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ID. Buzz尾灯摘要> 摘要详情

ID. Buzz尾灯-四驱

ID. Buzz尾灯_四驱

摘要来自:《德国试驾大众ID. Buzz:执迷不悔 | 海外评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德国试驾大众ID. Buzz:执迷不悔 | 海外评测》的片段:

同时,Cargo尾门对于结构和设计的兼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大开口+少结构的设计目的让ID. Buzz的车尾设计以简便为核心,因此整体设计看起来非常无趣。就算是设计如此简单的尾灯,还出现了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尾灯亮度恰好在Logo上方减弱,给人留下了很不好的质量印象。猜测尾灯灯罩的反射角度有变化,巨大的塑料结构无法保证质量。

由于ID. Buzz排产有限,加之车身上使用了大量外购件,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重点便是那个巨大的一体式前脸保险杠,上市初期还出现过批量在经销店更换保险杠的事情。

大补救

ID. Buzz在SOP一年后推出了长轴版和GTX车型,时间点非常明确:ID.S5软件环境的放行。

ID. Buzz GTX

这两台车可谓是紧抓ID. Buzz弱点拳拳到肉:

◆ 轴距增加250毫米,前后悬保持不变,维持了造型;

◆ 增加动力,Pro S车型峰值210kW;

◆ 引入四驱,GTX车型峰值250kW;

◆ 更换电池包,容量从82kWh增加到91kWh;

◆ 加入第三排座椅、天窗、后排出风口、滑动式后窗;

◆ ID.S5+HUD。

重中之重是第三排座椅,同时也实现了多种座椅配置(6座/7座)。其次是四驱系统以及性能提升,考虑到ID. Buzz较为广泛的使用目的,四驱系统甚至比性能提升更重要,195kW峰值功率的四驱车型似乎是Sweet Spot,所以ID. Buzz依然缺少正确车型。

■ 价格

对于维持单一动力系统+标准轴距配置的唯一解释是德国的电动车补助计划。因为补助计划中对于整车价格有硬性要求,不含额外选装配置的价格不允许超过6.5万欧元。ID. Buzz较高的基础成本让大众不得不在动力域上控制成本,因此只有一台车。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