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马自达EZ-6保有量摘要> 摘要详情

马自达EZ-6保有量-空间

马自达EZ-6保有量_空间

摘要来自:《中国品牌大干快上,留给合资车的“赢面”还有多少?》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中国品牌大干快上,留给合资车的“赢面”还有多少?》的片段:

以行业普遍爱用的“千人保有量150辆”这个指标来说,我国是在2019年解锁的这一成就,而美国是在1925年,法国、英国、德国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西班牙相对滞后,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达到了千人保有量150辆的销售值。


但一致的是,这些国家的峰值千人销量都没有停留在“150辆”这年,无论是美国、法国、英国,还是日本、西班牙,这些国家在达到了千人保有量150辆的成绩后,还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比如美国后面的峰值千人销量与1925年相比,就增长了301%,增长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虽然说内需增长会受到人口增长、平均每人买车的数量等因素影响,但是粗略估计国内乘车需求还至少有几百万辆的增长空间,这对于行业还是企业来说,似乎变数都很大。

wps_doc_3(1).jpeg

此外,今年两会确定的GDP增速计划指导值为5%,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政府方面也会势必会推出扶持政策,像今年一季度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些政策同样会对车市带来不小的积极因素。


因此,持续向上的中国汽车市场,会为企业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所以对于合资品牌们来说,决斗的时刻似乎还没有到来。


客观存在的发展问题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最近几年在国内市场遇到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9.6%,而德系、日系和美系在内的合资车企都面临着市占率的全面下滑。


进入4月,上半月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也首次突破了50%,而主流的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却只有8%,这一系列数据都在说明主流合资品牌已经不再主流。


针对目前外资品牌所遇到的瓶颈,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资品牌电动化转型没有跟上中国市场发展大势”。

wps_doc_4.png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来看,在2019年和2020年,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NEV渗透率差异并不大,但是从2021年开始,自主品牌开始一路领先,直到去年,自主品牌的NEV渗透率达到了59.4%,而合资和豪华品牌却仍为个位数。


此外,新能源产品矩阵不完善、定价偏高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合资车企们的市占率,简单来说,在国内如火如荼的电动化市场趋势下,合资车企们都面临着“大象转身”的难题。


开启新合资时代


不得不说,在国内市场称霸许久的合资品牌还是有几分底气的,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远离合资品牌。


依旧拿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来说,在用户新能源品牌偏好上,合资品牌的基盘用户依旧保持着对合资新能源的期待,并且在不同年龄层中,偏好合资品牌的比例也基本过半,这说明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态度还是友好的,这也将成为合资品牌制胜的关键所在。

wps_doc_5(1).jpeg

在机遇面前,合资车企们也在不断尝试以求蜕变破局,比如大众集团就在华设立了控股新能源运营公司大众安徽,并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打造合资电动车品牌;无独有偶,东风本田也在最近发布了全新纯电品牌“灵悉”,合资车企们都在试图重整品牌,以快速切入合资车企转型关键期。


此外,前段时间大众投资小鹏7亿美元,并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型,也开启了国内新能源车企“反向合资”的大幕,旨在通过“取经”国内强势企业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


对于合资品牌如何实现临渊破局,徐长明也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合资品牌短期内必须敢于牺牲利润保住市场份额;二是按中国消费者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三是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资源,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四是坚持油电双线战略。


“合资公司要努力在餐桌上聚餐,而不是被摆到餐桌上被分食”,东风日产销售的高政浩在论坛上坚定地表示,而这也代表了合资车企们的一种态度,无论是释放利润空间,还是进行转型升级,可以肯定的是合资车企们都不会轻易认输。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