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确实有一些亮点。但核心价值上,不是在往马拉松这个方向去走。

“造车就像马拉松”这个说法并不新鲜,蔚来李斌早在2019年的全员信中,就给出过“泥泞赛道上的马拉松”这一概念,该说法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各大车企各个层级的人,乐此不疲地引用。

那,到底什么才是福特眼中的“马拉松造车价值观”呢?

吴胜波给出了四个字:成本、爆款。

先看成本。

“凡是不特别关注成本的企业,都是围绕资本市场去寻找投资人的企业。”吴胜波说,“忽悠得越厉害,就越代表口袋里的钱快没了,要通过吆喝拉资本进来。”

这不难理解,造车是一门生意,做生意不关注成本,就赚不到钱。许小年说过:不赚钱的生意都是耍流氓。

吴胜波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哪些造车新势力一直在耍流氓,但凡会上网搜索的人,都能在五秒钟内找到答案。

再看爆款。

“如果能连续出几款爆款车,一定是对市场定义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凡是短时间内出了很多车,都抓不到点子上,我绝对不敢买它的车。”吴胜波说。

吴胜波解释了这个道理:就算一台车的底盘架构不动,重新设计外观内饰、调整配置,没有15亿元的投入和两年的研发时间,根本做不出来。9个月出的新车,大概率都没有经过汽车行业严格的工程验证和测试,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就是忽悠消费者。

这一次,吴胜波依旧没有点名。不过我相信屏幕前聪明的你,早就知道是哪几家造车新势力了。

所以,在福特中国的认知里,“马拉松造车”应该是在关注成本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连续向市场推出爆款车型。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翻译就是:一直用最少的钱,造老百姓一直喜爱的车。

这,合理吗?

2017年之前的福特国产车型里,肯定是有合理的,不然福特也不会在中国创下年销过百万台的高光记录。

2017年到2022年的福特国产车型里,迷茫的居多,合理的罕见。比如全系换三缸发动机的“往日英雄”福克斯,就很抽象。造车的成本确实降低了,但愿意掏钱的中国老百姓也少了,全生命周期均摊下来,反而得不偿失。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