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动力摘要> 摘要详情

小米SU7动力

小米SU7动力

摘要来自:《一言楠尽|车市春雷,合资冲"新"》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一言楠尽|车市春雷,合资冲"新"》的片段:

"再过三五年,动力结构的平衡慢慢做下来,慢慢的分化,也面临另外一种动力结构的变化,或者另外更新换代的科技变化,面临新一轮的"卷"。这一轮的"卷"过几年会逐步稳定下来,跟动力结构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大家对某些技术的体验和体验完了以后,之后新的内容会分化到更细的环境里面去,很有可能是把燃油车的优点和新能源的优点,某些群体的一些结合,还有自己喜好的地方,慢慢回归到喜好点,可能形成了一面倒。"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先生

东风日产的高政浩是用了一个食客和餐单的比喻来形容当下竞争的肉搏态势。

"2023年的时候,"卷"很热,2024年的时候,"卷"已经变成常态,卷不卷都这样。整个环境只有适应和顺应,争取我们还能坐在餐桌边聚餐,而不是摆在上面被人分食,现在到了这种状态。"

他坦言,合资品牌需要迅速补课,特别是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方面,要全力以赴。

“小米、雷军对于汽车生态或者新势力的汽车生态改变,确实非常大。合资就要补课,别人提出现在不是寻找什么路径,而是标准答案摆在那里,不做新能源就被边缘化,不跟上智能化时代就少一条腿,对于东风日产来讲,也是坚决两条腿走路。”

反卷关键词

那么,要想从被卷到卷别人,合资公司的破局点是什么呢?

邓智涛看到了合资品牌发力新能源的两大机会。

一个是要充分利用好中国新能源齐全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增强新能源供给。“如果卷的话,合资新能源板块先要在“卷”的产品供给,很快地向市场推动更多的新能源产品。”

“ 由于合资品牌前期推了电动车的产品,但是对于智能化,辅助驾驶的兴趣度,中国消费者有很强的一员。合资的新能源恰恰是短板,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认知是科技、时尚的感觉,而我们的产品恰恰不够。怎么借助中国市场比较成熟的智能化领域的产业链,能够很好地把我们的产品打造起来,在这上面应该是我们比较大的机会。”

一汽丰田的王金伟同样提到了背依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

“有中国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合资车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包括制造、研发本土化,品质管理,成本控制。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跑的越来越快,“卷”的越来越好。”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政浩先生

潘建新则强调了冲刺新能源,要回归用户需求原点。

“现在客户的诉求很简单,好看,好开,好玩。这个观点总结非常到位,所有的企业追求,无论给哪个动力结构或者什么样年轻,或者年纪稍微年长一点的人群提供,也是围绕这三个角度做品牌拉伸和产品布局。”

他强调,使用场景、用户需求应该成为合资品牌新能源破局的指南针。

“所有的动力结构,不管燃油,PHEV、HEV、纯电或者将来的新能源,都有自己的市场、用户,自己用户喜好的点,也有自己特定的消费场景和群体,而不是说达到哪个动力结构,完全把哪个动力结构消灭掉。我们要做的是在哪个市场里面认定我的产品、用户,把用户的诉求,用车的场景反映到产品里面去。”

“(东风本田)针对1100万,1200万,1300万对新能源客户的需求,要研究用车长场景和对新能源车的喜好点,开拓新能源品牌的产品布局。”

10%魔咒何解?

不到五年时间,合资品牌的市占率将锐减至10%。对于这样的断言,合资企业大佬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邓智涛看来,合资企业需要提速拥抱中国,否则将会陷入转型陷阱。

他一阵见血地指出,当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背后原因是在时代切换中,合资品牌告别了红利时代。

之前,在合资的1.0阶段,合资企业拥有天时地利人三重红利,分别是外部市场空间增长的红利,品牌的红利和产品的红利。

而从2018年开始,新能源销量迅速突破100万辆之后,新势力造车在市场上横冲直撞,让合资品牌原本手中的三个红利逐渐消失。但令人遗憾的是,直到去年,仍然有很多合资企业营销层面的外方人员仍然没有意识到红利的迅速转移。

其次,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不利表现,同极少数合资品牌外方团队对中国市场复杂竞争态势了解不透彻有关系。

最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被动,同有的外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下降有关系。

可以说,要想破除10%魔咒,自我认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长安马自达在这块做到了股东双方在认知上的强烈一致。中国市场,中国新能源市场在长安马自达股东双方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邓总透露,马自达新社长上任第二天就来到中国市场调研,目前马自达主管全球营销业务的高层也频频打卡中国市场,2013年下半年,其更是五次到访中国。而今年,更是将目标定为了10次。

当下,长安马自达要在合资2.0阶段,通过中方股东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快速反应,打响新能源的反击战。

“我希望合资品牌在面对中国市场新能源的变化,中国市场的成熟产业链怎么快速应对,或者拥抱这个需求。我认为什么时代都有竞争,什么时代都卷,关键是能不能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我认为长安马自达从今年开始会在产品动力布局上有纯电,增程,PHEV全面引入,保证中国市场每一年投放一款全新的产品,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