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威马EX5质量问题摘要> 摘要详情

威马EX5质量问题-启动-售后服务

威马EX5质量问题_启动_售后服务

摘要来自:《威马进入“倒计时”?》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威马进入“倒计时”?》的片段:

而在沈晖方面,基于传统车企的烙印以及对行业的敬畏心,他在造车思路上一开始就和李斌们不同,坚持自建工厂,用他的话说就是,“汽车涉及到生命安全,质量敏感度高。代工模式就是收代工费,其他跟我关系不大。供应商不是我的,研发、销售也不是我的,一出质量问题肯定要推,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2016年11月,威马就启动了工厂建设,一期投资67亿元,规划年产能10万台。2017年12月11日,威马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了品牌发布会,首款产品威马EX5正式亮相。这个时间点,比的首款新车ES8亮相还早了几天。2018年3月,量产车正式下线,并于当年9月开启交付。

在整个造车新势力阵营里,威马的这个进程毫无疑问是领先的。

另一方面,沈晖对于威马的定位也和李斌思路不一样,如果说,后者是想做电动车领域的特斯拉,那么他更希望成为大众或者丰田

“在美国,新品牌要从高端切入,先把大家的眼球吸引住,才可能跑量,的逻辑是正常的。但是,威马的思路是以优品美价的切入方式,先把量跑起来。这种思路只有在中国市场才能行得通。”

于是,初次上市时,的补贴后入门价甚至低于10万元,直接杀进了比亚迪、广汽新能源以及众多燃油车品牌所占据的化市场。

沈晖曾说:“要说服汽油车用户用电动汽车,除了产品要做得比汽油车好,价格上也不能差距太大。你跟人家讲高大上的东西,人家兴趣不大,关键是产品是不是用得爽,用不用得起。”他还表示:“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到不了10万台的销量规模,就没法活下去。”

回过头来看,他的这些观点似乎都是正确的。价格低才能走量,才能规模化,也才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两年,正是靠着颠覆燃油车的价格和体验,才发展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王者。

然而,这些观点放在身上或许没毛病,因为前期即使电动车不赚钱,它也有大量的燃油车或其他业务来赚取利润,同样的,埃安也有广汽集团这样的大树可以依靠。但是除了从资本市场找钱,几乎没有其他出路,而资本近两年对于新造车的态度已经没那样热情了。

并且另一方面,即使是坚持自建工厂,坚持品控,但威马的产品似乎也没有他所传达出来的那样可靠。一直以来,关于威马车型自燃、锁电、召回的消息频繁充斥于网络,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其失去了信心。

同时,威马车型在新能源车市场也缺少鲜明的个性,既没有那样的三电技术和成本价格优势,也没有小鹏那样的智能化体验,售后服务比不上,造型设计更是平庸,在没有任何一方面占据突出优势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对这个品牌形成记忆点,选购时自然无法联想到它的相关产品。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