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汉EV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汉EV动力-空间-稳定性

汉EV动力_空间_稳定性

摘要来自:《突破新能源车电池痛点 比亚迪推“刀片电池”》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突破新能源车电池痛点 比亚迪推“刀片电池”》的片段:

 “穿刺试验”是行业内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苛的检测手段。这一测试要求用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的大面积短路,目前的车用电池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很难完全避免穿刺后的化学反应放热现象。

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在针刺瞬间会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甚至爆燃;传统块状在被穿刺后虽然不定会有明火,但是依然会有化学反应释放白烟,表面温度会达到了200℃~400℃;“刀片电池”在穿透后则没有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

发布会现场发布了一段有趣的视频,三种电池的穿刺试验过程中,分别在“”刀片电池上面放置了一个敲碎的生鸡蛋。试验结果,的穿刺试验同时鸡蛋被炸飞了;上的鸡蛋被瞬间煎熟了;而“刀片电池”上面的鸡蛋依然呈液体状。

我们知道,蛋清的热凝固点在60摄氏度左右,通过这三个对比试验,充分证明了“刀片电池”在穿刺试验时释放的热量低。

这一结果说明“刀片电池”彻底摆脱了传统动力电池可能会发生的“热失控”的噩梦,其安全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刀片电池”的诞生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引领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体现了彻底终结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对于刀片电池在针刺实验中的表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分析指出刀片电池的设计使得它在短路时产热少、散热快,评价刀片电池的表现“非常优异”。

突破磷酸铁锂电池组能量密度瓶颈

 


“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给消费者带来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质的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