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AION LX性能摘要> 摘要详情

AION LX性能

AION LX性能

摘要来自:《智能化下半场,无人驾驶离我们渐近?》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智能化下半场,无人驾驶离我们渐近?》的片段:

最早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大约几十万一颗,后来采取混合固态甚至纯固态的方式,现在成本大概降到几千块一个。去年是激光雷达大规模上车的元年,全国乘用车前装激光雷达12.99万辆,预计到2025年激光雷达年交付量将达到300万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成为激光雷达量产主力。不过,当前,在汽车降价浪潮下,部分车企设置了智能驾驶系统降本50%的目标,作为传感器中价格最高的激光雷达首当其冲。


此外,智能汽车仍然面临开发效率低、品牌力及用户感知不足的问题。还有,自动驾驶汽车仍面临一系列法规和管理体系上的挑战,比如产品、性能及安全标准缺失;汽车目录无法公告;人机共驾状态下发生事故的处理缺乏规范,事故责任判断和处理难等问题。


无人驾驶的梦能照进现实吗?


据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相关调研报告的数据,截至2022年,国内乘用车L2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已达34.5%,较2021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将达到70%。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大多数企业重点产品的“标配”,智能驾驶功能从30万元-40万元高配车型专属功能,向10万元-30万元车型快速渗透。


业内普遍看好智能辅助驾驶的发展前景,但对作为无人驾驶的L4以及L5高阶自动驾驶的看法存在分歧。由于L4量产车型面临较多的技术和法规问题,2022年开始诸多研发L4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开始降维切入L2+和L2++辅助驾驶市场,希望尽早实现商业闭环以支撑企业生存。


其实,自动驾驶技术已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领域取得了进展和成果。例如,在高速公路、封闭园区等环境中,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能够实现较高水平的无人或少人干预的运行;在出租车、公交车、货运车、扫地车等领域中,自动驾驶技术也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试点或应用。


图片

△丰田与小马智行在无人驾驶赛道上携手前行


相比电动化,汽车智能化面临着更大的投入、更快的迭代和超乎预期的淘汰速度。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并行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链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积累。现在,云计算、大数据、大规模等新技术开始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汽车智能化发展将带动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共同进步。突破汽车智能化技术必须采用创新的组织方式。在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及体系性技术领域,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实现,或者只靠单点突破不能解决系统性问题。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