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奇点iS6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奇点iS6动力-车身

奇点iS6动力_车身

摘要来自:《从奇点到智点,野蛮造车几时休?》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从奇点到智点,野蛮造车几时休?》的片段:

近日有消息传出,将发展重点落在了智能新能源物流车上面的智点汽车,宣布完成了10亿元A轮融资。而这一轮由衡庐资本领投,株洲市国投集团、动力谷产投跟投的注入资本,并用于平台搭建、产品研发、交付品质把控、补充流动性资金等环节。

表面上,沈海寅并不在智点汽车的实控人名单中,智点汽车的发展轨迹也将不受奇点的影响。然则,两者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要想令外界对后者的未来有多么看好,着实不现实。奇点汽车的僵死只是产业混沌期的一个缩影,但对于系出同门的智点汽车能否在商用车领域混出名堂,依旧充斥着太多未知。

我不是奇点,你敢信?

在当下这个节点,无论沈海寅如何规避智点汽车和奇点汽车之间的关联。从时间线的排布上看,“没有奇点,何来智点”就是摆在人前的事实。

据企查查显示,全称为湖南智点智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智点汽车,仅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7月,用以提供整车设计开发、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生态服务的新能源商用车运营商。和奇点汽车的发展路径并不相同。

而早在去年8月,作为奇点汽车创始人的沈海寅退出了智点汽车的高层团队;掌握奇点汽车实体的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将手中持有的智点汽车80%股份释放至15%。

到了今年4月,持有智点汽车的股东方中,更是找不到沈海寅和奇点汽车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此次A轮融资的领投方其中株洲衡庐智点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以及百纳科创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河南星辰大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公司。

可是,故事的发生总存有因果关系。不久后,由于奇点汽车涉及案件分别为新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奇点汽车承揽合同纠纷一案,以及彬瑜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奇点汽车技术开发合同一案。曾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沈海寅,不得不面对法院限制其多项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份出自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和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的一纸限消令,不仅是将奇点汽车的财务困境,公之于众,更是直接将沈海寅缘何在两家公司间反复横跳的缘由“炸”了出来。

或许全面拥抱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智点汽车,在脱离奇点的束缚下,会得到了新的动力。可另一边,错过成长期的奇点汽车,很显然无力再做多余的项目规划,且将“僵而不死”四个大字打在了公屏上。

也就是说,自沈海寅以此种方式再次出现公众面前,奇点就已经被判了死刑。那么,换道重启就是沈海寅想延续造车梦,仅剩下的一条路。而此时的智点汽车,无疑就是那个捷径。

面对外界的质疑,沈海寅会一概以“智点汽车是独立的商用车项目,和奇点无关”的说辞回复。但这终究掩盖不了智点汽车的身世。

时间拉回至2018年,鉴于黄海寅早期为奇点汽车立下“商乘并举”的全方面发展路径,奇点汽车在乘用车市场闻到血腥味后,高调宣布将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且计划投资50亿元在湖南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建设商用车基地。

你说,这个时刻和智点汽车的成立时间无限接近,是一个巧合。但从奇点汽车于同年10月选址动工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和此次智点汽车的项目基地同样位于株洲新马工业园的信息中,要还不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真的太难了。

混成这样,都是有原因的

还记得,在奇点汽车成立早期,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能源造车趋势,沈海寅就信誓旦旦地抛出,“智能和新能源是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谁更前瞻,谁就能弯道超车,做行业的变革者。”

姑且不去猜测此次仅仅获得10亿元融资的智点汽车,是否又会在造车之路上造了”寂寞“。但至少,对于一家试图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有所作为的新创企业,10亿元的输血本就是杯水车薪。再经过内部捣鼓一下,短期内造势期待下一批”天使”的到来,都会显得很困难。

回到奇点汽车身上,据可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奇点汽车经历过包括天使轮、ABC轮及战略投资共六轮融资。投资方除了奇虎360、联想之星、韬蕴资本、安徽铜陵市政府以外,还有2019年10月参投的伊藤忠商事。投资总额保守估计在170亿元。

按融资规模计算,奇点汽车早已跻身行业“顶流”之列,但在实际产出上,却不由将其和此前消亡的赛麟、博郡归为同类。

2016年,奇点汽车就拟在安徽铜陵规划建设一座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达20万辆的智能汽车工厂。到了2018年,沈海寅更是放出豪言,将在未来5年时间里投入150亿元打造奇点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年产能同样达20万辆的工厂。加上原本在智点汽车的总部湖南株洲规划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彼时的奇点汽车,可谓是为众人画上了一个硕大的“饼”。

然而,从随后反馈出的信息可知,受限于资金迟迟难到位,奇点汽车就连转向和北汽昌河效仿“江淮-蔚来”的代工模式都能搞黄,诸如上述此类的大工程,必然未得到本质上的推进。

更魔幻的是,奇点汽车在产品落地层面上的骚操作,与之相比同样有过之无不及。在品牌发布同一年的2016年,奇点汽车就对外公布了奇点iS6智能SUV车型。可直到5年后的今天,这款煞有其事的iS6仍处于试制车的状态,毫无能投入量产的迹象。

当然,在这期间,手握170亿元融资的奇点汽车,也并非只拿出了iS6这一款车型。在2019年的上海车展上,奇点凭借花钱从丰田手中拿到丰田eQ技术授权,推出了一款面向城市代步车市场的微型电动车iC3。与此同时,沈海寅还发布了奇点汽车囊括“大车+小车”、“4 轮+2 轮”和“乘用+商用”在内的未来规划。

不可否认,面对和传统汽车市场的博弈,那时的沈海寅想的是共赢。或者说是,他想用一己之力撼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轨迹,但殊不知,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最难熬的一年。

业内的观点是,如果在那一年还未有量产车推出,那么被市场清退,将只是时间问题。放到奇点汽车身上,自然成立。从iS6量产反复“跳票”开始,沈海寅的造车梦就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而我也相信,诸如奇点汽车位于上海世纪汇的体验店那般,无论怎么强撑,都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