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瑞纳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瑞纳动力-上市

瑞纳动力_上市

摘要来自:《风浪越大,车越便宜》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风浪越大,车越便宜》的片段:

2022年,煤炭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新高,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码头出口的动力煤基准纽卡斯尔煤的期货价格在12月6日达到了408.8美元,比2021年12月31日上涨了141%。煤炭业务因此为嘉能可贡献了EBITDA一半以上的份额。

“一小撮有良心”的股东们开始坐不住了。

嘉能可宣称在2035年碳排放降低5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最终要剥离煤炭业务,但它的煤炭和石油业务还占大头,并且还在收购一些煤炭资产。

纳格在2月15日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嘴硬”:“数量有限的股东觉得我们应该加速2035年碳排放降低50%的步伐,但是,压倒性的大部分股东支持我们现在负责任的煤炭递减战略以及相关目标。”

纳格在接班前任CEO伊万·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之前,正是嘉能可煤炭资产部的负责人。纳格自2000年进入这家瑞士公司起,就一直在煤炭部门工作。

砍掉煤炭业务,就像拔掉他的牙。

但是那“一小撮”催促落实碳中和战略的股东们,力量不容小觑。他们占了股东比例的15%,在上一年年会中对嘉能可的气候变化计划投了反对票。

这些“反对派”们由Legal & General投资管理公司和汇丰投资管理牵头,1月曾联合提交了一份股东决议,要求嘉能可更多披露它的动力煤业务如何达成2015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目标以及净零承诺。


卡位

纳格虽然嘴上强硬,但他毕竟不能过分得罪股东,也不能将公司早就吹出去的碳中和承诺束之高阁。

他在减碳上没有不积极,但不足够积极。

嘉能可一边从必和必拓、英美资源等合资伙伴手中购得少量煤炭资产股份,一边逐渐剥离煤炭业务——它计划到2035年关闭12座煤矿,2023年关闭在澳大利亚的Newlands和Liddel煤矿,2024年关闭澳大利亚的Integra煤矿。

它也计划在未来几年保持年产1100万吨煤炭的指导产量,同时在加拿大的镍矿、智利的铜矿,还有其他的铜、钴、镍、锌、锂以及资源循环等这些新能源金属项目上加大投资。

泰克资源是一次绝佳的收购机会。这也是纳格出任嘉能可CEO近两年以来,第一个展现其魄力和能力的收购大动作。

这家总部位于加拿大的矿业上市公司,出于执行碳中和战略以及业绩的考虑,打算将公司分拆成两家企业,一家专注在铜和锌等基本金属业务上,另一家则专注于冶炼钢铁的冶金煤业务。

泰克资源正在作业。图源:彭博社


泰克资源看起来和嘉能可的资产业务重合度较高,既有传统能源业务,也有碳中和要求下符合绿色能源的新金属业务。

于是,嘉能可打算用231亿美元天价收购整个泰克资源,然后整合泰克资源的资产,将二者的基本金属业务整合,对方的冶金煤和自己的煤炭石油业务则一起打包,逐渐剥离。

尽管嘉能可出手阔绰,在3月26日发出要约时比泰克资源的收盘价高出20%,但这对泰克资源来说,风险极大。泰克资源的CEO乔纳森·普莱斯(Jonathan Price)意识到,铜锌这些优势资产将被吞并,原本没那么劣势的冶金煤业务还要背上嘉能可巨量的煤炭石油包袱。

于是,泰克资源董事会拒绝了嘉能可的收购,才有了开头那幕,纳格亲自游说泰克资源B级股东,又发公开信,鼓动他们对原本进行的分拆投反对票——你不让我收购,我让你分拆不成。

泰克资源原本进行的分拆,需要A级股东和B级股东合计超过2/3数量的投票进行表决。

泰克资源的B级股东几乎占据了普通股。

在纳格金钱的诱惑下,B级股东们很快出现了分化:两家颇具影响力的咨询机构ISS和Glass Lewis站在了纳格一边,反对分拆;但最大的B级股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则支持泰克资源董事会的决定,其在B级股份中占股10%。

虽然泰克资源的B级股东“量大”,但投票权较少,A级股东掌握着投票权。

尤其是Keevil矿业家族在泰克资源的关键大事中拥有一票否决权,而目前Keevil家族的话事人Norman Keevil在纳格高调到访后,也发出了公开信力挺泰克资源董事会,称不反对在公司完成分拆后,愿意其他“走正轨”的“合适伙伴”来洽谈收购事宜。


教父

泰克资源是嘉能可早就瞄上的标的,也是上一任CEO格拉森伯格未竟的心愿。

格拉森伯格铸造了嘉能可现在的业务版图,也是他一手挑选了性格很像自己的纳格作为接班人,同时他还是嘉能可最大的股东。

2020年,格拉森伯格就想将这家加拿大矿业公司收入囊中,但失败了。当时,作为煤炭部门负责人的纳格也一同参与了这一竞购。

如果收购成功,嘉能可的业务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地重塑:它将从全球最大的煤炭交易商变身为金属交易巨鳄,铜、锌、镍等金属业务符合碳中和趋势。

三年后,48岁的纳格“卷土重来”,高调而强硬。他像嘉能可前两任CEO那样野心勃勃,手段惊人。

曾经以石油交易起家的“野蛮人”嘉能可,基因就是不走寻常路、富贵险中求。

嘉能可拥有16多万名员工,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经营90多种商品业务。

嘉能可的缔造者马克·里奇(Marc Rich),出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一个典型犹太家庭。

他在纽约大学上大学一年级时,就加入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Phibro LLC,逐渐成为业务娴熟的金属商品交易员,擅长期货市场运作以及与政权不稳定但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打交道。

1974年,里奇在父亲200万美元的资助下,成立了嘉能可的前身Marc Rich + Co AG,从事的石油现货交易擦边金融衍生品,正好赶上了石油危机,靠着套利交易,成为“石油大王”。

里奇的客户包括古巴、尼加拉瓜、利比亚、智利等被排除在石油期货市场之外的名单。

他还在伊朗被美国制裁的长达15年时间里,让伊朗卖出了石油、赚取了外汇,结果被FBI发出最高通缉令追捕近20年,却在2011年被总统克林顿在任期最后一天特赦。

2013年,这位嘉能可第一代“教父”去世。

“我只是提供服务,一部分人想向我卖油,其他人想从我这里买油。我只是个商人,不是政治家”,里奇在自传《石油之王》里,并不讳言自己的“黑历史”。

里奇为嘉能可留下的,除了石油、套利操作和震惊全球的冒险秘闻外,还开启了壕购的扩张路线:通过并购,重塑业务版图。

格拉森伯格出生在南非,与里奇同为犹太裔。在他的操盘下,嘉能可从石油之王变为煤炭之王,也从投机贸易商向上游拓展,成为兼具贸易与生产的大宗商品巨头。


格拉森伯格先是奠定了嘉能可钴巨头的版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逢低拿下了加拿大上市公司加丹加矿业,加丹加矿业拥有刚果(金)铜钴资源,旗下的KCC公司钴年产量约占全球的近三成;又与刚果(金)合作经营Mutanda等其他地区的矿产,Mutanda约占全球钴供应的近20%。

然后,这位南非人在2012年2月发起了对英国超达矿业公司的并购。这场长达405天的619亿美元世纪并购,让嘉能可成为当时全球最大动力煤贸易商、最大的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和第四大镍矿开采商,改写了全球矿业生产与大宗商品交易这两大行业的竞争格局。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