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宋PLUS新能源空间摘要> 摘要详情

宋PLUS新能源空间-油耗-定损

宋PLUS新能源空间_油耗_定损

摘要来自:《车企TOP10全部破百万辆,中国车市更难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车企TOP10全部破百万辆,中国车市更难了》的片段:

除了车企十强,其实细分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SUV的总体销量以8万辆的优势超过了轿车,同时在增幅方面SUV依然高于轿车,这也意味着,SUV市场还将有增长空间。不过MPV市场同比下跌了10.7%,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型MPV产品销量持续下滑,随着中高端MPV产品的陆续出现,MPV市场终将会走向新的时代。

自主的胜利,将在2023继续展现

无论是比亚迪的胜利,还是新能源渗透率的高涨,这背后都是自主品牌时代的到来。

实际上从全年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来看,1130万辆的销量和23.8%的增幅,足以看到2022年的市场是被广大自主品牌支撑起来的。12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5.8%,达到了正常月份的历史之最,而2022年全年,自主品牌份额突破50%已经是新常态。

虽然2022年全年数据自主品牌的份额只有48.8%,但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稳占半壁江山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儿。从自主top30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到,除了长城、东风小康、上汽大通,以及北京汽车、华晨鑫源、野马汽车、威马等边缘车企,其他车企都是正向增长,特别是比亚迪、广汽埃安、哪吒汽车、零跑、赛力斯、岚图等新能源车企乘着新能源大势的东风,其销量增幅均达到了翻倍的水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断档现象也较为严重,目前除了6家破百万的自主车企,和第7位上汽乘用车80万辆级的水平,之后的则为30万辆级以下。所以基本上可以区分,自主前7强可以进入到一线,由此也将奠定自主品牌继续壮大的未来。

自主彼长,必然带来的是合资品牌的此消。

过去德系和日系最高都达到了25%的市场份额,两个系别占据了中国车市的半壁江山。但是2022年因为油价和新能源市场大潮的关系,德系品牌的份额跌破了20%,达到19.7%;全年德系品牌累计销量457万辆,同比增长3.5%,除了福建奔驰商务车因为高端MPV市场被新能源抢食外,豪华车奔驰、宝马国产系列稳住了增长态势。

按照这个趋势,由于smart的加入,和大众安徽的持续耕耘,包括BBA豪华车依然具备强大的市场需求,接下来两年的德系车或许还将会保持在20%的市场份额区间。

但是日系品牌的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特别是2022年,日系品牌跌声一片,除了广汽丰田以价换量保持了21.4%的增长,本田和日产均下跌了近两位数。一方面由于上半年供应链的影响,确实给日系品牌精细化生产带去了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自主插混的强大产品力,击破了日系过去在中国市场建立起来的低油耗优势,前者可以做到同样售价情况下,比日系品牌设计造型更精致,更有品质感,更低油耗,更好的智能化水平,在国潮的大趋势下,日系品牌遭遇了较为严峻的危机。

所以2022年全年,日系品牌累计销量仅为429万辆,同比下滑了5.1%,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21.5%降低至18.6%。

美系品牌还是老样子,特斯拉一枝独秀,全年以71万辆的销量和46.8%的增幅,成为美系品牌的第二大贡献者。上汽通用虽然年销百万辆级别,但是其势头和跌幅并不友好,不出意外,在未来两年里,特斯拉的销量将有望超过上汽通用,拿下美系品牌头号品牌。不过需要注明的是,特斯拉的销量并非中国市场的交付量,而是上海超级工厂的出货量,并有一部分特斯拉用于出口。

另外美系品牌中,长安福特还在下跌,全年从同期30万辆的级别跌至24万辆,好在江铃福特为福特品牌提供了一定的补充,整体品牌方面并未进入市场安全区域。当然广汽菲克的破产倒闭,同样也为美系品牌带去了一定损失,使得美系车好不容易走上10%的市场份额,又在2022年跌至9.4%。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