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普拉多配置摘要> 摘要详情

普拉多配置-性价比-雷达

普拉多配置_性价比_雷达

摘要来自:《广州车展里的国产车都那么好,凭啥非有人要买合资的?》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广州车展里的国产车都那么好,凭啥非有人要买合资的?》的片段:

恍惚间,在2023年收官的广州车展里,燃油车忽然狠狠的缓过来一口气,不再被新能源压制的暴打。复古造型登场的全新国产普拉多,和现象级爆款产品之间,几乎只差一个配置和价格公布。而现状,也让人瞬间了然,为何2022年后半年至今,从长城比亚迪再到吉利,一众中国品牌扎堆All in越野领域。

抢发,能让自己保持相应声量和先机,而如果在全新普拉多身后发布,主动权则存疑。

而除了普拉多之外,还有几款新车也呈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虽然不能充电,但换上大电池能空调自由的全新凯美瑞,再比如全新奔驰E级、全新宝马5系等,展台都是人头窜动。

不过,不要以为这是一场燃油车Vs新能源车的战争。新能源最终肯定会胜利,但趋势已经从之前预测的闪击战,慢慢打成了持久战。而这场搏斗,也进一笔演变成出了,包括国产Vs合资Vs进口等更多乱局。

普拉多,是合资车企不可复制的案例?

乱局有很多,用普拉多作为一个切入点,能找到很多破题的线索。

普拉多之所以如今处在现象级的水准,有复古设计匹配当今全球审美口味的原因,有之前“有路必有丰田车”的符号,但回归更深层的原因还是一点,它是合资车企技术护城河最深的板块。

所谓护城河,并不是说配置高低与否,智能高低与否,而是这种强工具属性的车型,既能兼容一定的豪华属性,又能下地干粗活,以及最关键的一点,通过性和耐用性极强。

经过了科考队、工程队、包工头等多年验证,留下极高口碑之后,普拉多在中国车市的“神车”护城河远比五菱宏光更深刻。

说白了,上一些难度进入比较细分的市场领域,外资车和国产车的局面会反转过来。

比如,尽管有着智能、新能源的领跑优势,但40万以上的豪华领域,硬派越野领域,跑车/超跑等领域,国产车还处于追势。而在强调性价比的民用领域,目前是国产车压着外资车打。

最新出炉的数据能够佐证这一结论,按中汽协于11月发布的1-10月汽车销量来看,燃油车目前失守的市场包括A级车的同比下降3.7%,以及B级车的同比下降。而C级与D级车的销量,并未因为新能源的影响受挫,而是同比增长。从价格角度看,35万元以上的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比较明显。

新能源车领域,也并非是一片大涨,之前孕育了神车五菱宏光MINIEV的A00级市场,同比大幅度下滑,这与老年代步车被逐渐替换之后,市场逐渐饱和相关。除8万元以内的新能源销量下滑之外,25-3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在下滑。带动新能源销量快速增长的板块,主要在10-15万元区间。

翻译一下这样的数据,结论是“10万以内谁都不算好过,10-15万新能源极大威胁燃油车,15-25万元大家差不多,而25万元以上的高利润市场,基本还是燃油车说的算。”简言之,国产车用新能源+智能化,以及极致性价比在销量最大的民用市场里,打了合资车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场闪击战逐步转变为拉锯战的背后,应该看到的是,尽管有人天天在喊遥遥领先,但领先的幅度其实并不算大,被追赶的难度不高。而且,3年前还被誉为下一个胜负点的智能化,目前因为高度同质化,消费者的麻木感增强,更是成为了令车企新生恐惧的“爆雷”点。

“爆雷”的案例非常多,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均有涉猎。且,不论是高喊科技智能跨界而来的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转型,或者是传统车企的配备,目前很少有人能逃脱“智能太快,汽车太慢”二者节奏的深层错位。

比如,因为座舱卡顿,车企为车主换装8155芯片,比如即便是遥遥领先的华为,余承东说过的想撞车都难,再比如智能驾驶发生碰撞事故,以及新势力因座舱卡顿被Diss并给出解决方案等。

考虑客观情况看,内卷过于严重的汽车智能板块里,只有少数车企受益。而那些并没有高度强调智能的车企,反而是因为慢获利。比如,智能座舱上被新势力评为网页互联网2.0时代的特斯拉,即便是车机偶发死机也并不影响销量。再比如,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在智能座舱上进步并不非常快速,但也并不对销量产生明显影响。

但,对于车企来说,这种随时可能而来的赔本隐患,处于高频偶发状态。因为,除了华为、小米、吉利旗下的魅族之外,除了新势力之外,多数车企的体系能力在于汽车而不在于数码,所以它们无法实现引领智能发展。但,现下又是智能需求极大的消费环境,换言之,只能尝试跟上主流,随时可能遭遇像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大洗牌时的局面,对智能的相应投资,打了水漂。

智能驾驶亦是如此,在相关新立法节奏并不明确时,曾经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方案,如今几乎被绝大多数车企所舍弃。小鹏、华为、蔚来、理想、特斯拉等纷纷拥抱低成本的无图智能驾驶,于是,相应的内卷也是没有尽头。车企在智能方面的未来境遇,隐隐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