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长安UNI-T内饰摘要> 摘要详情

长安UNI-T内饰-后视镜-尾翼

长安UNI-T内饰_后视镜_尾翼

摘要来自:《把控细节,长安UNI-T风噪测试成绩领先同级》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把控细节,长安UNI-T风噪测试成绩领先同级》的片段:

当然,长安UNI-T能如此受关注,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足够“硬核”。这里的“硬核”不仅仅是指长安UNI-T的外观、内饰、动力等,而是其方方面面。就拿风噪来说,UNI-T的风噪表现就在同级车型里名列前茅,为此,也耗费了诸多心血。

为何长安UNI-T如此在意风噪?据最新汽车消费者调研显示,消费者对风噪的抱怨排在TOP5,已经成为汽车用户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风噪不仅频带宽,强度还高,很容易让乘客感到烦躁、疲倦,长时间受风噪影响,还会危及行车安全。同时,由于绿色城市建设的推进,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风噪问题越发凸显。而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问题,一直是理念,所以对于风噪控制,一点也不马虎。

但是,想要控制风噪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全面、系统的研究风噪问题,必须满足两个环境条件。一是有流场稳定,风速精确可控的风源;二是能够排除其他噪音的干扰。风洞实验室无疑是最佳选择,而长安的风洞实验室在四周墙壁和顶部都安装有吸声材料,流道内有声学处理和压力脉动调节,使背景噪音降为极低的水平。在实验风速达到140km/h的时候,环境噪音也仅仅只有58分贝,是世界上最安静的风洞之一。

除了环境条件外,专业仪器设备也非常重要,像长安的风洞试验内就配备了麦克风阵列,该阵列的上方和两侧各安装了168个麦克风,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学测量设备之一。此外还需要人工头、球形阵列、表面麦克风等等一系列的设备,而这些也只是完成风噪实验的先决条件。想要完成风噪实验,并对其优化,从产品设计之初就要开始考虑风噪问题,从设计到研发再到量产,UNI-T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实验、测试、调整中完成风噪设计,最终才呈现出如今优异的风噪控制表现。

那么,UNI-T都为风噪表现做了哪些功课?以后视镜优化为例,UNI-T的后视镜就为风噪做了专门的优化,而这个优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这里要涉及造型、法规、CAE和产品等多个部门,造型是否好看,视野是否满足法规要求,最终调整完的风噪是否能够达标,需要与多个部门协同与合作,一个微小的改动需要背后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最终,优化后的后视镜成功使得UNI-T的驾驶员人耳处总声压级便降低了0.3dB(A),足以见得长安CFD的技术实力。

在UNI-T上这样无数的细节优化,这一个个的0.3dB(A),积少成多,最终产生质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是UNI-T的尾翼设计也“历尽波折”,在UNI-T的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将尾翼设计成了了镂空,这样的设计虽然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但车顶的气流会通过孔洞和V形通道向下冲击到后窗上,形成较大的风噪,而在这研发团队眼中是“完全不能忍”。据悉,当长安的CFD团队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时,便召开了紧急会议,反复论证镂空尾翼的可行性和风险,并调用了4000核仿真计算资源,其计算量超过100万CPU小时。如果换作市面上的高性能个人电脑处理器,需要不停运算12年还多,而4000核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把整个计算周期压缩到20天。在前后做了超过60个优化方案的计算,最终找出20多个有效方案,大幅降低了尾翼产生的风噪。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