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林肯MKT雷达摘要> 摘要详情

林肯MKT雷达

林肯MKT雷达

摘要来自:《专访北科天绘:激光雷达如何挺过生死战?》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专访北科天绘:激光雷达如何挺过生死战?》的片段:

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外激光雷达企业的“冰火两重天”?激光雷达的技术壁垒是什么?如何化解激光雷达量产难题?纯视觉路线会否成为激光雷达的终结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汽车观察》在上海车展期间对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武进行了独家专访。

图片汽车观察首席记者谭晶宝(左)独家专访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武(右)


内卷的市场是机遇,也是陷阱


谭晶宝:最近,海外的激光雷达公司遭遇了一波市场寒潮,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反而因为国内市场的内卷,迎来了一波市场红利,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反差?

张智武: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产业优势,中国的智能汽车企业更加拥抱新科技,国外车企更加的审慎或者是动作更慢,他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开发这个产品的时候,中国已经上车了,这是欧美车企和中国车企的不同的行事风格所导致的。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机遇,但是也有可能是个陷阱。当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上车,有可能会把机会变成陷阱,所以这个事是要两面看的。

您刚才提到的寒潮,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因为前两年激光雷达过热了,过热就会内卷,这其中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你的产品推出的速度能否及时变现,包括产品卖钱的变现和资本掏钱的变现。

国外产品变现比中国慢,资本相比中国保守,所以首先倒下的是国外的企业。国内企业目前还没有迎来真正的寒潮,但是产品的竞争和钱袋的竞争是迟早的事。所以我不觉得中国市场就是更好的市场,中国是最先“卷”市场,只是还没有体现在倒闭上。

谭晶宝:目前这种内卷的纯粹的装备竞赛局面是如何造成的?您觉得这种装备竞赛对激光雷达这个行业来说,对其市场推广是有促进作用,还是就像您说的它其实就是一个陷阱?

张智武:我觉得机遇和挑战都是共存的,我说它是一个陷阱的前提是它是个机遇。我觉得内卷对中国企业来讲,让我们提前进入了生死战,所以不是一个坏事儿,因为有的时候死得快比死得慢更幸福。

另外激光雷达它不应该是个装备竞赛,激光雷达具备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不具备的高分辨、高可靠、高精度的优势,只是目前已经上车的企业还没有充分将其性能释放出来。随着激光雷达配套的软件算法进一步成熟,它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我相信到时候激光雷达会给客户带来真实的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适的驾车体验。

图片


光信号处理能力是技术壁垒


谭晶宝:激光雷达到目前为止,技术路线依然非常多样化,还没有一个特别主流的技术出现。您觉得这是一种常态,还是说技术路线将来会逐渐趋同?

张智武:技术路径哪一种更加落地,这个需要时间去见证。在2012年左右,北科天绘的CTO当时就有三句名言:OPA走不出实验室,MEMS走不过工程化,单光子走不过可靠性。

“OPA走不出实验室”早在2019年就已经是欧美主机厂内部默认的观点,国内可能还有人在继续去沿着这条路在走。MEMS的工程化能力,其实这两年从最早宣布定点的车企到现在,还看不到大批量的交付,以后会越来越凸显。单光子因为是更新的事物,现在上车的还不多,它的超敏给汽车带来的决策上的困扰还没有出现,所以它究竟能不能落地还需要时间验证。

技术本身是客观的,是不受市场宣传左右的。所以我觉得技术路径一定会水落石出,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去看赛道,前提是你要活得够久,可能等不到技术路径落地,有些企业已经出局了。所以我觉得激光雷达赛道其实既热又冷,实际上是很残酷的一个赛道,所以企业一定要有足够的生存能力。

谭晶宝:激光雷达的技术壁垒究竟在什么地方?北科天绘之前在测绘行业遥遥领先的,现在进入到车规级激光雷达行业,这两者之间有哪些技术是可以共用的?

张智武:关于激光雷达的技术路径,其实全世界的激光雷达企业都是在做排列组合题,无非就是发光器件、收光器件选一种,扫描方式选一种,测量方式选一种,把这4个不同的选项做一个排列组合。这里面其实发光器件、收光器件是我们上游供应商的事。真正的区别其实是处理光电信号的能力,处理光信号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成本、你的可靠性以及你的量产交付能力。

激光雷达里面的芯片很多,我们会用到一些通用芯片,比如传感器都会用的电源管理芯片,其实大部分是外采的,激光雷达企业没有必要去做这种通用芯片。激光雷达企业真正应该做的芯片是基于信号处理的这种芯片,这个其实才是能真正构成竞争壁垒的。

现在大家都在宣传自己的芯片能力,我看到很多宣传里面把光芯片排列变成一个模组,他们叫自研芯片,在我们看来其实只是个工艺,工艺是很难构成竞争壁垒的。真正的壁垒是市场上买不到的芯片,或者是市场上非常昂贵的芯片。

北科天绘的芯片是基于我们长时间积累,我们测绘做了很久,我们的芯片其实既用在测绘型激光雷达里面,也用在导航型激光雷达里面,它都是一系列的光电信号处理,比如我们的前端模拟会把微弱的信号放大同时降噪,这样就不需要用高功率的激光器去做长测程,我用很低功率的激光发射器件就可以实现远测程,从而达到非常好的人眼安全性。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