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远景后排摘要> 摘要详情

远景后排

远景后排

摘要来自:《角逐智能座舱新变革,本土Tier 1势头正猛》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角逐智能座舱新变革,本土Tier 1势头正猛》的片段:

2019年,德赛西威基于瑞萨R-CAR系列,正式推出了首个量产的基于Hypervisor的前后排4屏座舱域控产品,在本土企业中间率先和外资巨头跻身同一阵营。该产品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德赛西威继续深耕智能座舱赛道创下了良好的开端。


在德赛西威看来,所谓智能座舱的核心,主要就是控制器和算法层面的融合,包括底层系统硬件以及软件架构的融合。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只有从底层系统层面打破边界,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提升座舱体验的同时降低成本,有效避免用户体验割裂。


图片

图片来源:德赛西威


基于这一理念,2020年德赛西威在前两代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软硬件,推出了第三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高通第三代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8155开发,在场景化用户体验、显示输出、舱内外感知、APP应用等方面全方位增强,很快就获得了多家主流自主品牌车厂定点,包括吉利、比亚迪、广汽埃安奇瑞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等,目前相关产品正处于快速爬坡阶段。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德赛西威座舱域控制器已累计实现销量40万台,市场占比接近23%,稳居自主Tier1龙头。


而同一赛道的东软集团,基于高通8155平台的第二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自去年实现量产,则陆续搭载于长城恒驰、奇瑞、红旗等多款车型,相关项目也在陆续交付中。目前正在推进第三代产品迭代,将于今年量产上市。


尽管如此,现阶段座舱域控制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相对较低。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仅为10%左右。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换代升级空间。尤其当前整车厂纷纷将智能座舱当做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在新车上广泛搭载相关功能,必将驱动智能座舱配置率进一步提升。加之以高通等芯片企业也在快速推进智能座舱芯片迭代,从核心硬件上为座舱功能的演进提供了关键支撑,多重利好下将带动核心域控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